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越的征途上

时间:2022-04-19 08:13:42

东湖之滨,奇迹舞动。

一匹传媒“黑马”,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关怀下,在历届党委班子和9000名员工持续奋斗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迎来新闻宣传大突破、产业发展大跨越、团队形象大提升的新面貌,踏上建设全国一流党报集团的新征程。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现有总资产近50亿元,是一家以党报为核心、拥有11报11刊5网站和1家出版机构、8个公司的综合性传媒集团,初步形成集报纸、期刊、新媒体、图书出版、户外广告、文化地产、文化创意、金融、酒业、激光、影视等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格局,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省级党报集团前列。

今年2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等省领导到集团调研时,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各项工作上了大台阶,为全省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正能量”。

金融海啸袭卷,资本寒冬来临,全球传媒业遭遇风雪。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却砥砺前行,华美蝶变。那宏图之伟,那征途之艰,那奋进之难,那跨越之美,铭心刻骨,豪迈卓绝。

坚持导向 聚合发展的正能量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般包容——价值观多元化、信息多元化、新闻选择判断多元化,各种声音从不同方位发出。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大任”,并不单纯地意味着荣耀,还意味着肩负一项神圣的使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党报集团姓党。以《湖北日报》为旗舰的11报11刊5网站,胸怀全局,笔凝风云,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工作首位,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重大使命,讲政治、讲大局,鲜明、生动、深刻地宣传阐释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舆论引领的正确、及时、有力。

近年来,《湖北日报》抓住“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大讨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主题,推出“新春新论”“龚信力”“楚天舒”等举旗性言论,精心撰写“凝铸发展文化”“保持党的纯洁性”等近20个系列评论,创办“东湖放评”,开设时评专版,传播意见性信息,弘扬主流价值观。其中,时评版文章篇篇被转,平均每篇作品被13家媒体转载,最多达300多家,彰显强大的舆论引领力。

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进程,《湖北日报》连续两年率先组织策划,联合《湖南日报》《江西日报》《安徽日报》开展大型跨区域采访,派出50多名记者踏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中央部委及湘鄂赣皖4省数以千计企业、人员,并对世界各大城市群进行研究采访,浓墨重彩推出报道,众多境内外媒体大量转发,编辑报道出版的《风起中三角》《逐梦第四极》进入全国“两会”,引起国家高层重视。

围绕湖北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和重大主题活动,《湖北日报》先后推出“喜迎十 我看新荆楚”“荆楚大跨越”“重大项目建设”等专题报道,以及《荆楚总动员 江汉涛声壮》《升腾湖北气场 展现荆楚力量》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凝聚和展现了强大的湖北气场。

坚持弘扬真善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媒体以“学雷锋”报道常态化为载体,常年开设“湖北好人”“湖北英雄”专栏,刊载“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每年推出数十位典型人物,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坚持党性立报、新闻强报,不断深耕新闻。按照省委“建设全国一流党报”目标,坚持“党性为魂、读者为本、新闻为柱、服务为要”的理念,不断提升党报品质。

2012年元旦,新改版的《湖北日报》实行采编与经营、采写与编辑“两个分开”,建立总编辑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变过去“记者写什么登什么”为“读者想看什么记者写什么、报纸登什么”,形成“倒流水”新闻生产机制。坚持开门办报,开设《作家写作家》《记者写记者》《农民拍农民》专栏,与有关部门合作推出《楚天主人》《党旗飘飘》《炫酷青春》等特色专栏,借助社会智力,拓宽报道领域,增强了报纸的亲和力、吸引力。

《楚天都市报》通过连续改版,坚持把报纸的根深深地扎进市民生活中,不断强化深度报道策划和组织,成功迈入主流媒体行列。《楚天金报》还原“金”字招牌,强化财经媒体特色,开启建设全国一流财经类媒体的转型实践。《农村新报》面对农村城镇化、农村空心化、传播网络化的三重夹击,主动求变,定位“新农村 正能量”,影响对“三农”有影响的人。围绕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支点》杂志应时而生,填补中西部政经类期刊空白。

长江大学“10.24”英雄群体、暴走妈妈、信义兄弟……一个个经集团率先报道的重大典型入选“感动中国人物”,形成独具特色的湖北群星现象。“大武汉 大蝶变”得到武汉市各方面高度评价,成为总结武汉建设成就、宣传武汉崭新形象的重要篇章。武汉智能电梯公司被报道后,一月内该公司因此增加电梯销量100多部,收入4000多万元。麻城的福白菊经《湖北日报》连续报道后,以福白菊为主的花经济正成为当地特色产业。

党报集团为民。集团媒体始终关注人的生存状况,捍卫生命和人性的尊严,抵御冷漠与低俗的侵蚀,把为民服务作为一种自觉追求,坚持做人文关怀的宣导者、实践者,以文化人,凝聚人心。

