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侧记(上)

时间:2022-04-21 06:25:15

牛津大学侧记(上)

来牛津访学已经有些时日了,觉得应该写些文字来总结自己的感悟。动笔之前浏览了许多网页,也拜读了不少文章,看到的大多是赞美之辞,或追思历史传统,或敬仰深奥学术,诸如贵族气息、思想光芒、知识荣耀等词汇一再重复,感觉似乎是歌颂一位必须顶礼膜拜的耄耋老者,让人颇想敬而远之。其实,介绍文章大可不必这样严肃。笔者更倾向选择轻松幽默的方式,通过闲谈七个关键词,来展示稍显世俗,却也更加真实的牛津大学。在这八百多年的岁月长河里,流淌的不仅是神圣学术,也有凡人的喜怒哀乐和恩怨情仇。事先需要声明的是,笔者并非专攻牛津校史的专家,对英国高雅文化的了解也不够透彻,只是以世俗过客的视角来记述。如有读者觉得不妥,敬请绕开此文。

一、校史外传

牛津(Oxford)确实与牛有关,传说古代牛群(Ox)在此涉水渡河(Ford),故而得名。早在1096年,这里就有学者从事教学活动,但时断时续。1167年,英格兰王亨利二世与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学者全部召回,并禁止他们再去法国。这些学者便聚集在牛津,建成了英国的第一所大学。

在中世纪,与普通市民相比,大学师生享有很多特权。譬如,作为神职人员的教师不受城市的世俗法庭管制,而大学的教会法庭却对市民有着生杀予夺的司法权。据历史记载,有市民只因偷了学院的酒,便被判处死刑。这就让市民普遍对大学怀有敌意。再加上桀骜难驯的青年学生经常赊欠债务、酗酒闹事,和市民的冲突也就难免了。较早的骚乱爆发在1209年,当一名妇女被学生失手射杀后,愤怒的居民将学校洗劫一空,并抓获多名学生严刑拷打,甚至将其折磨致死。一些牛津师生流落到剑桥,被伊利主教收容,着手组建新的学堂。因此有人戏言,如果没有这场血腥冲突,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剑桥大学。

市民与大学之间的仇恨持续了数百年,最惨烈的冲突发生在1355年。导火索是学生酒馆闹事,市民随即横扫整个校园,数以百计的师生被乱箭射杀,直到校长突围向英王求救,才把市民镇压下去。英王命令市民连续缴付大学五百年罚金。此后每年的修士节,牛津市长都要去大学赔礼道歉,并上缴罚金(每个被打死的学生一枚银币)。这种象征性罚款直到1825年才结束。1955年,市民和大学最终达成明确和解,市长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校长则成为荣誉市民。1977年,牛津大学才彻底放弃自己的司法机构。时至今日,虽然这种剑拔弩张的“学民关系”早已不复存在,但一些相关仪式却保留下来,譬如基督教堂学院担心学生晚上在外闹事,便每晚9:05分(牛津位于格林威治以西1度的地方,时间相对晚5分钟,这也反映了牛津人独特的时间观)敲钟召唤学生归校。当时的学院共有101人,钟就敲101声。从1525年钟楼落成之日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古老的钟声悠悠,至今依然。

诚如维多利亚女王所说,牛津大学是一处“古老的僧侣角落”。这里以传承学术的名义,暗中保留了中世纪僧侣制度的许多痕迹,譬如在多种场合必穿的黑色学袍,无处不在的拉丁文头衔和习俗等。众所周知,大学建筑的“嶙峋玉笋”、“悠悠尖塔”构成了牛津的著名景观,而许多学院颇像修道院的变体,和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耶稣学院、三一学院、万灵学院、基督圣体学院等,莫德林学院的基石则砌在教堂的祭坛里,更是永恒的象征。此外,“上帝是我的明灯”这句取自《圣经》的拉丁文校训,被镌刻在校徽里一本展开的书上,周围还环绕着三尊皇冠。校徽的象征意义是多方面的,而最古老的解读是:书籍代表知识和真理的源泉,王冠意味着大学的高贵与荣耀,但它们都离不开《圣经》和三位一体的上帝。

二、学院制

牛津大学实行学院(College)和系所(Department)并行的独特体制。作为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学院的权力远大于系所,和大学的关系颇像联邦制。如今,牛津共有39所学院,每所学院都有独立的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大多是各领域的专家,并且在学校也有兼职。此外,还有6个永久私人学堂(Private Halls), 这是由不同教会建立的,至今还保留着宗教特许状。

较早创立的学院多以捐助者的名字来命名,譬如默顿学院和贝列尔学院。后来的学院名称则有不少偶然因素,比如万灵学院是为了纪念“百年战争”阵亡的将士;基督教堂学院是因为牛津城的大教堂就在学院内;奥里尔学院则因为刚建立时买了一栋名叫“奥里尔”(意为黄莺)的房子;布拉斯诺兹学院则是从英语“铜鼻子”一词演变而来,因为学院大门上的铜门环很像鼻子。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特点,比如基督教堂学院以浓厚的贵族气息著称,奥里尔学院喜欢培养牧师,默顿学院出了不少诗人。

每个学院的建筑都是自成一体的四方院,由草坪和四周环绕的哥特式楼群组成。高墙将它们和外界隔绝,巍峨的门楼下只开一个狭窄的门洞,威严地审查所有进出人员。现在的学院一般由300到500名师生组成,文理工科基本齐全。一般而言,每十个学生配一名校工,他们不仅照顾学生起居,还负责叫醒早晨睡懒觉的学生,监督他们去上课。在学院中,来自不同学科的师生互相切磋,有利于开阔视野,促发研究的灵感。

