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研究

时间:2022-04-19 11:21:59

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研究

摘要 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为6.75万窝/hm2的平均产量高。与各处理产量相比较差异性较大,说明栽培密度应在6.00万~7.50万窝/hm2比较适宜。应继续选择高产、优质脱毒马铃薯品种继续研究,找出各类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以指导大面积生产。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密度;栽培;高寒山区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105-01

马铃薯是毕节市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探索优质专用马铃薯的最佳栽培密度,配合2010―2011年度《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实施片上进行了脱毒马铃薯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毕节市八寨镇茅栗坪村卡房组一农户的责任地里,土质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且均匀。地势平坦,海拔为1 750 m。试验作物为马铃薯,品种为威芋3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5.25万窝/hm2,行窝距为0.600 m×0.318 m(A);6.00万窝/hm2,行窝距为0.600 m×0.278 m(B);6.75万窝/hm2,行窝距为0.600 m×0.247 m(C);7.50万窝/hm2,行窝距为0.600 m×0.220 m(D);8.25万窝/hm2,行窝距为0.600 m×0.202 m(E)。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重复间设走道0.5 m,小区间不设走道,四周设保护行。采用净作栽培:小区面积为15 m2(5 m×3 m),小行距0.6 m,每小区5行。

1.3 试验实施

3月17日播种,5月10日出苗,出苗较整齐;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适时培土和防治病虫害[1-3]。第1次施药在6月12日用代森锰锌600倍液1 050 kg/hm2喷施,第2次在6月19日用代森锰锌进行防治[4-6]。施腐熟农家肥3 t/hm2(折合小区44.98 kg)、专用混配肥750 kg/hm2(折合小区1.12 kg)、尿素150 kg/hm2(折合小区0.22 kg)、硫酸钾225 kg/hm2(折合小区0.34 kg)作底肥。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同一品种播种期相同、出苗期相同;现蕾期时处理A、E提前5~7 d,开花期、成熟期也提前;收获期相同;生育期不相同。

2.2 病虫害抗性

参加试验的品种威芋3号耐感病、虫害情况按测定记载方法在田间进行调查,经调查无病虫害。

2.3 田间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同一品种栽培密度不同,各处理间大、中、小薯占比例也不一样,处理B的大薯个数占比例最高,为34.2%,处理E所占比例最低,为21.9%;处理C的大薯重量所占比例最大,为63.9%,小薯重量所占比例最小是处理B,为15.5%;处理E的大薯重量所占比例最小,为36.5%,处理B、C的小薯重量所占比例最小,分别为15.5%、17.5%。

2.4 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C产量最高,达到34 666.7 kg/hm2,处理D产量居第2位,达到33 866.7 kg/hm2,处理A产量最低,为27 400.0 kg/hm2。处理C与处理A、B、E相比较,均达到5%显著性;处理A、B、D、E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处理D与处理C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处理C与处理A、B、D、E相比较均未达到1%显著水平;其他处理间均无显著性。

进一步比较各处理间的平均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4):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重复间差异SE=1.57,根据V=8,算得各LSR0.05和LSR0.01值于表5。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密度为6.75万窝/hm2的平均产量为最高。与其他各处理产量相比较差异性较大,说明栽培密度应在6.00万~7.50万窝/hm2比较适宜。应继续选择高产、优质脱毒马铃薯品种研究找出各类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以指导大面积生产。

4 参考文献

[1] 王慧,郑元红,肖莉,等.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109.

[2] 郑明强.低海拔地区脱毒马铃薯栽培密度初探[J].农技服务,2008(1):17-18.

[3] 吴海勇,何浩清,李庆.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2008(9):63-64.

[4] 齐爽,廉华,马光恕,等.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生长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4):71-73.

[5] 王怀利.不同密度对高海拔单作区马铃薯栽培的影响[J].农技服务,2009(6):16.

[6] 文玉能.脱毒马铃薯不同密度比较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2):55-56.

上一篇:板栗大砧高接换种试验研究 下一篇:水稻高温热害发生特点及防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