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零售产品的互联网之变

时间:2022-04-19 12:33:06

金融零售产品的互联网之变

在这个互联网金融的大花园里,最耀眼的绽放当属金融零售产品。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比较容易突破的一环,变革正在从这里开始。

6月17日,由支付宝和天弘基金联合打造的余额增值服务正式上线。截至6月底,余额宝累计用户数已达251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亿元,年化收益率高达6.299%。余额宝只用了18天时间就将合作伙伴天弘基金的货币基金产品——增利宝推上了“中国用户数最大的货币基金”的宝座。

余额宝的出现将原本正在逐渐升温的互联网金融推向了第一个制高点。与此同时,P2P网贷在低调而迅速扩张。目前,网贷平台已经突破400家,平均每天都有一两家平台上线。据行业人士预计,到2014年,整个P2P网贷将出现1000家以上。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整个网络借贷行业的成交量达200亿元。2013年,成交规模预计达到600亿元。与6年前相比,P2P网贷的市场交易量增长约10倍。

业界把2012年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元年,那么今年便是互联网金融的第一个春天。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大花园里,最耀眼的绽放当属金融零售产品,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比较容易突破的一环,变革正在从这里开始。

解决用户实际问题

十几年来,互联网无孔不入,引发变革无数,同时互联网本身也逐渐趋于成熟。人人贷联合创始人、财务副总裁杨一夫对记者表示,互联网已经过了创造需求的阶段,现在到了沉下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时候,互联网金融就在这个背景之下兴起。

不过,从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提出到如今的大热才用了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除了阿里巴巴高超的公关技巧和马云个人魅力造成的明星效应之外,记者试图从金融零售产品本身寻找到背后的必然逻辑。

经济20年的高速发展产生消费了需求,也产生了消费金融的需求以及中小企业高增长融资的需求。但是金融机构只是简单了把客户分成几个大的分类,每个分类下的客户要面对相同的金融零售产品,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谈到金融零售产品的痛点时,融360联合创始人兼CEO叶大清对记者表示,我们现在的银行就是抵押行和典当行,贷款都要有担保,这对中小企业实际上是不健康的。

而中小企业恰恰更有活力、资金使用效率更高。事实上,两三年前还很少有人看好小微贷,但致力于服务中小企业的民生银行,2012年底小微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较年初新增690亿元,小微贷的市场前景才开始被业界普遍看好。大型的银行,都认为小微贷做起来难度大、成本高、有风险,从根本上讲是因为银行在创新和风险控制方面目前还没有找到平衡点。

此外,凭借着长期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高额利润,国内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世界500强的行列,面对客户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很难去真正了解市场所需。马云曾经说过,中国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服务了20%客户,却有80%企业没被服务。虽然以资本嫌贫爱富的本质,这80%的企业不可能完全服务到,40%~60%的客户是原本应该被服务到的。

叶大清对记者表示,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大众,这和互联网的精神高度契合。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所以互联网和金融结合是一件很天然也是大势所趋的事情。

杨一夫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特别指出大数据对解决风控难题的作用,他表示,金融本身就是一个以大数据为依托的行业,大数据的兴起意味着未来可以有更多的数据去使用,可以把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可以合到一起。不热和热是市场发展的过程,也是市场发展的趋势。

变革从模式开始

回顾国内金融零售行业的发展历程,过去十年只是打了个基础而已,真正的发展现在才刚刚开始,互联网为其注入了新活力,如同电商刚刚兴起一样,互联网金融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活跃起来了。

叶大清对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也会有一个产业链、一个生态圈的蓬勃发展,很多人也把互联网金融叫做金融电商,肯定可以有很多可以像电商学习的。但与电商不一样的是,金融服务是后置的,对服务的要求更高。

目前,已经普遍被业界认可的金融零售产品的互联网变革,主要有一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本身能够汇聚大量信息的特征,把金融零售产品的详细信息都搬到线上,大大缩短了购买前期用户花费的时间成本,这种方式是国内特殊环境下的特定产物,即迂回的解决金融零售产品的痛点,代表模式是金融垂直搜索。

这种模式类似于电商的导购平台,最大的优势是业务模式轻,最终的交易还是由金融机构去完成,平台几乎没什么风险却能给用户和金融机构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叶大清对记者表示,目前一线城市使用融360搜索贷款的比例还不到20%,二三线城市使用比例略低,他预计两三年在线搜索申请产品的比例有望上升到50%以上。

第二种是利用互联网已经发展成熟的第三方支付改变金融零售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是理财产品。这种新型的销售渠道比起传统渠道更有效率,甚至更可靠,余额宝的价值恰恰在于此。

事实上,销售渠道之变影响最大的是保险业。目前国内有近300万的保险人,平均月佣金仅1500元。由于保险业过去粗放式的发展,导致其销售环节出现不少误导以及服务不到位等情况,造成消费者对保险销售人员信任度普遍偏低,行业形象不佳。郎成平曾在公共场合指出,保险业是暴利行业,保险就是搞传销,虽然有些极端,却一针见血地点出保险业的问题。

