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健康状况及行为比较

时间:2022-04-20 08:52:04

口腔医学健康状况及行为比较

1结果

1.1口腔健康状况检查结果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患龋率逐年上升,第三、四学年时高于刚入学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9,P<0.01);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患龋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非医学专业学生的龈炎检出率、牙石检出率和牙龈出血检出率在第三、四学年时较入学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27.09和7.98,P<0.05);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情况与之基本一致;口腔医学专业的上述指标则从第二学年开始就表现出明显降低,且每学年的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07、93.70和39.94,P<0.05)。恒牙龋、失、补指数(DMF指数)的增加趋势与患龋率的变化一致,而牙龈指数的统计结果则与牙龈炎的结果相近。对同一学年不同专业的学生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入学时所有学生的各项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第二学年开始,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牙龈出血=43.51,χ2牙石检出=22.78,χ2龈炎检出=32.73,P<0.01);至第四学年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各项指标(患龋率除外)均好于非医学专业学生,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牙龈出血=5.78,χ2牙石检出=4.85,χ2龈炎检出=3.94,P<0.05),见表1。1.2口腔健康行为调查结果所有学生的口腔卫生习惯(非医学专业学生牙线使用率除外)均随年级增长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0.76,P<0.05)。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比较发现:入学时各专业学生除刷牙时间(χ2=26.43,P<0.01)外,其余口腔卫生习惯(刷牙频率、刷牙线使用频率、口腔检查间隔和未次口腔科就诊原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2.73、20.53、124.23和55.67,P>0.05)。

2讨论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受教育水平,尤其在信息时代的条件下,能便捷地获取各种健康相关知识,因此其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应好于一般人群,同时他们也会对周围人群口腔健康及行为产生影响。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患有严重龋齿、牙龈炎甚至牙周炎的大学生,他们不仅没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也缺乏相关的健康知识,错失了治疗的时机,最终导致某些较为严重的口腔疾患发生。以往的研究多采用横断面调查法[2],此方法虽简便易行但只能发现某一时期不同专业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差别,不能揭示这种差别产生的深层原因,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队列式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专业学生在不同学年的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进行跟踪调查,以准确评价口腔专业教育对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入学时所有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基本一致,与以往的调查结果相近[3-4],而口腔专业学生的刷牙习惯甚至较其余专业稍差。随着年级的增长,所有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均有所改善,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患龋率有所上升,这应该每年少量的新发病例累计造成的结果,况且其最终的发病率也未明显高于同类研究,而另外两组学生的患龋率低于非医学专业组应该与其口腔卫生行为的改善有关[5];而龈炎、牙龈出血和牙石的检出率均有10%左右的降低,这与以往研究中所发现的刷牙频率、刷牙时间等口腔健康行为的改善有关[6]。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随学年变化而改善的趋势与非医学专业学生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其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在第四学年出现了显著地改变,明显好于非医学专业学组,这与以往的研究也是一致的[7-10]。口腔专业学生在后两个学年中,由于大量口腔专业课程的讲授和临床见习,使得该专业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显著变化[11],其龈炎、牙龈出血和牙结石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而几乎所有学生能够每天刷牙2次,每次2min以上,除无法保留的牙齿外,龋齿的充填率也几乎达到了100%。但牙线使用率似乎是个例外,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牙线使用率虽然随学年增加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另外两组虽有差别,但即使是口腔专业学生其第四学年的使用率也不足四成,这可能与使用成本和方便性有关。

作者:夏雪华 马长柏 孟建忠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上一篇:运用医学思维培养口腔医学人才 下一篇:贵州电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