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从阅读开始

时间:2022-04-19 06:12:11

希望,从阅读开始

现在很多家长觉得很迷惑,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成绩明明不错的,为什么一到中、高年级就不行了呢;或是在小学阶段都挺好的,怎么一到初中就直线下滑,进而渐渐地连学习的兴趣也丧失了呢;也听很多高中老师说过,现在的孩子呀,没有几个真正爱学习的,那些认真学习的孩子,只是迫不得已,得高考呀,高考一结束,砸书的,撕书的,烧书的,比比皆是。书,有这么可恨吗?跟它朝夕相处了十几年,对它没一点感情吗?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读书生涯,真的这么难以忍受?

怎样解决这些难题呢?其实这一切的关键就是阅读。孩子的读书能力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在小学低年级读书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的孩子,年级越高则学习越吃力,进而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相反,喜欢阅读的孩子,年级越高学习就变得越容易。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也说过:你读得越多,理解力就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深以为然,所以我把培养终身的阅读者――在毕业后的人生中仍然坚持阅读与学习,作为我今生教育教学生涯最终的奋斗目标。

身为农村教师,我虽然深刻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很想开展各种阅读活动,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也不是老师一人能做到的,它需要长期的引导,家长社会的支持,让孩子浸在书香里,慢慢地“熏”, 慢慢地“泡”,直到阅读成为孩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吃饭一样重要,每天非读不可,就像黄庭坚说的:“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可我班绝大多数都是农村的孩子,而且是留守儿童;少数父母在家的,不是知识水平太低,就是工作太忙;就算有时间,他们也从没阅读的习惯,他们可能这辈子也没见过几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要想让家长影响并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真比登天还难。

但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也没有因此放弃,课外不能开展,就放在课内,想尽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带领孩子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日有所诵

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瑞萍说过:诵读是深层次地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

日有所诵就是每天坚持背诵,背诵什么内容呢?当然是经典。我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古诗、古词、古典、古训、古文、古联、现代诗歌、童谣、童诗、散文诗,复印出来发给学生。每天一到学校,便带孩子读几遍,初步了解意思,每节语文课前再读三遍,大部分孩子回家再读几分钟,便能背下来,这样熟读成诵,孩子并不会觉得有压力。每天一篇,日不间断,别小看这一天一篇,它可是日积月累,如果小学六年坚持下来,至少达到一千篇,这就是一笔庞大的宝贵的财富,对培养学生的语感也非常有好处。

二、课内大量阅读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生命就是朗读。朗读能培养孩子的语感,能让孩子爱上阅读,能让班级融为一个书香蕴藉的整体,能让孩子沉浸于纯净忘我的快乐时光中。那么,读什么呢?反反复复读语文教材吗?不!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死扣一本语文书是不行的。学生不愿意反反复复读一篇文章,没有新鲜感,吸引不了孩子的眼球,也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

我的语文课堂主要朗读三方面的内容:湘教版的语文教材、同年级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名作中节选的名篇。这相当于传统语文课堂三倍的学习量,在标准的课时内能完成吗?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肯定完不成的,于是我在语文课堂上实施了改革。对于语文教材,我坚持以朗读为主,以读促讲,以读促理解。多读少讲,对于学生已经会的、很容易读懂的以及教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省略不讲。不深挖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量身打造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要求精、准、少,抓牢基础知识,但绝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书写方面的负担。

三、课外阅读

语文的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的。只有当学生能真正独立地静下心来阅读时,才算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我推荐学生家长每人购买适合孩子阅读的不同的书籍,这大量的、高品位的书籍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孩子自己阅读完后,把书捐到班上的图书角,再借阅别的同学捐的书,这样形成资源共享。

喜欢阅读的孩子是幸福的。阅读使孩子的知识面变得宽广,阅读使孩子的思维变得活跃,阅读使孩子的心灵更加纯净,阅读使孩子的生活五彩缤纷。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有阅读相随的童年是美好的,是幸福的,这样的幸福会伴随并影响孩子的一生。让孩子爱上阅读,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也是孩子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让孩子爱上阅读,终生阅读,是我此生的追求。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 下一篇:浅谈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