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补贴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调查

时间:2022-04-21 03:30:43

农机补贴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调查

2011年以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针对骗取、侵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职务犯罪案件呈频发高发的严峻态势,统一组织了农机补贴领域职务犯罪的专项查处,成功查办了一批农机主管部门与农机生产企业及经销商相互勾结,编造虚假农户购机资料,套取国家农机补贴的职务犯罪案件。全市共立案查办该领域职务犯罪案件39件61人,其中贪污贿赂案28件46人,渎职侵权案11件15人;处级以上要案11人(含副厅级1人);涉案金额达3396余万元。

一、案件特点归类

所查农机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呈现以下特点:

(一)犯罪主体以农机部门工作人员为主,部门负责人所占比例较大。查处的案件中,农机部门工作人员42人,占68.9%,其中农机管理部门局长、站长、副局长、副站长、部门负责人34人,占55.7%。不少案件中,多名班子成员共同犯罪,反映了该领域等职务犯罪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二)个人犯罪与单位犯罪相伴而生,相互依存。从查办的案件看,个人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通常隐藏在相关单位收取农机生产商、经销商的回扣中,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掩饰,形成了农机生产商、经销商与农机主管部门共同窃取农机补贴款的非法利益链条。在28件贪污贿赂案件中,同时涉及单位犯罪的6件,占21.4%。

(三)贿赂犯罪突出,贪贿犯罪与渎职犯罪相互交织。这些案件中,涉嫌贿赂犯罪的占81.97%。从犯罪的表现形式看,行贿人在多个地区向多人行贿,受贿人收受多个行贿人贿赂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农机领域犯罪涉及多个环节,农机管理人员为了收受贿赂或完成农机推广任务,帮助生产商及经销商谋取利益,贪贿犯罪与渎职犯罪相互交织。在查办的案件中,同时涉及贪贿犯罪与渎职犯罪的14人,占总人数的23%。

(四)窝案串案多,大案比例高,且案发多在供货销售、补贴审核等环节。在28件46人贪污贿赂案件中,窝串案12件,占总件数的30.8%;大案26件44人,分别占92.9%和95.7%;在11件15人渎职案件中,重、特大案件5件8人,分别占45.5%和53.3%。在所有39件案件中,发生在供货销售和补贴审核环节的贪污贿赂案件各有8件,共16件,占该类犯罪总件数的57.1%;发生在补贴审核环节的渎职犯罪案件7件,占该类犯罪总件数的63.省略

上一篇:女性职务犯罪特征分析 下一篇:China’s Aging Population Brings Opportu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