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引领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04-20 03:13:33

“问题教学法”引领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新课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这样高中的语文教学,就不仅要传授汉语言的字、词、句、篇及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然而高中语文教学的客观现实,总是不能令人满意:教学的 “投入”与“产出”太不成比例,也就是说课堂效益不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程式化的套路死死束缚着教师的手脚。这使我们意识到: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非冲破这套程式不可,一定要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就是我们要做的,而突破口就在于运用好问题教学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问题教学法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运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深入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再提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接受并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践行“问题教学法”,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第一,教师要转变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和谐的课堂环境,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让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第二,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完成的,因此说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思路。如在《声声慢》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你听懂了作者的倾诉吗?她大概是在向我们倾诉什么呢?2、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那么《声声慢》中的“词眼”是什么呢?3、“这次第”是“这光景、这状况”的意思,是对上述种种情景的总括,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愁绪呢?4、综观全词,可以说满是悲愁,那么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内心的愁苦的呢? 5、总结提高: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诗词?问题的设计是递进式的,是环环相扣的,学生很受益。因此说我们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水平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行,否则,学生的思维难以启动和跳跃,到头来也是徒劳无益。 ?

第三,创设新型的学习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

法,开始是由老师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但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就必须培养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创设新型的学习环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做到主动获取信息,敢质疑、敢负责、敢表达。学生按导学案完成自学任务,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由组长将自学产生的问题进行汇总。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对组长汇总的问题进行归类,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一般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学生在课外帮助他解决;第二类,与课文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可以请同学帮助解答;第三类,是那些跟课文关系密切的,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教师要着重对提问的学生加以鼓励,再把问题公布出来,作为学习的重点,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课上讨论由老师主持,针对问题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质疑,提出不同意见,师生互动,最终形成明确的答案。如在教学《苏武传》一课时,课文较长,先是让学生把课文中所存“疑点”都找出来,然后用主要问题贯穿全文,掌握课文框架;再将部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讨论,去解决,从而吃透文本。

第五,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自学思考和合作探究,才能提出独到的问题,更使人惊喜的是通过讨论学生常常能想出比老师的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在《雷雨》的教学过程中,我就给了学生一个极为笼统的问题,即“依据文章,总结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在这个问题的讨论、探究过程中,分别找出了文中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语句,从而从文字深处一步步挖掘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

实践证明,这种以学生发现问题为主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改变了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为其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上一篇:让小学生走进口语交际的快乐大本营 下一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