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探析

时间:2022-04-21 08:15:00

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探析

[摘 要] 中小企业是在我国农村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小企业以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和顽强的生命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通过从企业内部和政府两方面的分析,认为中小企业自身应从完善发展机制、提高企业素质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增强实力,政府则应在政策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适当扶持。只有这样我市中小企业才能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中小企业;生产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91-1

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运行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改革进程中异军突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它不存在矛盾和困难。事实上,乡镇企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就伴生着政企不分、布局分散、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发展失衡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政策或体制造成,有的是乡镇企业本身问题所致。这些问题已经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我市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一)产权制度存在缺陷。1.从产权制度来看,现在中小企业主要有集体经营、承包经营,以及股份合作制。前面两种形式的产权关系模糊,名义上财产归集体所有,而实际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乡村群众并没有对财产的支配权、处置权,真正拥有财产支配权和处置权的是乡村行政组织和领导。2.而对于股份合作制的中小企业,很多发展还不成熟,企业的经营者只简单的把它看做是一个融资的渠道,并没有把推行股份合作制看作是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形式、经营机制的重大变革,是建立新的企业制度,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内部管理制度比较落后。1.长久以来,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始终以粗放式经营为主,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着任人唯亲,缺乏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选拔机制,从而导致家族式的管理方式。2.在对待企业员工上,企业管理者忽视了企业员工既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的现实。企业员工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还有社交的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很多企业缺乏激励机制。

(三)缺乏资金供应。从生产要素来看,资金缺乏仍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难题。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从农村的集体企业发展起来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经营利润,很少享受到国家的补贴和帮助,因此并无稳定的资金来源。

(四)缺乏技术创新。中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主要从事那些科学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低水平产业,产品生产只重数量,忽视质量,片面追求产品的低成本,因而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五)缺乏人才和劳动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和高技术人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吸收和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

(六)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针对中小企业较强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乡镇企业法》及刚实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在金融信贷、税收、技术开发、人才培训以及限制行业垄断等方面,更是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保护法规,致使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自身应采取的措施。1.企业应有灵活的发展和营销机制。2.积极汲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认真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及时总结本企业的管理经验。国内外的先进企业,特别是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企业,它们在企业管理的某些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3.加快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尽量采用适合中小企业当前情况的先进适用技术,要制定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强化政府激励技术创新的手段。4.建立有效的人才战略。一方面,立足培养是开发中小企业人才的战略基点,开发企业现有人才资源和本乡镇的后备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积极引进急需的人才,尤其是技术骨干和专业带头人。5.依靠政府政策,从宏观上调整中小企业,实行多元化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的多变,中小企业应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战略。

(二)政府应采取的措施。1.直接资助政策。政府应该对中小企业给予直接资助,以地级城市为基础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创办中小企业。2.贷款利率、税收方面优惠政策。建议政府采取鼓励贷款的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本性投资。3.创建为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社会化服务系统。4.理顺企业工作体系要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实现从以政府为主向社会为主、以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以操作为主向监督为主的转变,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

三、结束语

总之,我市和全国各地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发展成为了唯一的主题。本着让企业长久发展的目的,来调整政府对中小企业宏观管理体制,形成对中小企业宏观上更加合理的规划、引导、协调、监督和扶持,从而使中小企业有力的发展,健康的发展。

作者简介:李大业(1982-),男,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上一篇:甘肃省山区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分析 下一篇:小额贷款公司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