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学困群体长效帮扶机制研究

时间:2022-04-21 08:02:14

农林院校学困群体长效帮扶机制研究

摘 要:根据双因素理论,农林院校学困群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学现有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对确保大部分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到良好作用,但对学困群体是失效的。文章在对双因素理论反用的基础上构建了学困群体长效帮扶机制,以实现大学生学困群体的成功转化。

关键词:学困群体;农林院校;帮扶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1-0070-02

一、大学生学困群体的形成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接受美国学习困难联邦委员会1988年的定义。我国学者辛自强、俞国良(1999年)对其做过四点框定:概念的集合性,包括学业、心理发展等诸方面的困难,是多种消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群体属于异质群体,表现出“学习差”和社会性发展不良或心理行为问题,需要特定的教育和治疗;它是可逆的,依靠合适的教育训练可以改变;可以贯穿于毕业发展过程中[1]。

在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的形成原因中,大学生都经历高考的洗礼,基本可以排除智力因素如记忆障碍、阅读障碍、运算障碍,在部分非智力因素如学习策略和方法上暴露出的问题也较轻。农林院校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的形成原因除具有上述特点外,还有诸如由于农林院校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偏远地区,学习基础较差;有较为浓厚的厌学情绪,主要源于对学农学林没出息的主观臆断和对专业的无厘头式的不喜欢;以前没接触或很少接触网络,入大学后对网络着迷,荒废学业,使农林院校学习困难群体多伴有网瘾。

二、大学生学困群体长效帮扶机制的理论基础

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s Theory)又称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实质区别就在于“平等因素”与“公平因素”的区别,凡是共同享有的、共同承受的、共同面对的就是平等因素,而与其工作职责目标紧密统一的,必须按工作成就成绩分层次、分等级享有、承受与面对的则是“公平因素”。

按照双因素理论的叙述满足了保健因素则会使员工不会不积极,但也不会使其积极,且过度的保健因素的满足反倒会滋生惰性;同时给予其激励因素会使员工很积极,但不给予其激励因素也不会使员工不积极。所以,双因素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告诉了管理层:尽管在人们需求需要与其责任目标相统一的条件下人们才会有积极主动性,但有些需要需求形式是难以完全满足或只能给予其基本满足的,而有些需要需求形式尽管不是员工内心里主动追求的,但却能最大激发其满意满足程度,进而由此最大程度激发其积极主动性[2]。

根据双因素理论,针对大部分大学生学习群体来说,大学提供基本的食宿条件、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教学楼等硬件资源、学分制下选课的自由和课余时间的自由支配、助学金等等,这些可归为保健因素;大学设立的优秀学生奖学金、针对特殊专业或国家扶持专业的专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各种评奖评优多以优秀的成绩作为基本条件或前提条件,等等,这些都可归为激励因素。

应该说,大学现有的保健因素基本满足了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诉求,激励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积极进取,刻苦学习,尤其是国家奖学金的设立,激励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斗志和劲头。

可是这些对于学习困难群体是失效的:大学的激励因素,对于大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不起作用,大学的保健因素,反而成为学生困难群体产生的温床。

本课题组所在学生工作组对所在学院2001年起至今12年间的学习困难学生档案进行梳理后发现,所在学院的学习困难学生发生率在5%左右,最后不能如期毕业的(含延期毕业或做结业处理的)约占0.3%―1.6%,成功转化率约在66.66%―93.33%;实践表明:破坏学习困难学生的大学保健因素,例如停掉降级或退学试读学生的助学金,或说服其配合班级帮扶或使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兼职特别是体力劳动等为基本内容的行为矫正,以及学校以往对不能成功转化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刚性制度,等等,让其产生危机意识,改善其思想和行为模式,反而可以起到大学激励因素的作用,基本可以使其实现成功转化。基于此,以双因素理论的反用为基础,建立学习困难群体的长效帮扶机制,对于农林院校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的转化有着明显的效果。

