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发现丙肝

时间:2022-04-19 10:26:31

如何早期发现丙肝

丙肝感染有四多: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的多;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异常的多;感染后发展成慢性的多;发生肝硬化及肝癌的多。其实,丙肝还有一个临床特点,就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好。最新资料显示,早期发现,至少一半以上的丙肝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早期发现丙肝既容易也困难。容易的是,丙肝诊断十分简单,到医院抽点血一化验便知;困难的是,丙肝感染在早期阶段几乎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大多数人根本想不到要查丙肝。最近报道,德国估计有90%以上丙肝感染者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同样处于欧洲的波兰,这个数字甚至接近98%。我们国家没有这方面的具体数字,但随着公众对丙肝了解的增加,全国发现并报告的病例数逐年增多:2003年我国报告丙肝新发病例21100多例,2004年为37 700多例,2005年增加到52 000多例,2006年已经超过7万例。这说明我们周围的丙肝感染者并不少见,只是多数没有发现而已。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丙肝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要提高公众对丙肝防范的意识。这将会对丙肝防治产生积极影响。法国就是一个证明,由于政府倡导的各项活动,使法国国民的肝炎意识明显增强。目前,有56%的感染者已经知道自己感染了丙肝病毒,而1994年这一比例仅为24%。

丙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们生活周围时刻会碰到丙肝患者。因此,防范丙肝,单靠个人讲究卫生习惯是不够的。我们不可能保证一生中不注射、不手术、不输液输血。丙肝有其特殊传播途径及传播规律,有些情况特别要注意,如避免接受消毒不严的修脚、补牙、纹身手术;而有的情况则并无大碍,例如一起吃饭、就餐、旅游等。丙肝早期治疗效果多数很好,而晚期则后果严重。及时发现丙肝并采取一些措施,不仅会保护我们自己,还有助于保护家人及其他人。丙肝的宣传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还需要新闻媒体、学术组织、医务人员等的努力,更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

第二,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时化验检查。高危人群包括输过血及血液制品的人,静脉毒瘾者,家庭成员中有丙肝并与其密切接触者,丙肝抗体阳性的妈妈所生所养的婴幼儿,同性恋及不洁者,接受脏器移植者,长期血液透析者,有在消毒不严的场所进行过牙科手术、肌肉或经脉注射、针灸、修脚、纹身、耳朵打孔、美容等的人,以及艾滋病病毒阳性者。我们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或家人是否属于上述情况,如果是,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丙肝化验检查。

第三,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乏力、胃口不好、恶心、面色发暗、右上腹不适、转氨酶异常、肝脾肿大、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时,要注意检查丙肝。虽然早期丙肝常没有典型症状,但一部分患者还是会出现异常表现的,尤其是病情活动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乙肝、酒精性肝病等相当多见,所以许多人一旦有症状或肝功异常,首先想到是乙肝或饮酒引起,而忽视了丙肝。乙肝阳性者也是丙肝的高危人群,两者有类似的传播途径。

第四,完善丙肝的检测方法。丙型肝炎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血清生化学检测、丙肝抗体检测、丙肝病毒RNA检测、超声及肝脏病理学检查。丙肝抗体检测是诊断丙肝的最重要手段,适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也可以用于丙肝感染者的初次筛查。如果检测结果是丙肝抗体阳性而丙肝病毒RNA阴性,说明曾经感染过丙肝,机体已经清除了病毒或者病毒滴度低,不需要特殊抗病毒治疗,只要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如果丙肝抗体和丙肝病毒RNA检测均为阳性,则可明确是丙肝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B超检查有助于排除肝、胆、胰腺等其他疾病。个别患者为了明确肝脏病变程度,需要进行肝脏病理检查。

丙肝危害如此之大,但很多群众甚至患者却对此一无所知。这是因为丙肝的表现症状不明显,入职、入学及健康体检又极少包含这项检查,而且没有相关的疫苗接种。目前,只有通过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让丙肝处于可控范围。

上一篇:化学消融治肿瘤 下一篇:群体:另一种抗癌“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