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多创设问题情景

时间:2022-10-05 01:37:51

小学数学教学要多创设问题情景

【摘要】怎样教好小学数,是当前所有数学老师所要面临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个性品质的养成。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充分发挥主动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叩开思维 促进思考 提高学生能力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起步,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如果能让学生学得更好,就能够今后上初中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把基础知识打得牢固,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就好比在建筑中,只要打好了基础才能把楼层盖高。

怎样教好小学数,这是所有数学老师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学是千姿百态、壮丽多彩、引人入胜的”。只有学生在学习中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随着教学新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能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例如教学《认识角》,教师出示指示牌三角形或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师:这些是什么?生:有些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在这种教学法,使教学气氛活跃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就能获得较大的成功。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数学课也如同其他学科一样,学生在学习中必定会伴随着一定的思想和情感的渗透与影响,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个性品质的养成。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不可能像单纯的思想品德课那么明显,但是在数学课堂的教与学的互动中可以做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把数学课堂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教学《四则运算》,通过情境创设与主题图的展示,火车在巍巍雪山前行驶,学生们可能先感受到的不是火车,而是雪山的壮观美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和美好的自然风光,感受祖国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同时进行珍惜时间,认真学习。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教师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思考、沉着冷静的良好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和学习。传统的教学把参与实践视为影响学习,从而限制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强制听课。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参与.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入探讨的课题。参与实践活动就是调动每个学生的感性经验。教师的任务则是设计富有情趣的、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教学问题,组织他们参与活动、参与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考习惯,同样也有助于小学生缜密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能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上一篇:巧用资源 换发个性 下一篇:从音义学的角度探索隐喻的产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