三、大学生学困群体长效帮扶机制的构建

以双因素理论的反用为基础,建立“五位一体”的学习困难群体长效帮扶机制,采取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式,旨在减少学习困难学生发生率,并通过外在强力的保健因素的反作用,促使学习困难学生自身思想觉醒,从而自觉或配合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修正自身学习行为,提高其自身学习能力,最终甩掉“学习困难学生”的帽子。

第一个维度,做好社会方面的工作。做好社会公关,树立大学形象,尤其是向社会传达“大学并非可以‘混’,学分制会导致部分学生因学习成绩不达标而拿不到毕业证或学位证”的理念。例如,在大一新生刚入校时,适时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向家长传播学校优秀的历史、文化,优秀校友及学校取得的光辉成就等,有利于树立大学良好形象,传播大学理念,从而降低学生因学习成绩不达标而休学、降级、退学或结业处理甚至引发突发事件进行危机公关的成本和难度。

第二个维度,做好家长方面的工作。针对所有学生家长开展定期联系,以学期为单位通报学生学习成绩;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家长开展实时联系,通报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状态、进步状况,与家长积极互动。无论是减少学习困难学生发生率的定期联系,还是促进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率的实时联系以及相关转化措施,高校都要高度重视并得到学习困难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争取家长的配合;通过学习困难学生家长调整期望值,改变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过分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好转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维度,抓关键期――大一第一学期。重点抓好第一学期考试,从考试纪律到考试成绩,力求在所有学生中形成一种观念:大学的考试纪律是刚性的,绝对碰不得;大学的考试要是通不过,不是能力的问题。开展“寻找我的成长导师”活动,让学生在高年级学长\学姐、任课教师或政工干部中选择一位自己的成长导师,遇到疑惑,可以有一个比自己经验丰富的人倾听自己并出谋划策。开展朋辈成长活动,在班级内或寝室内三人为一组,采取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方式,谈论自己的成长点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3],将大四的考研和就业情况传导至大一,增强大一新生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促使大一新生尽早为毕业去向和人生规划做好准备。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和学团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所有大一新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相关培训和模拟赛,通过这些活动或竞赛的实践,引发大一新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术的热爱。

第四个维度,学校教务部门建立预警机制并在实践中刚性执行相关规定。具体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学期为单位,对于补考后仍然未通过课程学分积累达到警戒线的学生,下达学业预警告示单(含该生的基本信息及具体学习数据),要求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第一次被下达学业预警告示单时该生可申请由本人独自处理)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到指定地点签署该学业预警告示单。第二层次:以学年为单位,对于补考或重修后未通过课程学分积累达到降级或退学的学生,正式下达学籍处理通知书,要求由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至指定地点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个维度,学院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建立档案,并进行分类、定型和处理[4]。对于由于心理问题引发学习困难或兼有心理问题的学习困难学生,将其送至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或专业医院对心理问题先行治疗;对于确实不适合在本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转专业;对于情况较轻的,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定期谈话、督促,通过行为矫正实现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情况的好转;对于情况较重但可以通过帮扶实现好转的,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制订和实施包含发挥党员、学生干部和班级机构的作用对其实施“一对一”帮扶,或使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社会兼职特别是体力劳动,或限制其上网时间等为基本内容的长期行为矫正计划;对于情况较重且学习困难学生本人缺乏自制力的,邀请其父母到校伴读;对于情况较重且在校期间帮扶机制起效甚微的学习困难学生,可以尝试让其休学,至社会参加工作锻炼的方式修正学习困难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促其成功转化;对于情况较重但学习困难学生本人不以为然拒不配合帮扶或只想在大学里“混”的,坚决给予退学处理。

参考文献:

[1]刘丽,杨颖.学习困难生研究述评[J].教育前沿:理论

版,2008,(1).

[2]Roger.双因素理论[EB/OL].[2013-10-02].http://ba-

/history/id=46582901.

[3]刘春蕾.高校学困生现状、成因及其转化路径探索[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6).

[4]卢海霞.如何进行高校学困生的规范化管理――从辅导

员角度举例浅谈[J].学园:教育科研,2013,(2).

上一篇:铁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浅析 下一篇:贵阳城市道路工程测量中CORS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