重视劳务输出 关爱留守群体

时间:2022-04-22 03:41:02

重视劳务输出 关爱留守群体

一、基本情况

板栗镇位于绥江县城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5公里;总国土面积227.92平方公里,耕地53162.9亩, 所辖8个行政村135个村民小组,居住汉、苗、彝三种民族,农业种植主要以传统农、经作物为主,地力下降,全乡粮食生产仅能解决口粮。全镇总人口21280人,其中农业人口21009人,外出务工人口占总人口的60%,务工收入占全镇总收入的45%,2014年,全镇务工收入达3403.6万元,劳务纯收入2225.66万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留守儿童和老人的人数也逐年增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占总人口的35%以上。留守群体中50%的老人需要他人看护,20%的儿童寄放在亲戚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利于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性格的培养。但与此同时,也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老人的照顾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选择与子女分离而外出务工的父母,打工收入也往往并不高,留守儿童经济生活普遍拮据,老人无人照顾,生活无人护理。

2、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令人堪忧。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留守儿童在家大多数由年迈而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照顾,隔代抚养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知识和精力上基本无法代替父母履行品德培养、辅导、督促孩子学习的义务,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家庭文化熏陶和基本道德教育。

3、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亟待关注。

0-12岁的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沟通,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造成亲情淡漠,缺乏安全感,情绪消极,失落自卑,行影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性格脆弱、行为孤僻等特点。

4、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防控体系和机制。当前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尚没有采取系列措施,如:学校尚未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村委会只建立了外出务工人员花名册。学校只侧重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

5、农村全劳动力外出务工,家庭所承包的土地留守老人无力耕种,至使少部份耕地搁荒,更谈不以种养植业发展农村家庭经济;大部份外出务工家庭每年生产的粮食只能解决当年基本口粮。

三、对策、建议

关爱留守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关系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关系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各级的重视与支持,需要各相关部门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

1、建立健全留守群众特别是儿童基础工作档案。发动各行政村和中、小学校,联合开展留守儿童调查摸底工作,分别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委托监护人等有关情况,以及留守儿童父母的姓名、在外务工地址、联系方式等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电子信息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2、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管网络。学校要健全关爱留守学生的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对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还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和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监管网络。总之要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合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3、建立“留守群体”、“留守儿童”关爱队伍和结对帮扶机制,组建一支由村社干部、党员、共青团组成的结对帮扶队伍,深系帮扶村开展情系留守家庭的“帮困助学”、“暖心交流”等关爱活动;乡村妇联组建“爱心妈妈”关爱队伍;乡村团组织组建“青年志愿者”关爱队伍,以“关爱留守儿童协会”为主阵地,发动团干部、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和留守儿童结对,在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中广泛开展“心手相连”、“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活动。

4.积极倡导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和才能人问题。结合板栗实际,各村加大“就地转移就业”的宣传力度,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各种技能、引导培训,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农民进城务工,实行本地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打工不离乡、进厂不出城”,做到务工增收与照顾家庭、子女教育两不误。

5、整合资源,强化济困助学服务。以救助贫困留守儿童为重点,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向留守儿童倾斜。通过实施“两免一补”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重点救助,民政救助等扶助资金,帮助贫困留守儿童完成学业;通过发挥社会化协调机制、法律服务机构和网络作用,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6、集中整治中小学校周边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中小学特别是城区中小学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严格监管中小学校园200米以内的网吧或电子游戏厅等经营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

7、建立留守儿童利益维护平台。司法部门要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开通热线电话,听取留守儿童、老人倾诉、投诉和建议。积极畅通法律援助渠道,依托现有的司法援助渠道,为有需要的留守儿童、老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8、加强校外监督工作。各级工会、老年协会要充分发挥好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特殊作用,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做到人格上自尊,生活上自立,独处时自律,成长中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9、继续开展好留守小队和留守儿童情感交流站活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上一篇:谈谈生物技术、生物经济和农业体系 下一篇:我国导游服务的质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