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垂直绿化中的问题及改善策略分析

时间:2022-04-17 12:04:57

城市垂直绿化中的问题及改善策略分析

摘要:针对城市垂直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从公众参与度、绿化方案科学性、后期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就如何提升城市垂直绿化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改善垂直绿化的应用效果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垂直绿化;城市建设;绿色城市;现代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54-02

1 引言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成为当前及未来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城市绿化的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垂直绿化的工程理念和施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绿化方法,垂直绿化不仅重视道旁、公园、湿地等平面位置,而且将建筑立柱、墙面、房顶等空间也充分包括进来,因而不仅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有效绿化量,而且可以显著改善建筑的生态美观。因此,垂直绿化又被叫做立体绿化,它越来越受到现代城市建设设计领域的重视。

2 城市垂直绿化的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市垂直绿化中主要采用的绿化形式包括房屋墙面绿化、屋顶和阳台绿化、棚架绿化、栏杆和篱笆绿化、天桥和立交桥绿化(如图1所示,为常见的立交桥绿化结构)等。绿化形式多样,各自有对应的适用方法,这些绿化形式也在相当程度上美化了城市环境。然而在绿化工程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垂直绿化的效果没有充分体现。笔者认为,城市垂直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公众理解和参与度有待提高

尽管城市垂直绿化可以显著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公众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城市垂直绿化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公众有意或者无意的破坏甚至阻挠,影响了垂直绿化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维护。如公众能够接受和支持在路旁、护栏等位置的绿化,然而对于办公室、住宅周围的绿化则存在较大的分歧。究其原因:一方面房管部门对绿化存在偏见,认为可能破坏建筑的根基或者墙面完整性;另一方面,居民认为这些位置的绿化可能影响房屋采光。另外,部分单位或者居民认为绿化可能带来蚊虫烦扰,因而持反对态度。可见,对于垂直绿化方案,公众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城市垂直绿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2 垂直绿化方案有待改善

在已经实施的垂直绿化中,由于实施方案存在很多弊端,因而实施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如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所需要的绿地面积,导致最终绿化效果显得十分狭窄,没有达到设计目标;部分城市的垂直绿化经验较少,导致没有形成较成熟的绿化结构,绿化层次单一、植物选择没有相互合理搭配;垂直绿化没有进行充分生态学实验,植物群落的立体感不足,未能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地貌和土壤等条件。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实验,并在推行过程中充分做好实地调研。

2.3 垂直绿化的植物选择丰富性不足

在城市垂直绿化过程中,很多绿化部门十分偏爱攀缘植物,认为这种植物才能够在墙体、立柱和屋顶等部位生长,从而实现“垂直覆盖”。事实上,这种选择不仅破坏了植物的群落特征,而且也会导致绿化的形式过于单一,难以形成丰满立体感,不利于城市环境美化效果的最大化提升。另外,部分绿化部门在植物品种选择上过于侧重本地植物,对其他地域植物没有进行科学研究。

2.4 后期维护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垂直绿化植物与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植物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完成相关植物的选择和种植以后,还需要做好后期的养护,以保证其生长条件和生长的方向。如部分攀缘植物过于密集,导致吸盘承受的重量过大,引起吸盘乃至墙体脱离;后期牵引和修建不及时,植物生长方向较乱,影响到人们的出行便利;部分植物出现病虫害,如果没有及时用药,可能引发植物死亡,并可能导致周围其他植物也受到波及。另外,笔者还发现,部分城市的垂直绿化管理粗放,没有做好相关提示语的竖立绿化植物,导致被游客或者市民攀爬、采摘等,破坏了植物的完整性和美感。

3 改善城市垂直绿化水平的对策

3.1 做好规划,提升市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城市建设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有关市民福祉的重要项目。因此,在垂直绿化的过程中,政府需要结合城市整体规划来对垂直绿化进行专项规划。在方案制定、完善、实施和修改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引导市民的参与,从而形成积极的垂直绿化气氛。一方面,政府应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融入垂直绿化设计,尤其是要预留充足的绿化空间。如需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预留20 cm宽度以上的泥土空间,不得覆盖混凝土;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预留50 cm以上的泥土空间,并将施工中的部分土壤堆积其中,以便后续绿化作业有充足的空间和土壤。另一方面,需要将垂直绿化效果图提前公布,充分引导市民对城市建设效果的期待,并积极引导市民提出建议。如在设置道路时,需要听取公众的意见与建议,在道路两旁设计绿篱,大大改善出行环境,让市民生活在“花园城市”中。

3.2 提升垂直绿化方案的科学性

由于现代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城市建筑和设施也十分多元。因此,在制订垂直绿化方案时,一方面需要从宏观、微观层面做好勘查和设计,提升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如绿化植物的品种是否适合具体地点的土壤、采光和雨水条件。对于高层建筑阴面的低层绿化,需要选择耐寒、喜阴植物;对于高层建筑迎风面、向阳面的低层绿化,则应该选择喜阳、雨水适应性较好的植物。另一方面,需要注意植物之间的科学搭配。如需要将地锦等生长速度快、攀爬能力较低的植物与爬山虎等攀爬能力较强的植物搭配,不仅可以增加植物覆盖的密度,而且还可以避免部分植物垂落在地面。

3.3 做好后期养护管理

垂直绿化初期工作完成以后,不能实行粗放管理。相反,需要在后期实施精细化养护和管理。如对于攀缘植物,当棚架或者墙面植物堆积过多时,会影响底层植物的阳光吸收,可能引发植物病虫害。因此需要修剪、分散牵引等工作。同时要做好病虫害监测,在出现病虫害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病虫害扩大。另外,由于城市土壤自身的肥力、水分等不足,需要做好定期施肥和浇水,直到植株所依赖的土壤条件得到充分的改善。

4 结语

垂直绿化是当前及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市容,而且对增加城市大气供氧量、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等都会起到积极作用。我国的城市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因此,垂直绿化的应用方面存在着经验不足、公众参与度低等问题。与此同时,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广泛开展垂直绿化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多的经验。而对于后起之秀的城市,需要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充分调查和分析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升垂直绿化方案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林 真,林 魁.垂直绿化在厦门市绿化中的应用[J].引进与咨询,2006(9):78~79.

[2]王 雪,任吉君,梁朝信.城市垂直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方园艺,2006(6):104~105.

[3]王欣歆,陈文B.垂直绿化范畴与要素分析[J].绿色建筑,2012(1):33~35.

[4]李 悦.垂直绿化设施景观营造的研究与设计实践[J].现代装饰(理论),2013(4):75~77.

[5]黄纪润.垂直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4(4):152.

上一篇:综合运用网络平台,开拓研究生管理新模式 下一篇:高校实验室安全与学生认知情况的现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