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记忆的盒子

时间:2022-04-18 04:24:30

1984年,一部中国的动画电影获得了第三十四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并被国际评委们称为“出类拔萃的成功”,这是我们的水墨画电影《鹬蚌相争》。其实,同时代涌现出的大量儿童电影现在看来,都堪称经典。

《天书奇谭》、《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鸡毛信》和《小龙人》……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些名字?不用说现在的孩子,可能连爸爸妈妈们也都快忘记这一段童年回忆了吧。不过,即使迪士尼、好莱坞以及日本的儿童电影和动画做得再棒,也不得不说,其中的诸多灵感是来源于中国经典的。

在众多评论家以及观众眼中,中国的经典动画电影被称为是在有理想和有思想的年代里产生的一代动画。和只喜欢以少年成长为主题的日本电影,以及永远取材童话的迪斯尼出品不同的是,中国的儿童影视作品题材丰富,无论是取材民间传说还是完全原创,都具有相当的可看性。每次看到商店贴的“民警提示”,就忍不住有些想笑,原因无它,那警察叔叔画得实在太像“黑猫警长”。不过无妨,“黑猫警长”原本就是个为了保护森林里的动物,终日马不停蹄地和坏人战斗的大英雄,不仅如此,我还是在看了这部动画之后才知道,原来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才能生小螳螂的啊。而《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动画短片,不是告诉我们团结合作的道理,就是揭示生物的奇特奥妙,相信生长在那个时代的孩子,一定人人都明白担子要共同来担,蝌蚪和青蛙是一家人。

而《鸡毛信》这部电影可谓是中国经典儿童电影中的经典。现在,生活在幸福当中的孩子们恐怕难以理解影片中小英雄海娃的机智与勇敢了,然而在影片放映以及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娃都是众多孩子的偶像。这部电影给人的不仅仅是情节跌宕起伏所制造的紧张刺激,更重要的是一个信念。这种信念在如今这个偶像泛滥的年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除了动画和电影之外,有不少电视剧也让人印象深刻。还记得“小龙人”吗?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住着三个孩子,奇奇还只有四岁半,却整天想着要做妈妈;贝贝爱调皮、逞强;宝宝上了小学,他老实听话,是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他们写作文来到故宫,吵醒在故宫里沉睡多年的小玉龙,它闪着光芒变成了一只头上长着犄角的小龙人。影片以小龙人不怕路远,不怕山高去找妈妈为线索,为孩子叙述了一个个清新幽默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比起永远以打怪兽为题材的“奥特曼”来,多了温情脉脉,少了血腥的战斗场面,对人物的情感描写更是细腻。

随着时间的推进、科技的发展,曾经的优秀作品变成了经典,现在艺术家们献给孩子们《宝葫芦的秘密》、《宝莲灯》以及《魔比斯环》等充满高科技和外国气息的电影。不过在适当的时候,全家人也应该坐在一起重温一下经典的魅力所在,感受一下曾经的那份理想与信念。

上一篇:尹岩专栏 第11期 下一篇:孙菲菲:背着行囊的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