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资源 换发个性

时间:2022-04-18 04:19:29

巧用资源 换发个性

【摘要】手工是小学生及为感兴趣的美术课之一,它依靠孩子的双手,并借助一些工具对所选材料进行再加工、制作、创造的过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意志力、创新能力等。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觉得当下的山区手工课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想师生的聪明和才智,跳出书本,走向自然,充分开发并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引领孩子走进多姿多彩的手工课世界,真正体现课堂来源于生活,让审美情趣得以培养、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 手工教学 巧用资源 换发个性 审美情趣

新课标提出:“要尽可能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山区独特资源和天然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 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发适合于本地区学生的课程资源”等。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物质材料作为载体来表达作品的主题。

一 山区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现状

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而实际的课堂教学远远没有做到,一些新课程的理念被淡化甚至漠视。如果教师单单就教材内容实施教学,按部就班,面面俱到,那么,这样的教学就如蜻蜓点水,一闪而逝,就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更何谈能力的培养,手工教学必须克服这一问题。从客观上看:当下的山区,很多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买不起手工材料,导致手工材料不齐。另一方面学生本身主动性不强,有些孩子觉得上手工课带材料太麻烦,干脆不带。教学所需材料无法齐备,教师成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遏制了手工课教学的正常开展。可见手工课教学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实际上我们农村有各种丰富的可用资源来进行手工制作,只不过没有很好的利用。在此,笔者通过几年的探索、努力摸索了一些经验和策略。

二 山区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策略

(一)变废为宝,激发兴趣

(1)以新激趣

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发他们强烈探索新事物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并利用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的创新。教学材料的新意,会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新奇感。

(2)以情激趣

教师在了解材料性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材料产生情感,这样人与物融为一体,创作出的作品也就有灵性。教师作为引导着要努力去拨响学生学习时的“情弦”,“撰文者情动而词发”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学生动了“情”,继而就有了“趣”,有了“趣”就有了“行动”,就有了与教师、与作品共频共振的“陶然”。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从废品中变出 “宝贝”!

(二)资源开发,陶冶情趣

1 蔬果中激发创作灵感

农村有着自己丰富独特资源,瓜果蔬菜遍地。他们各有自然的形状,自然的色彩,真让我们有些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了。对于学生来说,利用自然形状塑造形象更为简单安全和方便。制作过程中,我首先提供各类蔬菜让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出像什么,经过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南瓜与地瓜制成了猫捉老鼠,西瓜制作的小猪一家,丝瓜制作成了帆船,这样趣味盎然的组图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利用各种豆类、谷物的种子,其不同颜色、形状通过粘接组成一幅幅具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2)泥土中探寻艺术之源

地处山村的我们,在信息、物质、材料等方面没有城区那么多选择,但我们还是可以挖掘自身的优势。遍地的黄土就是最好的手工材料,抓把芳香的泥土捏一捏,就可能成就学生心中的一个艺术。于是我鼓励学生从山上采些黄泥,有了材料,就不用发愁了。学生做做陶罐、揉揉泥人、捏捏小动物的过程中,开始关注生命,他们在释放出自己的艺术天性的同时更多还会给我们转达生命的气息。在泥的天地中,孩子们尽情地捏,尽情的拼凑,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玩得不亦乐乎。件件艺术品在他们稚嫩手中诞生。

(三)精心创造,渗透美学原理

1.多彩树叶特色的艺术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农村的孩子对大山、河流、村庄有特殊的感情。让他们观察树叶的形状、色彩以及质地,从而感受树叶的“丰富多彩”,由于树叶的形状色彩不各不相同,学生有更广泛的想象力可以塑造作品,有的剪、有的撕、有的揉、有的卷。经过学生的“玩”,他们对树叶产生了深深地“爱”。用树叶拼贴图案(如:对树叶进行想象,“枫叶的形状象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冬青树叶的形状是像什么?这长长的叶子像哪种动物的子?……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学生交给我多彩的树叶拼贴成的作品:由枫叶与冬青树叶拼成的《金鱼》、由长形叶做成的《长劲鹿》……)等;学生在尽情的创作中领悟到美术手工材料的广泛性,认识到材料应为我所用,要做材料的主人。

2.青青翠竹的新奇独特。

大山深处竹林随处所见,因为大自然有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在孩子眼中的世界更为奇妙,都会使孩子产生奇异的梦想,但是竹子有它自然形状(竹筒、竹片、竹签),有自然颜色(叶子)。如果用这些得来不费功夫的材料引导他们从美的角度去欣赏、去发现、去创造,其意义非同一般,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锻炼学生手、眼、脑并用的谐调配合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千姿百态的竹子拼贴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如:小鱼、小鸟)等;构思精巧,新奇独特。

总之,确立“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的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让大山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材料仓库,要为他们的手工创作开辟出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沉闷的课堂依然会像春天般的灿烂。

【参考文献】

[1]陈燕燕.真情体验・师生共创――“材料探索”在小学手工课中开展的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4(9)

[2]罗华文.手工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黑河学刊.2009(09)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要多创设问题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