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驱动的“旅游策划学”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时间:2022-04-21 04:28:11

基于项目驱动的“旅游策划学”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旅游策划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法,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引入项目驱动的思想,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该课程的项目驱动创新教学法。以项目为驱动,结合案例教学、团队合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旅游策划的原理、原则、过程、注意事项,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具备旅游策划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应用型与实践性,教育理念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其教学过程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实践,以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

“项目驱动”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项目或课题实施,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与巩固,“项目驱动”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多样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其基本思路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完整的项目贯穿整个过程;教学步骤依据项目的构建过程;教学过程由项目任务进行驱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整个学习就是参与一个完整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的全过程,这样就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项目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是一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课程的精髓,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教师的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按照教学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从学生的角度看,“项目驱动”教学法,特别适用于各种有着较强操作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旅游策划学》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大胆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旅游策划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压力。《旅游策划学》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项目驱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旅游策划项目为主线来驱动整个教学过程,与企业签订合同,承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限期提交旅游策划书,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围绕着相应的策划项目进行学习。项目完成后,学生分组进行汇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为了使评价的结果更具客观性,聘请教师、专家与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让每组学生各出一名代表进行现场汇报,专家组对作品进行现场点评、考核和总结,当面指出策划书的不足,并充分肯定其成绩。最后,将经过整改过的旅游项目策划文本提交给企业。这样以真实的企业旅游策划项目作驱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信心,增加学习的成就感。

(二)有助于学生成为准职业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理念有一定的相似性,都侧重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指导方针是“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长应用”,但是,与职业技术学院一味强调实践能力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强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着力强调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以培养“强实践、长应用”的准职业人为主要目标,使“大学生”成为“准职业人”,办学模式上,从传统的以“学校为本的职业教育”向以“用人单位为本的职业人的塑造”的转变。在《旅游策划学》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借助承担的策划项目,使学生置身于旅游项目策划实际工作环境,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与技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真实的项目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角色转变,使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有效地将学生培养成为“准职业人”。

(三)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专业教育,相对于学术型的本科院校,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国内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目益增长,但据相关资料显示,旅游专业本科生毕业后,有50%没有从事旅游业相关工作,同时,即使毕业后选择了旅游管理相关工作,但两年后还存丰大量的流失,约有60%的流失率,即最后只剩下大约20%的旅游专业人才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大量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流失,究其原因,就是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实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存在旅游行业的“人才缺乏”与大学生的“就业难”的崎形现象。同时,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旅游规划、策划、产品开发等工作岗位更是缺乏新鲜的血液,企业负责人抱怨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而与此同时,本科生毕业后从事相应的旅游规划、策划、产品开发等相关工作岗位的学生人数相当稀少,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相应工作岗位工作经验很少,在就业面试中,因为欠缺工作经验而难以打动企业负责人。为了有效地弥补学生的实践经验的不足,在《旅游策划学》教学过程中,承担真实的企业策划项目,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从而加强其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的认同,让学生在校期间早作打算,查漏补缺,进行相应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前解决就业问题。

三、项目驱动教学前期准备

(一)项目设置要求

《旅游策划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拓宽学生求职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违背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项目设置应满足以下几个要点:

1、项目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用性,设置一系列易于调研与实践的项目,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任课教师对项目进行整体把握,根据项目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实施教学,从细节上调整和控制项目的规模。

3、设置的项目要求在涵盖主要知识点的前提下,注意难度适中,但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4、通过项目驱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明确策划原则

