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之探究

时间:2022-04-19 05:19:20

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之探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现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政治课堂的生活化,使高中政治课教学成为一种源于生活、寓于生活、高于生活、归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生成互动式教学,努力构建完美的生活化课堂教学。为此,本文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高中政治教学如何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这是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前提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学科知识与重大时事政治、学生生活经验、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充分体现教材理论与生活实际的高度统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以及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都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普通高中政治课程内容在体系构建上也已改变了置学生于“书本世界”和“科学世界”之中的状况,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注重把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强调生活是学生生存的一种背景,把学生视为生活世界中的人。因此,实施生活化教学,是顺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这一先进理念,这是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前提。

二、教学主体生活化――这是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基础

传统的政治教学以“教师灌输”为主,极少联系生活实际,这使得政治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缺失情感陶冶和生活能力提升,思想政治课也就成了单纯的说教课,严重缺乏时代活力和德育功能。生活化教学则以情境式教学为依托,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事例为基础,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为目的。生活化教学来源于生活,密切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打破了教材与生活的隔阂。但它又高于生活,能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思想政治课重新散发魅力,最终使学生能够应用于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开展“观察生活”“探究生活”“回归生活”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受教育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反映学生生活背景与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切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在课堂中体验生活,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追求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使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课堂。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这是构建生活化教学的关键

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不会对枯燥晦涩的理论、脱离生活的资源感兴趣。陶行知则强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而传统的政治教学偏重于课堂上直接讲授抽象的知识,远离社会生活,把学生当成一个纯粹的知识接收容器,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运用不当,甚至还会引发学生对政治课程的抵触情绪,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其实,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说前者是后者的集中体现,那么后者则是前者的源头活水。如果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被孤立或者独立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外,它就不可避免地会变得简单而机械、枯燥而生硬,进而出现“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的现象。相反,如果有了社会生活的滋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则会越发变得鲜活丰富和形象生动,并能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元素,这就使得教学内容生活化,成了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教师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哲学现象和规律巧妙地融入课堂,精心提炼和利用生活实例,尽可能挖掘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并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深刻感受到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作用,让学生对知识真正做到“学进去,讲出来”。

四、教学方式生活化――这是构建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接受数量和接受程度,学生缺少真实感受,所掌握的只不过是空洞的理论。这种“注入式”教学最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甚至厌学,学了也不会运用,以至于最后丧失学习信念。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师生、生生间情感的交流、互动,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以顺利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活动式教学、对话式教学等多元开放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见,教学方式生活化是构建生活化教学的途径,通过这一途径,避免空洞说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然,充满活力的课堂,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欲望,坚定学生学习政治的信念。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在需要,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源泉。要想提升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切实做到教学理念生活化、教学主体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以及教学方式生活化。政治教学只有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关心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学生出发,才会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以及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让教育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从而极大地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实验中学)

上一篇:南征容易北伐难 下一篇:怎样上好高中化学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