一江清水向北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令无数人魂牵梦绕,有无数人为之默默奉献和牺牲。集团组织20多名记者,历时近半年,推出大型报道《汉水丹心 湖北奉献》,在京津冀陕豫鄂6省市同步发行,当日发行量高达230万份,中央有关部委和广大读者给予高度评价。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重大灾难现场,集团年轻记者不惧生死,奔赴一线,勇挑新闻人和志愿者的双重重担,彰显出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对人性的关爱、卫护。策划实施“记者行走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公交车上问民生”等系列报道,举办“海选江城最美社区”、全省“十佳社区医生”评选、“微慈善”“为特困家庭送清凉”“楚天名医大讲堂”等社会公益活动,《楚天都市报》发起“扶助贫困大学生”活动,连续14年资助3万余名贫困大学生,《楚天金报》“周末义工队”服务社区居民60多万人次,帮助群众解决了一大批实际困难,得到国家部委表彰与肯定,成为一张张风行荆楚、叫响全国的重要活动品牌。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媒体在《湖北日报》旗舰引领下,呈现出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竞争力、美誉度、影响力大幅增强,成为中国新闻奖的“常客”。在2012年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集团有6件作品获奖,占全省获奖数的一半,其中《楚天都市报》连续3年荣获一等奖,荆楚网5年4次获奖,《三峡晚报》成为湖北省近年来唯一获奖的市州媒体。《湖北日报》社会价值、市场价值全面提升,进入全国省级党报前列,《楚天都市报》连续10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12年品牌价值48亿元;省政府门户网站开通英文频道、繁体版、无障碍阅读版,综合评价进入全国前9位;荆楚网日独立访问IP达156万个,进入全国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前列,被评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新闻网站”;腾讯·大楚网跻身“中国新媒体30强”……

一串串喜人的数字,一份份骄人的荣耀,如同魔术舞台“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临,让人心潮澎湃,惊喜不断。目前,集团报刊期发量达800多万份,日原创新闻信息汉字100多万字,是全省最大的新闻信息平台和外界了解湖北的重要窗口。

危中寻机 多元经营逆势奋进

船到中流,发展也进入“重构期”。在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下,国外一些“百年老店”的报业集团风雨飘摇,国内报业经营呈大幅下滑态势。

理性思考是为了一场豪情跨越。集团决策层审时度势,重新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蓝海”。

新媒体的崛起,成为寒冬里的“暖流”,“秒杀”动荡和不安。积极发展新兴媒体,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向全媒体的转型发展,成为集团上下的共识。

2012年,集团与武汉大学签署战略协议,成立“楚天新媒体研究院”,探索信息社会传播方式变革下的媒体发展,力求建立一个新媒体时代具有较大影响的传媒智库。通过全媒体培训班,集团组建了一支素质高、装备精良的“全媒体报道突击队”。成立航拍中心,组建楚天神码公司,打造幽默周播栏目《开心神码》,运用无人机拍摄手段,“汉阳高架桥爆破”“公务员面试”“媒体问政”等全媒体直播吸引230多万网友观看,电视、文字、图片、微博等全方位报道模式初步形成。湖北手机报用户数量达到230多万户,成为全省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品牌。《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集团官方微博平台粉丝400多万。新媒体盈利模式探索初见成效,腾讯·大楚网日独立访问IP达230多万,年收入过亿元,成为集团新的增长点。荆楚网2013年上半年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近1倍。

相对于熟悉的发行和广告经营,跨行业经营对传统报人来说,是一项陌生而又充满风险的挑战,担心坠入“市场陷阱”恐怕无法收场。集团经过科学论证,作出加快非报经济等多元经营、推进集团发展由传统传媒向新型传媒集团跨越的重大决策。

文化创意产业从无到有,利用旧工厂改造升级,建设181创意产业园,2012年入园企业58家,实现年产值12亿元,成为全国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地产从单个项目到多点开花,楚天都市佳园成为荆州市标杆楼盘,3次开盘均当日售完,被称为“日光盘”。楚天粤海酒店二期工程如期完工,经营服务质量与效益稳步提升,连续承办省“党代会”、省“两会”等重大会务受到省委嘉奖。充分运用报业品牌资源和传播资源,加大股权投资力度,积极投资武汉威明德科技和深圳光华实业等项目,加强与汉口银行、湖北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储备优质备选项目。牵头组建楚天小额贷款公司,控股珍珠液酒业,户外广告快速推进,进军激光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实力的提升反哺报业转型发展。图书出版创新营销,《光耀楚天》《逐梦第四极》《逐梦新征程》《社会主义历程与中国道路》等一批精品图书获得高度评价;新成立的艺术集团实现“开门红”,年经营收入过千万元……跳出报业看报业,以房地产、金融投资、酒店经营等为主的多元产业加快扩张良机,逆势上扬。