对于旅游策划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树立系统观念、加强生态监控与研究,树立保护意识。从系统工程角度构建开发与保护体系,组建各个项目策划小组,各人员各司其责,密切合作,分工实施;加强基础科学调查研究,对策划项目的区域环境、自然景观、生态系统、旅游活动进行外业调查、实地走访、调研。学生在实施旅游策划项目时,要使学生明白旅游策划归根到底是“三句话,九个字”,也就是“定位准、产品绝、操作顺”。定位准可理解为主题定位、功能定位、市场定位、目标定位和形象定位准确;产品绝就是要在打造旅游产品上下大功夫,不但要做成精品,做出极品,还应该立足于创造“绝品”,没有一批可以称得上“绝招”的旅游产品,难以打造出一个足以吸引游客的景点;操作顺就是有了准确的定位和精彩的产品策划设计,还必须保证能够顺利地实施,即回答好两个问题:一是可不可行;二是如何实行,一定要确保“操作顺”。在《旅游策划学》教学过程中,应设置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旅游策划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来自企业,也可以来自教师的科研项目,在进行“项目驱动”教学时,使学生明白,课程所设置的项目不是教师为了课程教学而随意设置的相关教学案例,而是真实的企业项目,需要按时提交相应的旅游策划成果,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紧近感与压力感,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真实的项目策划,因此,要确保项目从政策、环保、技术、投资和市场等多方面具有可行性,对项目策划的可行性进行严格的论证,保证顺利操作,圆满地完成预期的规划目标。

(三)构建合作学习模式

旅游项目策划受社会、经济、生态等因素的制约,进行旅游项目策划时,为了设计出高质量的旅游策划书,需要参与的策划人员之间精诚合作。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策划。在分组前,与学生进行交谈,同时,保持与辅导员、任课教师以及班主任进行交流,以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为了保证学生兴趣的一致,在学生自由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特长、能力,并兼顾优、差学生互补进行小组成员的微调。为了能够按时提交项目策划书,把策划项目任务进行细分,各个任务具体到每个项目小组,并选择有较强沟通能力、学习能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由小组负责人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项目驱动教学过程实施

(一)聘请有策划经验的人员进行前期辅导

旅游策划内容包括10部分:资源分析、市场研究、定位分析、功能布局、游憩方式设计、景观概念策划、商业模式设计、旅游房地产概念性策划、运营实施策划、策划图件。课程涉及的内容多,在开始课堂教学前,为了使学生全面投入《旅游策划学》课程学习,让学生从工程的角度了解旅游项目策划流程,聘请了有实际策划经验、专门从事旅游策划工作的技术人员以讲座的形式讲解项目策划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这样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旅游策划项目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合理分解项目

旅游策划就是依据旅游地的资源优势、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对具体的旅游目地的或旅游景点进行定向、定位的过程,即对旅游产品进行研制、发展、优化,因此,其涉及的内容众多,旅游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旅游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旅游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此,要求学生从主题开始,再产生一系列构思,进而发展成旅游产品概念和具体构思,在学生构思期间,绝不参与干涉,充分发挥学生团体的自主性与参与性,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同时要求学生了解一个成功的旅游项目策划必须具备6大要素:策划主题;功能定位;功能设置;项目设计;意境营造;景观设计。在策划过程中,使学生在了解整个项目的功能、定位以后,鼓励学生将项目进行模块分解,使各功能模块能够与课程相关知识点进行衔接,并对项目设置的合理性进行检验。通过项目模块化的分解与合理性的检验,可以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检测,如果发现主要的知识点出现了遗漏,可以适当增加功能模块,从源头上保证知识的完整性。由于项目各模块涉及的知识不一定都是顺序的,此时,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须进行调整与合理安排。这样,使得课程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能够有效地融入到功能模块中,学生在完成项目模块操作的同时亦掌握了相关知识点,随着项目顺利开展,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

另外,在教学过程发现,如果仅仅依据某个功能模块,由于功能模块难以涉及课程所覆盖的所有知识点,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可能掌握旅游项目策划的知识和技能,将重要知识点设计成多个配套小项目,学生在配套小项目的完成过程,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真正掌握该知识点。