和讯网在前不久刚刚上线了“放心保”平台,和讯网副总经理王炜对记者表示,“放心保”平台搭建的初衷就是有效解决“三难”问题(信任难、产品理解难、理赔难),设置严格的准入门槛,吸收最优秀的营销员群体入驻。“放心保”力求降低保险产品认知门槛,令消费者可以容易理解和对比产品内容和价格,减少购买误区和理赔纠纷。

第三种模式是小额多量,集互联网用户众多的优势,充分满足Web 2.0时代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代表模式是P2P网贷和“众筹”。这种模式触及到传统金融机构的核心环节,如果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有了足够的影响力之后,必将引领未来传统金融零售产品的变革。

目前,传统金融机构更愿意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客户上,很多中小企业只能选择民间借贷。据相关数据显示,民间金融有9万亿的市场,但是前不久出现的温州民间借贷风波也预示着巨大的风险。杨一夫对记者表示,诸如温州的民间借贷的风险主要来自几百上千个家庭的大量资金汇聚到一些点上,再往上汇聚到一个人手里,这一个人出问题的话影响的面是非常广的。而网络借贷最大的不同之外在于它是一个多对多的关系,核心理念就是分散风险。比如用户有1万元想参与民间借贷,按传统的方式会全部借给一个人,但是在网络平台可以分成20份借给不同的人,即使有一笔出现坏账损失也是非常小的。

而对于“众筹”,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外界对其理解更多的是误解。迄今为止并未出现业界期待的众人投资、众人分股权的模式,而“众筹”也总是与非法集资相联系。事实上,无论是P2P网贷还是目前的“众筹”法律监管仍然是一片空白,所以不存在“行走在法律边缘”之说。

只是已经存在的众筹模式,无论是美国的Kick Starter还是国内的点名时间,其初衷都不是做融资的平台。点名时间创始人兼CEO张佑对记者表示,筹资只是众筹的一个环节,外界看到的只有“钱”这一个部分,事实上,除了筹资,众筹的价值还在于其媒体属性,对于创业者来说营销的价值或许更大一些。

也许随着法律和监管的逐步规范,未来会出现业界期待的“众筹”模式,但也会与现在存在的有巨大差异,张佑表示,点名时间以后也不会涉及股权的环节。

另外,阿里金融也被很多业内人士当做一种金融产品零售的互联网变革模式。叶大清向记者总结了阿里金融的本质——自己研发金融产品、自己做风险控制、再利用自己的网店销售出去。

改良or革命?

王炜对记者表示,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脱媒变革在互联网这一特定环境下必然要发生的情况,互联网金融将从渠道、产品设计乃至商业模式去改变现有的金融业。

但金融零售产品的变革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哪种业态都仍然在依托与传统的金融机构和传统模式,可以说新兴事物是在借传统之力迅速上升,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并不会与传统金融机构产生正面的竞争,更多的是补充传统的不足。

一位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士撰文指出,互联网金融同时具备成本优势,还不受限于区域发展,像腾讯、百度、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若从事金融业务,将会比传统的银行、证券公司在用户拓展上更有优势,更容易展开零售批发型金融业务,比如基金、理财产品的购买与交易,互联网企业的流量入口优势比传统金融公司会强许多倍。反之,怎么样设计一个合适的金融产品,目前传统金融公司还会延续一段时间的优势。

银行线下有业务规模,有风控、人才、大数据体系和历史数据,银行的优势尤其在于风险控制,这些东西就不是几个互联网人几个月搞一个系统就能轻易解决的。比如贷款,很多时候还是要见面谈的,“银行的最后一公里”,至少现在的条件下互联网是很难替代的。在这一点上,金融和电商有本质的区别。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力实际上也没有吹捧的那么大,包括阿里小贷、P2P网贷等在内的所有互联网金融公司,2012全年加起来的信贷总额也就是几百亿的规模,还不到1000亿。这个规模与十万亿级的传统银行的信贷市场规模相比,还不到千分之一。

媒体总爱把互联网金融比作是野蛮人对文明人的“逆袭”。对此,叶大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文明人卷起袖子野蛮起来会比野蛮人更野蛮。银行也已经有其网上的销售渠道、服务体系,以后银行是线上、线下、移动端多渠道的融合,以客户中心要多渠道服务,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谁能够有更好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谁取代谁或者谁不能取代谁的争论没有太多价值。电商十年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最大实惠是商品价格的公开化,极度压缩了图书等暴利行业的利润空间。记者认为,互联网金融也必将沿着这个方向发展,而最终受益的是每一位有金融需求的消费者。

上一篇:上流的遗珍 下一篇:移动浏览器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