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实效

时间:2022-04-18 02:08:20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98-02

创设科学、适度、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而且还自然地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一般方法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1.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选取具有生活气息的现实情境,营造数学探究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和力,缩短与数学的心理距离,最终改进教学效果。

例关于数轴的引入,我将情境调整为:

我市人民路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公路,红绿灯处记为0,向南(中心市场方向)走一米记为+1,向北(学校方向)走一米记为-1,某个周日下午,我班同村的两位同学从家搭车到红绿灯处下车,他们先向南走了50米到鹏飞超市买东西,买完东西又继续向南30米到塑合矿集市逛,最后向北100米处等车来学校。请在数轴上标出鹏飞超市、集市及他们等车处的位置。

由于这是和他们相关的事,所以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个问题,都迅速标出了三处的位置。为进一步讲解数轴的相关知识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总是比较感兴趣,适当利用其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起课本陌生枯燥的例子更贴近学生,能更有效快速地蒋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例在上到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时,那天我的课是第三节,课间操结束后他们被班主任留下,结果上课几分钟后,才匆匆跑回教室。

待他们坐下后我说,第二遍铃声已经响过几分钟了,班主任肯定也很着急,如果班主任说限你们一分半钟之内回到教室,那你们回来的时间t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很快得出t≥1.5。

如果从你们做操的地方到教室有350米,那你们回来的速度要受什么限制。

学生刚从外面跑回来,还比较激动兴奋,可能还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平复。这时候利用他们刚刚经历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就可立即将学生的思绪拉向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

3.利用趣味性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因素。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数学教学中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创造性地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童话世界,创设轻松愉悦、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又有趣味的事情,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

例:在《整式的加减》教学中,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老师有一个神奇的本领:连猜两数。同学们每人任写一个比1大的整数,将你写的数减去2,再加上它本身,再乘以5,再加上3,在得数后再随意加上一个小于10的正整数,将结果告诉我,我就能马上猜出你想的两个数。学生争相参与,无一不灵验,这时学生充满了好奇与疑惑。我对他们说:"老师只要把你们报给我的数加上7,就能猜出。如一学生报出结果110,老师在心中算出110+7=117,个位数7是第二次想的数,余下的两位数便是一开始写的数。明白了吗?"学生摇头,我趁机说学完这节课你们也能表演了。下课前,我揭示了谜底:设参与者先后写的两个数为a、b,则5(a-2+a)+3+b=10a+b-7,把对方报的数加上7后,得数的个位是b,余下的为a。

趣味性问题情境,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绚丽多姿的数学王国,享受着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从而深深爱上数学。

4.利用数学典故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引用古典知识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教师给学生边讲个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边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学生都非常疑惑不解,教师因势利导引入相似三角形知识应用的学习,学完新课后,再一起回过头来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原理测量金字塔高度。这样的一个持续的问题情境贯穿于整堂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设计问题的意识。

5.从引发学生观念上的冲突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十分注意如何去引发学生观念上的冲突,打破学生原有观念上的平衡。

如学习过(ab)n=anbn以后,许多同学都错误地认为(a+b)n=an+bn,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先让学生猜想(a+b)n,然后让学生用具体数据进行代入求值,让学生发现原先自己的错误认识,从而产生出观念冲突,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情境,都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而且要自然、合情合理,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大增,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数学就会产生良好的情感与态度。

上一篇: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对农村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