(三)引导学生选择项目

在课堂教学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引导学生寻找项目,借鉴优秀的旅游项目策划案例,组织学生进行项目讨论,在讨论分析过程中确定各功能模块(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往设定好的功能模块上靠);确定了各功能模块,教师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整个项目作适当的引导和分析,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或学校图书馆等搜集资料、实地走访调研,对各功能模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教师从旁引导,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另外,学生通过查找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以及小组成员思想的碰撞,会产生出一些有创意的点子,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新理念、新思想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然后综合分析,对项目进行适当调整,将新创意添加到项目中,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提高。

(四)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依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只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参与的机会很少,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在《旅游策划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借助企业真实策划项目,按照实际开发流程设置实施步骤,让学生置身于真实项目开发流程。课程的授课过程就是一个旅游项目的策划过程,为了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到策划项目,引入“启发式”教学法,对整个策划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尤其对项目策划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引导,这样,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由于旅游策划项目讲究“新”、“奇”、“特”,所以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同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掌握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可以将这些知识点由教师事先设置成一些小项目,然后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比较,然后完成这些小项目。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探索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旅游策划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法,强调理论讲授,轻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在对重点的内容进行引导性的讲解后,再由学生进行相应实践来验证,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因此,在《旅游策划学》授课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变“教室”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转变为以“实验室”为中心,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教、学、练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实验室先进的设备条件,教师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引导式讲解和演示后,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投入到实践项目开发过程中,这样,学生能够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快速掌握、消化和吸收相应知识点,强化了学生知识、技能、能力三者融会贯通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小组作品交流和评价

为了能够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旅游项目策划的每个阶段,各开发小组完成相应的功能模块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各小组进行作品的交流,同时,为了形成一种赶学赶超的学习氛围,要求任务小组进行作品展示。为了使评价的结果更具客观性与公正性,邀请相关专业人员、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进行积极地点评,肯定成绩,找出不足,这样,学生能够在积极融洽的环境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针对一些主题突出、新颖策划创意,教师则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不断加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能够长时期保持一种饱满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小组作业交流时,选择了一组学生的策划作品《木鱼湖湿地公园旅游策划》进行仔细点评,因为木鱼湖就是学校内的一个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学生对这个项目十分熟悉,在现场点评时,发动所有学生对该旅游项目的定位进行思考、讨论,由于木鱼湖湿地公园作为一个位于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高校内,因此,在主题定位时应重点强调其文化、浪漫特性,其产品服务对象应该是年轻的游客,结合周边的湘江、湖湘公园与附近的宝塔山,可以将产品做成一个有着爱情主题的旅游产品,在该旅游产品的策划时,可以借助市政府近年对木鱼湖的建设、宝塔山周边违章建筑的整顿以及湘江污染的治理,将木鱼湖湿地公园做成一个旅游精品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在进行讨论分析时,每个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构思,使得学生最终提交的《木鱼湖湿地公园旅游策划》的项目策划书观点新颖,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与可行性,受到了相关专业人员的好评。

(七)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旅游策划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承接企业的旅游策划项目,涉及的技术层面多且深,为了使学生真正能够进行具体的旅游项目策划,就必须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旅游策划学》采用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法,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的纸质考核方式,主要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进行检验,而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这一缺陷,对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纸质考核为辅,实践考核为主的考核模式。学生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25%,主要来源于学生对重要知识点所设置的小项目完成情况(10%),日常分阶段检查学生各项目模块完成情况(15%),平时成绩的考核能够使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2、最终项目的完成质量,占40%,在课程结束时,相关专业人员、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全面考核学生完成完整项目的质量。

3、纸质考核,点35%,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新的考核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试图希望通过期末的临时抱佛脚的方式过关的现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的考核,有够有效地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采用这种新型的考核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到课率,基本杜绝了学生平常的迟到、早退的现象,在课程学习期间,学生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教学效果良好。

五、结束语

《旅游策划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项目实践的中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能力,弱化了教师角色,使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紧密地结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旅游策划学》教学实践表明,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法,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旅游策划的过程、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具备旅游策划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工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上一篇: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海南国际旅游岛社会建设管理... 下一篇:重视企业利益诉求 促进校企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