与此同时,主业经营不断夯实。广告收入取得新突破,《湖北日报》实现了以形象广告为主向以商业广告为主的转变,广告回款年年增长,被业界称为奇迹;《楚天都市报》广告收入稳步增长,连续14年保持“武汉单一媒体广告经营额第一”。报刊印刷、投递质量与时效进一步提升,《湖北日报》印刷质量连续3年被中国报协评为“全国报纸精品级”。发行网络不断优化,创新订报模式,上长途汽车,进便民超市,设置“诚信售报袋”,《湖北日报》发行量结束了近30年来徘徊在20万份的局面,一举冲到56万份,其中市场发行量达15万多份。《特别关注》发行量增至410万份,居全球中文类报刊之首,人均实现利润100多万元。《前卫》发行120万份,入选“中国邮政商务期刊核心品种”。襄阳、宜昌、黄石、荆州,各分社发展呈现你追我赶、欣欣向荣的势头。

卧薪尝胆 打造一支文化铁军

引导舆论靠人才,干事创业靠人才,持续发展靠人才。凝聚人的力量,是文化,是价值观,更是创造奇迹的必备条件。

2011年9月,新一届集团党委班子组建不久,便掀起“建设一流队伍,打造文化铁军”的新篇章。

加强作风建设。从社长、总编辑到全体编辑记者,将“走转改”作为转变作风的重要载体,共建立210多个基层联系点,持续推进“记者蹲点调研”和“千人走转改”采访活动,产生了《火把照亮求学路》《扎根人民最有力量》《江汉千里行》《聚焦中国光谷》等一批力作。

全体员工不懈努力,唱响一曲敬业奉献、创先争优的大合唱。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集团党委总是利用休息时间开会,夜深人静,党委会议室却灯火通明,讨论热烈。很多同志常常是“5+2”“白加黑”,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后就睡在办公室,他们中既有连续数月带病坚持审稿把关的集团领导,也有连续两个月坚持在海拔52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和行程万里、远赴三沙采访报道的女记者,还有在冰雪之中守候深山20多天的年青人和连续采访几十个县乡村不回家的记者们,更有不顾病痛疲劳、坚持连续作战以身殉职的同志。

今年3月22日,《湖北日报》刊发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揭开了“我是建设者”大讨论活动的序幕。从旗舰到子媒,到荆州、宜昌、黄石、襄阳的4家子报,从集团领导到每位采编人员,从传统报媒形式到微博等新兴渠道,集团全面动员,精心策划,深入推进,广泛传播,形成了大讨论的强大舆论气场。年轻记者奔赴火热一线,检修列车、体验城管、工地扛砖、清淤管道,跟着建设者学当建设者,更深刻感受到了媒体人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一桩桩历史事件,他们为时代的变迁而振奋;一个个先进典型,他们为身边的感动而讴歌;一次次民生关怀,他们情系寻常百姓家;一篇篇舆论监督,他们敢为政府镜鉴。灾难的地方,危险的时刻,精彩的瞬间,职业精神如旗飘扬。

培养各方人才。人才是保持基业常青的基石,集团实施以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名经营家为目标的“名家”工程,坚持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方式选人用人,建立起以业绩为导向、以民意为基础、能上能下能调的人事管理机制,努力把合适的人选拔到适合的岗位,为合适的岗位选拔合适的人。

以老带新,大力培养年轻记者和经营人才,集团有10人进入省“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并从去年起集团领导不再聘任正高级职称,为年轻员工提供了晋升空间。组建摄影职业培训学校,举办新闻研修班、通讯员培训班,成立覆盖全省高校2000多人的大学生记者团以及中、小学生记者团,为集团培养一支支编外的新闻队伍,成为开门办报的重要生力军和人才后备库。

学习提质提能。集团党委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和学风建设,坚持学习立社,注重学以致用,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集团成立了楚天传媒学院,开设“楚天传媒大讲堂”、楚天传媒夜校、专家论坛、博士讲坛,开展“读书评书荐书”和“强修养、做表率”等活动。2012年以来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00多场。组织干部员工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培训学习,组织业务骨干参加《人民日报》“打造国际一流媒体”培训班和多家兄弟省级党报学习考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党校集中培训,用学习解放思想、锤炼党性、提升能力、促进工作。

如今的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正在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把握传媒规律、熟悉资本运作、擅长经营投资的优秀团队,他们年纪轻、视野阔、忠于党的新闻事业,开拓创新,永不言败,无愧于集团的中坚力量!

战绩辉煌,终将过去。传统报业虽形成核心竞争力,但企稳回升的压力加大;新媒体虽初具规模,但赢利能力还薄弱;资本运作刚刚起步,成功突围并非一日之功;集团发展步入良性轨道,但与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党报集团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这,需要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更需要加倍的努力和付出!

有一种信念,历久弥坚。

有一种豪情,更胜往昔。

有一种跨越,蓄势而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必将阔步前行,一路如歌!

作者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上一篇:信息通信类学术期刊网络平台建设刍议 下一篇:环保期刊如何发挥时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