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时间:2022-04-21 02:42:25

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摘要:作者就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思维发展;教学效果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时间合理运用,并取得成效呢?我就此谈谈看法。

一、将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不同,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如在初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初中学习,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有新鲜感,因此应着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有理数一章中数轴一节,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在课前准备画图用的直尺,问学生上面有哪些数字?学生回答:0、1、2、3、4…20。有些细心的学生还会说:0、1、1.1、1.2、1.3…20。接下来再问学生:比0小的数字有吗?学生回答:有的。此时在黑板上画出像直尺一样的直线,上面标有刻度和箭头。告诉学生,直尺的长度是有限的。我们用带有箭头的直线标出,可以无限地延伸,这就叫数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还有比0小的数字,可以结合教科书在0的左边标出刻度和数字,告诉学生比0小的数字我们称之为负数,负数就是要在数字前面加上“-”号。

数学学习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又要结合相应的教材内容。给学生细致地讲解并不是好的教学方式。抓住学生质疑之处,给学生适当的指引,是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也是增强课堂效果的方法之一。

二、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有机会得到发展。

初中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造成学习基础各不相同。数学教师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我所带的两个班中,大致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群体。

(一)思维敏捷、成绩优异型的学生。

对这些学生,如果我们采取和基础较弱的学生一样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得这部分学生觉得学习内容过分简单而放松自己的学习,造成他们习惯性不重视课堂学习。我是这样来组织教学的:首先布置给他们预习新知识的任务,课后留给他们综合性的习题,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如九年级上册中心对称的定义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预习理解定义的含义,给学生相应的空间去思考。让他们将预习中得到的结论在课堂上先讲述,再自主出题相互练习。既使他们觉得有能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又给他们压力,让他们意识到在学习中,还有很多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二)略作指导即可会意的偷懒型学生。

这部分学生很聪明,但由于平常养成了较为懒散的习惯,不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及时预习新知识和复习旧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对这部分学生,我是这样教学的:课前给定预习内容,课后再让他们对学困生进行指导。要求他们每天必须辅导2名学困生,并记录学困生辅导情况,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自己能力得到发挥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进步。

(三)基础较弱学习困难的学生。

每个班上都有极少数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而教育。从学生实际出发,多提问基础性的问题,避免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每个学生都有长处,要从他们身上找出优点来激励他们努力向上。我们要诚恳对待每个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只有注重所有学生的发展,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给学生制定目标,让学生在向目标迈进中发展思维,增强课堂效果。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目标。我在教学中,每次上课之前,都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如教学“认识直角三角形定义”一节,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是: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学生通过对很多三角形进行分析、练习、讨论、比较、理解,不断地发现规律。最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首先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始,将学生的学习分层,明确任务,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遵循循循善诱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参考文献:

[1]朱慕菊,朱文芳,周志英.新课程远程研修丛书·初中数学,2010.09.

[2]张春莉.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研究,2002,(7).

[3]李铁军.数学课“激趣”方法小议.中学数学研究,2002,(1).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下一篇: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