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感恩之花

时间:2022-04-18 05:24:47

绽放感恩之花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德,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在主题背景下如何培养小班幼儿感恩之情,以及一些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主题;幼儿;感恩

一、感恩教育的含义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一词出自晋代潘岳的《关中》:“观遂虎奋,感恩输力”,有“感恩戴德”之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感谢的人很多,要感恩的事很多。我们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培育之恩,感恩朋友的理解支助之恩,感恩大自然的给予之恩。

二、对小班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初步形成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人格心理学认为,人在6岁以前就已经奠定了其人格基础,后期的教育与塑造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起作用。正如贺拉斯・曼所说:“凡是任何事物生长的地方,一个塑造者胜过一千个再造者。”而小班时期正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初期阶段,所以对小班幼儿实施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三、小班幼儿感恩的情感现状和原因分析

画面一:来园时和离园时,孩子们把书包往妈妈手里一塞,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只管自己往前走。

画面二:小朋友大小便拉在裤子上了,保育员没有怨言的帮他换洗了裤子,孩子看着这一切,没有说任何感激的话。

画面三:餐桌上,孩子们把喜欢吃的菜吃了,不喜欢吃的就挑出来扔到父母的碗里,“这个我不要吃!”

以上三幅画面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随着生活经济的提高,父母总希望能把最好的全部都给孩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苗中的独苗,长辈们把他们当做宝贝,而这样的结果,孩子得到了比他们的需要多得多的爱,家长则丧失了教育者的功能。所以形成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比较孤独、独立性差、交往合作能力差、缺乏爱心、责任心等。由此,我确立了小班幼儿感恩培养的实践研究,以感恩教育为主导,促进幼儿感恩行为教育的研究方向,确定了相应的活动。

四、挖掘主题活动中的感恩教学内容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是以主题形式贯穿进行的。小班的幼儿逐渐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与人交往。这个阶段主要让幼儿对家长、对自己有所了解,教育主题内容选择一些比较亲近的人、自我表面的认知。

在主题《亲亲一家人》中,我们选择了“亲亲热热在一起”“我的爸爸妈妈”“妈妈过生日”等活动内容,体验爸爸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的浓浓爱意,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尝试关爱爸爸妈妈,让幼儿知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应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

“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是一个温情感人的表达“爱”的故事,故事中那只栗色小兔和妈妈之间深情的对话,生动的比喻,有趣的动作让幼儿喜爱并感动。主题《猜猜我有多爱你》就从这个故事引出,教育活动的设计在让幼儿感受兔妈妈个小兔之间的亲情时,自然联想到自己和妈妈。从关注自己到关注别人,从爱妈妈到爱喜爱其他人,从而产生感恩之情。

总之,结合幼儿园的各个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积极地融入感恩教育,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获得了积极地情感体验,心灵的感动。这是一个关于“感恩”的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激发了幼儿感恩家人、感恩伙伴、感恩大自然、感恩生命、感恩身边的一切。“感恩”的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日积月累,感恩的种子必然会萌发,开花、结果。

五、主题背景下结合对小班幼儿进行的感恩教育

“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在这一个节日到来之际,可以结合主题《猜猜我有多爱你》进行,让幼儿唱一首《我爱妈咪》的歌,做一串漂亮的项链送给妈妈,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加深对妈妈的情感。在节日当天,教师DIY了贺卡,通过谈话活动,让幼儿聊一聊最想和妈妈说的一句话,教师记录在贺卡上。孩子们纷纷讲述了自己的心里话“祝妈妈节日快乐,我想亲亲你、抱抱你。”“妈妈,我想谢谢你,谢谢你在我生日时准备了那么多好吃的东西。”通过这个节日,让幼儿抒发、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让感恩之花在幼儿心底慢慢绽放。

在“母亲节”、“父亲节”、“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等到来时,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感恩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以及身边劳动的人们。在这些民俗节日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关心老人,帮助弱小,逐渐形成了感恩他人的好品质。

六、结合其他途径培养小班幼儿的感恩情感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使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除了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的配合,它还需要多渠道、多方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来进行。

感恩,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就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心中,为他人,也为自己,多一些感恩,多一些善意,多一些微笑,让世界充满爱吧。

【参考文献】

[1]易晓明.《让孩子重拾一颗感恩的心》.幼儿教育,2005年12月

[2]冯婉桢,叶平枝.《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04期

[3]吴新梅.《幼儿感恩教育初探》.儿童发展与教育,2006年10月

[4]虞永平.《学前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编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幼儿园)

上一篇:农村初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策略与困惑 下一篇:在学习型社会视角下观察社区成人教育的功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