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视域中的自主创新性学习

时间:2022-04-18 09:52:41

人才培养视域中的自主创新性学习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轻松愉快地自主创新性学习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美国未来学家埃德加・富尔曾说过:“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性学习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人。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学习,形成良好的创新学习能力呢?从教与学的关系讲,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研究学生创新性自主学习的策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建立在一定的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因此,倡导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成为转变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而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对于开展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情感交融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正确运用情感功能,除教师自身积极的情感投入外,还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变学生的消极被动状态为积极主动状态,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

(2)引导参与策略。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利用已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从而发展学生的注意、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法指导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各自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展开学习,并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创造和完善学法,从而在不断探索进程中提高各自的学习能力。

(4)合作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让学生感受群体的力量,感受在群体合作中的自身价值,进而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向预期的目标奋进。

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性、创造性学习的活动。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给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将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主观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所以,教师应利用各种方法克服学生依赖性心理,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义,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才能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发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指导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是当代教育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呢?

(1)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前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是兴趣,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教师不是教给学生一堆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知难而进,孜孜以求,对求知产生浓厚的兴趣。事实证明: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是最能激发和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和调动起来,一切新课改理念就有了得以全面贯彻落实的良好基础和可靠保证。

(2)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性学习能力的关键。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给学生以自信,让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我挑战。在探究、质疑、挑战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习惯的形成,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实践证明: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各种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各种能力发展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人的各种良好习惯和刺激人的各种器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动能推到最佳状态。

(3)培养学生正确的自主创新性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根本。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化的时代,知识在不断地增长与更新,面对如林的对手,要想使当今的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立足脚,站稳根,成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就必须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一套比较系统的自学方法,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知识结构因人而异地去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性学习方法。在学习实践中,尽量让学生使用“发现法”去学习,逐步探索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自主创新学习过程中善于做好笔记,及时总结,归纳学习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指导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行为,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保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来自每堂课的点滴积累,所以教师要把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动起来,结合教材内容适度扩展自主学习范围。使学生能自发地由课内自主学习向课外、校外的方向发展,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学生自觉意识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主人,他们才会说自己的所想,才能使他们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得以培养。

四、体验成功,让学生乐于自主创新性学习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增强学习主动性,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力。在教学中,当学生实现了教学目标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成功者,自觉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使学生产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乐于自主学习的愿望。

总之,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和引导,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活动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现自我,创造性地进行思想、感情、信息和知识交流。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能力,还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不懈地探索,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主学习意识,把握自主学习方法,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不断努力。

上一篇: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攻略 下一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