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分式教学平台

时间:2022-04-19 11:29:12

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分式教学平台

分式教学是初中代数数学的根基与血脉。囊括着分式的基本概念、分式变形、约分、求值及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等一系列知识点。

怎样化解分式教学知识的难度,激励学生克坚攻难、自主学习?这是当前分式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具备的高速传输性集成性和虚拟性之功能,多角度、多层次创设各种分式问题情境,并通过定向引导,巧妙点拨,变换质疑,敏于捕捉四种举措,全方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定向引导,引发学生发现动机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何解决“学生对分式与整式”概念辨析不清的问题?关键的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好学生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必须对解题进行定向指导、并拓宽渠道,鼓励学生勇于探索。

例如,“辩析分式与整式基本概念”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发现和解答问题铺垫坦途。

首先,利用多媒体展读试题:(■,x-2,■,■,■,■,■),其次,用投影视屏展示试题解答引导语,(区分整式与分式的关键是看分母,分母中含有字母的是分式,不含字母的是完整式)丰富学生的知识表象。然后,要求各学习小组展开探研活动,并要求各小组推选学习代表登台点击鼠标,分类选题(整式类:■,■,-x-2,■,分式类:■,■,■)。最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点评,指出错在何处?为什么会错?

以上四种教学举措实施,其目的让每名学生重新体验新知识建构过程。这样,使分式基本概念真正融入学生思维的情感世界。

二、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克坚攻难

分式教学中,随着预设问题的抛出,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总会不断发生碰撞。而在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中,总会不断生成一些新信息,有时甚至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时更需要教师耐心地等待,并进行巧妙的点拨。通过点拨,学生不但会消除心理紧张情绪,相反,学习热情倍增。

三、变换设疑,激励学生勇于探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正是这样一种艺术。实践证明,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地得到发挥,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真正使学生的学习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进行“分式求值”教学时,教师可灵活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变换“求值试题形式”实施这一教学过程,教师应先用视屏展示出来,一下子将数学问题抛向早有思维准备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检测学生理悟分式性质程度。

(1)已知x=1,y=-4,求分式■的值

(2)已知■=■,求■值

显然,当学生感到畏难时,教师可立即用视屏展示解题思路提示语

第1题解答是需要把x、y的值代入分式中即可求出分式的值。而第2小题,大家从已知条件中无法具体求出x、y的值,因此,需要同学们设法将已知条件等式转化,可以利用x和y之间的关系,先消去一个“元”或将已知条件中的x、y用同一个字母表示,接着让全体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最后,要求学生代表登台用鼠标逐一演示解题步骤。

启导各学习小组做题,先(1)设:■=■=k,则x=3k,y=4k,■=■=■=-■

当各小组做完题后,让各学习小组代表登台演示,最后在组学生点评后,教师给予表扬,随后抛出难度更大的习题。让学生乘胜前进。

这里,应强调的是:在分式知识应用过程中,教师创设各种题型,原则是以知识中最原始的基本概念为出发点,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线,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在综合知识的再现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有更新,更高要求,激励学生在学习上勇于探索,以此强化培养学生独立解题能力。

四、敏于捕捉,培养研学探幽能力

在分式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钻研和尝试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刻苦钻研热情。同时设法让每名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去追求思维创新的艺术效益。“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教学,可以说是整个分式教学知识的落脚点。学生在初步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后,对一些简单的题能迅速解答,而对涵盖知识点较多的习题,可能仍然是手足无措。教师应用多媒体视屏设法展示这类习题:

如:(1)在不改变分式值前提下:将分式■化成不含小数的分式

(2)已知■=■+■,求a,b的价值

综合知识较广的分式教学可采用这样步骤进行:一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形,是分式类或方程,并探究对于这类彼此之间有何关系,总结其同特点。二是示导学生逐一分析习题各自特征并运用自己已学过知识解答。三是学习小组各派代表登台展示解题步骤。四是学生代表讲解解题思路后教师再调出视屏有储解题步骤,展示给学生看。

求题:■=■+■是解题难度较大的习题,展示投影视屏后,教师启示学生想一想:这两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有何特证?分子相等、分母相等这种条件是否能充分用上?

(2)学生很自然想到:■=■=■

(3)a+b=32a-b=5?圯a=■b=■

让学生个体在学习攻难的阵痛与前瞻中,经历一次艰苦的知识建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们在攻难克坚的学习过程中,蓄积着一种勇于发现,研学探幽的精神。

初中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广泛的经验,这个经验的积累需要教师创设奇新异特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始终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支撑,因此,我们要注重多媒体手段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心理学教程》,东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

2.《21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科学出版社

3.《数学建模》,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下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