毋庸置疑,学院制在历史上曾发挥很大功效,但也引发了不少问题,目前最棘手的便是架空了大学权力,据说牛津近年来的地位下降,就与此有关。大学中央机构由五花八门的委员会组成,而这些委员会不仅职责界定不明,也并无多少实权。如果有游客问:“大学在哪里?”就会有人指给他们看威灵顿广场上那幢破落大楼,那是诸多委员会开会的地方。因为利益不一致,不少学院的职员对大学怀有明显敌意。但另一方面,又有一些借助大学声名逐利的机构,譬如各类预备学校、语言学校、暑期学校等。所有这些,都是阻碍牛津大学顺利发展的现实问题。

三、导师制

在教学方面,牛津大学也与国际高校广泛采用的学分制不同,这里采用的是学年制。牛津一学年分3个学期,每学期仅8周,一般而言,一门课一周一次。不少评论者认为,这里的课堂学习价值不大。但尽管如此,牛津还是送出了不少高质量的毕业生。笔者以为,除了得益于学生本身的高素质外,关键在于导师制的功劳。

导师制起源于15世纪初创办新学院的温彻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如今,牛津导师人手一本小册子《牛津导师制:教会我如何思考》,书中记载了一些著名教授的成功经验。遵照这几百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导师的主要职责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他们怎么获取知识。理想的状态是,导师在关键性问题上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进而培育追求真理的激情。

一般而言,牛津学生会有两位导师,一位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另一位负责学生的生活事务。学生每周都要和这两位导师分别见面一个多小时,从中获得一对一的辅导,不仅可以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还可以获得生活方面的帮助,甚至包括感情挫折、社交障碍等,凡是足以影响学生求知情绪的,都在导师协助范围之内。关于导师制的功效,林语堂戏说道:“导师坐在那里喷烟,喷得你天才冒火。”虽然在今天,喷烟的导师越来越少,但这种师生共同研讨的情景却随处可见。这也贴合了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大学精神在大师”的名言。

当然,导师制在最近几年也受到了很多质疑,主要集中在对其效率的争论上:导师制高昂的运行成本与产出之间是否成正比?在国家削减教育投入的背景下,这一制度能否继续维持并保证质量?鉴于实行导师制的学生每人每年要多出3000英镑的花费,不少人担忧导师制会在牛津衰落甚至消失,或者在很大的压力下进行,效果会滑坡。但也有人持乐观态度。关于这一争论的结局如何,笔者不便妄加揣度,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四、晚餐仪式

学院晚餐是牛津师生社交生活的压轴大戏。晚餐的规则较为严格,不仅座位事先确定,就连出入餐厅的顺序都有明确安排。学院领导和教授坐在高桌(High Table),学生坐在低桌。此外,服装也有严格要求,学术袍是首选(牛津学袍的分类很细,从袍子的颜色与样式就能反映出主人的学历与地位)。如果不穿学术袍,女性应是淑女装扮,男士则至少是西装领带,最好再配以“牛津鞋”,且不要小看这双鞋子,它已经流行了三百多年,其意义颇为深远:“鞋身如雕花般的翼纹设计,透露出低调的人文情怀,勾勒出典雅的绅士风范。”

一般而言,晚宴由地位最高的院长来主持,菜品也由他提前确定。晚餐开始前,学生先入场,站立恭候领导和教师入席。一切就绪后,院长先用木棰敲击餐桌,继而用拉丁文祷告,举座皆毕恭毕敬地聆听。尽管很少有人能够完全听懂,但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有吃的,真是太好啦!”祷告结束后,全体方能落座,侍者随即开始上菜。尽管侍者很多,且各个快步如飞,但上齐每一道菜都要五分钟左右,因为侍者必须按照座位等级顺序服务(以高桌为例,第一位和第二位分列长桌的两端,其它等级则犬牙交错排列)。要是按照时针的简单顺序,每次上菜最多一分钟。这种等级森严的上菜方式,着实让侍者劳神费力。

在吃饭时,对餐桌礼仪也有要求,譬如怎样进餐、如何祝酒、如何与邻座打交道等。晚宴一般持续两个小时。虽然长条木凳坐着很不舒服,但绝不可提前开溜。等大家都用完餐后,侍者清理桌面。学生应全体起立,目送高桌席位的人到另一间点着蜡烛、饰有鲜花的幽暗小屋,继续吃甜品、饮酒、喝咖啡。学生在最后才能离开,或者回家,或者去他处继续把酒言欢,聊到深夜。请注意,社交房间的区分绝对泾渭分明,老师的是Senior Common Room,而学生只能去Middle或Junior。总的说来,想要经常参加学院晚餐,不仅要有殷实的资金、健康的胃,还要有充裕的时间。

回溯历史,晚餐仪式起源于中世纪。过去许多学生是皇亲国戚,或世家子弟,用晚餐时都身穿袍服,每人背后还都站着仆人。但如今依然保留此风,则引发不少争议。赞同的一方认为这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不但能丰富学生生活,让他们广结人脉,还可以培养绅士风度和贵族气质,为将来晋身上层社会铺路。反对的一方则讽刺其繁文缛节和奢侈铺张,认为如此多的规矩和花样,主要是为了满足部分人讲派头的欲望。其实,牛津的等级传统自古有之,譬如牛津派头、牛津口音英语等,已经闻名全球。由此不难推测,关于晚餐仪式的争论将很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上一篇:走近壁画大师迭戈·里维拉 下一篇:测量父爱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