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指导下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究

时间:2022-04-21 11:47:18

建构主义指导下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究

摘要:该文介绍了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开展德育渗透的教学实践,指出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渗透;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6-3912-02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structivism the Explo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in Computer- Basis Experiment Teaching WANG Hai-kun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5,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in Computer-Basis Experiment teaching; based on construc tivism learning theory develop teaching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points out the teaching process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penetration; computer-basis; experiment teaching; constructivism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计算机的应用广泛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学习内容。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更应强化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针对于学生在信息时代凸显的道德弱化行为,还要加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德育教学内容的渗透。

1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与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实践性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实践与操作。目前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科理论内容和操作技能的知识讲解,计算机基础课程普遍被认为是一门纯粹的技术类课程,往往忽视了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和德育因素,计算机基础课程很少探讨隐藏在学科知识中的道德问题,而德育内容缺失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阻碍了学生良好信息素质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计算机基础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之中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适当的德育教学内容融入到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规范和优秀的计算机道德品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的结构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组成,其中实验课程的学时数占到总学时数的一半甚至还要多。在机房中进行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为德育渗透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特有的教学条件,因此,根据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特点在其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它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任务,对实验指导教师而言也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由此可见,机房中实验教学是实施计算机学科德育渗透的一条重要途径。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德育渗透

目前,各学科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都集中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改变课堂上完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听课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创新性、思考的独立性,同时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也有所不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思想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学习并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于我们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初萌芽是20世纪30年代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结构以及智力结构发生、发展的研究。在20世纪的大半时间里,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一直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变传统的教师以“教”为中心为学生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在这种情形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组建引起研究者重视,并迅速在国际教育领域内广泛传播开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传授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促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学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通过合作方式进行交流可以得到不同的观点,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3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

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力求使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学习方法进行德育渗透,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探索性提出以下一些教学实践的尝试。

3.1实践体验——行为习惯教育方面的尝试

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体现在教育学生对计算机设备的爱护,维护良好的机房学习环境,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等。行为习惯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教师的语言约束上,要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实际的环境之中,笔者尝试将学生以寝室为小组进行实践体验教育。每次课程结束时均由小组成员对实验室进行整理,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机房维护的工作。经过一学期的尝试,学生通过切身实际的参与明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上一篇:基于遗传算法的游戏地图寻径问题 下一篇:模具高速铣削参数专家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