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

时间:2022-04-21 08:55:55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

[摘 要]企业的经营目标对财务管理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并能同时满足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需求。文章在分析我国理论界代表性财务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电网公司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当前形势下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最终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供电企业;经营目标;财务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5.40.136

1 代表性理财目标分析

1.1 经济效益最大化

作为一个营利性组织,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追求目标。因此,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不可推卸地提高企业经营利润和效益的责任,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经济效益最大化应当作为首要考虑项。然而,由于经济效益是一个无法准确计量且难以控制的经济指标,必须通过其他形式的指标来表现,我们无法将它直接引作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1.2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建立在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以企业总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它反映着企业长期潜在的价值和发展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着一些争议,但在理论界,它仍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有选择。但是,针对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它具有一定的缺陷性:首先,其价值评估较为复杂,耗费时间和人力;其次,在未来企业发展的潜在价值和企业风险方面具有不确定性;最后,企业价值中的负债部分容易误导企业价值计算,因此,从理论上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不适合作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从供电企业经营实际来看,由于供电企业的硬件、软件建设需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供电企业需要在技术改造和技术资金方面投入较多的经费,因此,供电企业在自身资金有限的条件下不得不向金融机构筹集更多的资金。如,2014年7月,为加快国家电网公司二十个重点电网项目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向社会发行四十亿人民币企业债券进行筹资。我国金融服务的不断发展为企业的筹资带来更为便利和低成本的服务,供电企业也顺应这一形势,更大规模地进行能够筹资活动,以满足加快建设的企业需求,这必然会带来负债更大化的结果。负债的增加使企业价值的计算更加容易被误导。

鉴于理论性缺陷和实际运营的情况,企业价值最大化不适合作为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1.3 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对股东负责,而股东的利益目标是提高企业利润,增加财富积累,实现权益资本的保值增值。股东财富可以根据股票的市价来计算,具有较为明确的评价标准,在企业理财目标中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针对供电企业,由于它是国有独资企业而非上市公司,其保值增值主要通过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率来衡量,这一指标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难以处理好三者的目标关系。随着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供电企业作为现代化技术产业,对科技和人才的要求较高,这决定着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需要更多地考虑人力资本所有的收入和利益要求。然而,供电企业的国有制性质决定了其股份无法分配给个人,基于这一现实,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无法与供电企业实际相结合,并可能阻碍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不适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1.4 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企业在某一时间段里获得的经营利益和经营成本的差值,它反映着企业在这一时期的运行状况和经济利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即在不改变价格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边际收益更接近边际成本,简单来说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利润增加的目的。另外,利润与员工的收入和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战略都息息相关。

在供电企业中,将利润最大化最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具有相当的可行性。首先,利润额度易于统计和计算,其次,由于它基于确定时间段内的经营状况,所以不存在预测困难的问题,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最后,它能够适应供电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目前供电企业实行员工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的管理策略,通过利润的增加,职工劳动报酬也相应提高,对于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可将利润最大化最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2 利润最大化作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进一步分析

2.1 利润最大化目标缺陷分析

由于供电企业成立较早并具有垄断性,在国家的扶植下,占有着其生存发展所需的市场份额,因此,供电企业不需要过多考虑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的扩张和短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针对这一发展目标,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应是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之下,进行有效的资金内部控制和运筹管理。因为利润是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无法反映出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的状况和前景,不便于企业针对不同时期的经营状况进行比较和调整,在追求企业长期发展方面有着局限性。

另外,企业除了运营自身之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供电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受到更严格的要求,这决定着供电企业不能片面追求企业利润,而应更多关注企业产品质量和社会生态平衡,不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同时,还需要承担一些社会义务。因此,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还需要兼顾社会责任,这是供电企业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因此,供电企业不能片面强调利润额的增长,追求短期利益而罔顾社会责任和长期发展前景。

2.2 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由于利润最大化存在着以上的缺陷,所以不能直接将其作为供电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权益资本利润率是在利润最大化基础上产生的改进后的相对指标,它既继承了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规避了上述缺陷,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权益资本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和投入的自有资本的比率,它能够反映出企业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并可以体现出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和持续发展的前景。权益资本利润率是一个较为容易操作和计算的指标,能够通过各部门的分解进行统计和计算,并能有效指挥和控制各部门单位的经营活动,指导企业财务工作。

综上所述,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符合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适应供电企业的发展实际,因此,供电企业应当将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目标。

3 结 论

结合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供电企业基于理论和实际的考虑,应当选择“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方面,它是容易计算和衡量的指标,在实际运行中便于操作和管理,另一方面,它弥补了利润最大化无法预测未来发展的缺陷,在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供电企业的变革和创新方面具有这独特的优势。

供电企业在保持快速持续发展的导向下,确立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的管理目标,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大竞争力,达到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相协调的企业发展趋势,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贡献出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斐,蒋蕾.ERP与供电企业财务管理[J].西安社会科学,2009(2).

[2]区淑娟.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0).

[3]李晓璐,吴昊.地级供电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07(1).

[4]张卉.供电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3).

[5]赵婷.试谈供电企业财务风险[J].广西电业,2006(6).

上一篇: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和思路漫谈 下一篇:高等院校体育选项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