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时间:2022-04-21 05:44:52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208-02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科2010年4―11月246例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明确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要做好转运前的评估、准备工作,以及急救药品和器材的准备,加强相关科室的协调,提高护送人员的责任心,以确保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护理

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经急诊急救、复苏、早期处理后,转送至检查科室、手术室或病房,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但仍然有存在许多加重病情的因素。如剧烈震荡、呕吐物致呼吸道阻塞、氧气供给不足、静脉输液管脱出、突然呼吸心搏骤停、脑疝形成等,患者随时会出现各种病情变化而危及生命。因此,本院为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制订了相应的流程,使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得到持续监护和生命支持。本院急诊科2010年4―11月接诊246 例危重患者,现将其院内转运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46例,其中男160例,女86例;其中外科疾病如颅脑外伤、血气胸、多发骨折、严重多发伤、大面积烧伤、全身多处刀砍伤等124例,内科疾病如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脑血管意外、上消化道出血、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心肌梗死、癫痫持续状态、电击伤等91例,儿科疾病如高热惊厥、支气管哮喘、溺水等25例,妇产科疾病如产后大出血、宫外孕等6例。

1.2危重患者转运流程医生开出检查医嘱或住院证家属至急诊收费处付费或办理住院手续通知相关科室有急诊病人,如检查要优先以减少等待时间,收住入院,确诊床位,并告知需准备的物品向病人和家属解释转运的目的转运前评估病人病情,各管道妥善固定,准备好转运物品:急救箱、监护仪、呼吸皮囊、氧气枕、微泵等烦躁不安病人会影响检查及转运的安全,通知医生根据病情予以镇静或用约束用具等处理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危重病人由护士、医生共同陪同平车转运时必须拉上两侧护栏,途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安全进行检查护送回急诊科或其他相关科室。

1.3结果本组246例急诊危重患者均安全转运至相关科室及部门,在护送中无一例患者发生意外,尽管护送途中,使患者发生了病情变化,但经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均转危为安。

2讨论

2.1危重患者外出转运观念更新 危重患者的救治生命链中,一些小型医院的院内外出转运缺乏规范,往往被忽略。危重患者的转运由护理员进行护送,而造成了一定的后果。一但该环节操作不当,不但影响危重病人的诊断及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既影响病人救治,又恶化医患关系还可能产生法律纠纷。因此我院危重患者的转运均为护士或医生陪同,及时发现和处理途中出现的意外。

2.2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前风险评估 大部分人认为急诊科仅是转运站的角色,简单处理后马上送专科治疗或辅助检查。其实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其救治效果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尤其是急诊科转运风险更大,甚至大于ICU的病人[1]。原因是急诊科的危重病人伤因、伤情的未知成分较多,需要检查和治疗的时效性更大,因此无论是医生的需要或要面对家属,无论是转运前或是转运中更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患者能否安全护送到达目的地,我们要求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特别重要,一般要求血压在80/60mmHg以上,SpO2在85%以上,有自主心律,心率60~120次/min,无严重的心律失常,有安全的通气通路,水电解质及酸碱基本平衡。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可在急救抢救室予以纠正并观察,需紧急手术者在急诊手术室进行。转运前还应评估危重症患者在转运中可能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窒息、心搏呼吸骤停、休克以及管道脱开、输液中断等护理意外,做好相应对策和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设备。转运风险较大的病情主要涉及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的病人,必要时应和专科医生一起进行风险评估,对途中出现生命体征的明显变化,对症处理无效时要立刻终止转运。

2.3转运人员要求如何保证患者途中的安全以及相关的急救,搬运工作对每位医护人员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负责转运的护士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还要有准确的判断力,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2]。护送的护士还应熟知途中的路程、所需时间。若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要求医生、护士共同护送。

3护理

3.1转运前准备

3.1.1转运前患者的准备经成功抢救后,需等病情稳定再行转运。意识清醒的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给予心理安慰,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昏迷患者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通畅,痰液多者应先吸净痰液,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对颅脑损伤的患者,转运前应尽量去除引发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包括降颅压药物的应用,控制其烦躁,并妥善给予约束;对外伤性出血部位进行有效包扎止血;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扩容;心衰病人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微泵调整。认真检查各种管道的衔接是否紧密,妥善固定;如有气管插管应记录气管插管的刻度,检查胶布固定是否牢固,气囊充气是否充足;如有胸腔闭式引流管,要先用钳子暂时夹住引流管;如怀疑有颈椎损伤,应使用颈托;转运床应备有床栏,最好以整床转运,避免因搬运造成管道滑脱,甚至加重病情等等。

3.1.2转运前卫生宣教转运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必须认真计划转运的时机及过程细节,将外出检查及送入其它科室的意义、必要性与存在的危险性明确告知患者家属,指导转运过程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同时认真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和途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并征得家属的书面同意。对于转运急诊手术的病人,为其进行卫生处置外,还要对患者更换手术衣,以便手术室能更快地为患者进行手术及防止了手术室污染的机率。

3.1.3抢救物品和药物的准备 为预防转运途中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如心律失常、 血压改变、呼吸异常等,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备好相应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利多卡因等。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需要不同程度的供氧,因此对于一般缺氧患者转运中可用氧气袋,用手轻压氧气袋,以保证氧气一定的流量[3];对于严重缺氧、病情危重特别是呼吸功能不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为了克服转运途中的空间限制给工作带来的不便,可携带氧气袋及简易呼吸气囊,通过接在患者身上的气管插管或面罩供氧,从而保障有效通气的进行。对于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转运过程中通过借助心电监护仪,监测危重患者心电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只有合理应用急救技术,才能保障患者转运安全。

3.1.4转运前其它准备急诊科在转运危重患者前应与相关科室及部门联系好,认真交代患者病情,确保所到科室了解患者病情并预测可能发生的意外。并交待需要的特殊物资准备:如呼吸机、监护仪、吸引装置、微泵等等,急诊患者优先检查等,避免了出现问题时科室间互相推诿、指责,避免因工作不协调,延长患者等待的时间而加重病情。转运前应将患者的所有相关资料全部带齐,以便接应科室及部门能更好地检查、治疗患者。

3.2 转运途中及检查时的护理

3.2.1 加强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对光反应、面色、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以及各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尤其是多发伤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应防止搬动过程中由于变化引起重要脏器灌注不足[4]。

3.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送途中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解除气道梗阻(如舌后坠等)。脑外伤患者要注意颅内压增高的迹象,使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氧气的供应,确保生命体征平稳[5]。

3.2.3 保持各管道的通畅 护士经常检查各种引流管如导尿管、胃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的通畅情况。了解输液管道有无由于搬动发生外漏、滑脱,并调好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一旦发生输液管道滑脱、堵塞现象,护士在途中及时发现后给予重新静脉注射,保证途中药物的使用。

3.2.4 安全转运 重症患者转运途中由于其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的变化较明显, 因此,转运途中护士应站在患者头部一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作好记录。正确搬运,防止再损伤,对于颈椎、腰椎损伤的患者注意平衡搬运。冬季要注意保暖。搬运时动作应轻稳,协调一致,避免拖拉动作。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处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

3.2.5 仔细交接班 医护人员将患者安全送到相关科室,妥善安置床位后,与病区护士认真做好床头交班、书面交班、物品交班[6]。交清患者病情、抢救治疗经过、各种用药、检查以及转运途中情况,交清各引流管道引流情况、伤口敷料等情况,以利病情的连续、动态观察。待病房护士确认无误后予以接收,并要求在与病房、ICU、手术室的交接表上签全名。

4 小结

护送急诊危重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一个监护治疗过程,是整个抢救过程的延伸,存在一定的风险。成功护送对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意义[7]。切实做好转运过程中的每项工作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及其预后。而制度规范化、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途中对急诊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是安全转运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我们值得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卢 勇,苏 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5,25(6):457-458.

[2]曹伟新主编.外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1.

[3]沈梅芳,楼一玲,董兰聪.预见性护理在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7):958―959.

[4] 赵玉兰.急珍科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7):525―527.

[5] 金力芳.颅脑损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4,10(6):445―446.

[6]时启标,张子彬.现代临床整体序贯急诊救护治疗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7-30.

[7]王和阙.66例严重多发伤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J] .现代护理,2001,7(6):75.

上一篇:高血压性脑出血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下一篇:38例小儿腺病毒肺炎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