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的独特性

时间:2022-04-17 10:18:41

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的独特性

科普兰(1900-1990)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涵盖了正统的严肃音乐、运用流行素材创作的剧场音乐,甚至后期也使用了序列音乐的手法创作,他的创作可谓是二十世纪美国音乐发展的缩影。

1948年完成的《单簧管协奏曲》,是受爵士单簧管演奏家、摇摆乐之王班尼·固德曼委托创作的。该协奏曲中,不仅有南美洲民谣的灵感、爵士元素、巴西民谣曲调,更结合了美国通俗音乐,如伦巴舞曲、查尔斯节奏与布基乌基等素材。在科普兰众多的经典作品中,《单簧管协奏曲》虽算不上该时期最主要的作品,但却能清晰地体现其风格的转换与兴趣的转移方向。

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的独特性,大致可以从以下四点看出:

第一点:协奏曲体裁在科普兰作品中的特殊性。科普兰众多作品中,以协奏曲形式写作的只有两首,即1926年的《钢琴协奏曲》与1948年的《单簧管协奏曲》。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两首作品均与爵士乐有关。创作《钢琴协奏曲》时,音乐界正兴起一股爵士风潮,该作品是科普兰第一批具爵士风味作品中的一首,曲中使用了蓝调的和声、爵士风味的节奏等等,是科普兰早期相当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时隔二十二年后,科普兰再次创作协奏曲时,依然使用到爵士的素材。不同的是,科普兰停止爵士风格写作多年之后,这首《单簧管协奏曲》不再使用蓝调的和声,而仅仅使用爵士乐中的节奏元素,即成功地创造出爵士风格。

第二点:编制的特殊性。综观科普兰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协奏曲并非科普兰所偏爱使用的曲种。而事实上,科普兰的确偏好小编制的作品,如室内乐,或是小型的管弦乐编制等。而当代创作单簧管与弦乐团的协奏曲,科普兰并非第一人,如1918年意大利作曲家布梭尼(Ferruccio Busoni,1866-1924)的《为单簧管与弦乐团的小协奏曲》(Concertino for Clarinet and String Orchestra,op.48),或是英国作曲家饶梭恩(Alan Rawsthorne,1905-1971)完成于一九三六年的《为单簧管与弦乐团的协奏曲》(Concerto for Clarinet and String Orchestra)等,除了在单簧管的协奏曲中使用与弦乐团搭配外,在其他管乐器的协奏曲中也不难见到,但是在这样的编制中,同时加入钢琴与竖琴这两样乐器,科普兰的创作无疑成为一个创举。

第三点:结构的特殊性。相较于同时期其他作曲家的单簧管协奏曲,如英国作曲家阿诺德(Malcolm Arnold,1921-2006)1948年的《第一号单簧管协奏曲》、英国作曲家芬济(Gerald Finzi,1901-1956)1949年的《单簧管协奏曲》,或是法国作曲家波札(Eugene Bozza,1905-1991)1952年所写的《单簧管协奏曲》等,都是使用标准的协奏曲三乐章形式来写作,而科普兰的这首《单簧管协奏曲》仅写作了两个乐章,并且其中以一个包含前后两乐章素材的装饰乐段加以连接,两个乐章中并无间断,一气呵成,相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普兰的《钢琴协奏曲》也仅使用两个乐章来写作,或许这是巧合,但是《单簧管协奏曲》中的装饰乐段将两乐章串联起来的精心安排,则是《钢琴协奏曲》中所没有的。

第四点:素材选用与巧妙运用的特殊性。较多通俗素材的选用,拉近了这首高难度曲子与听众的距离。科普兰拒绝迎合高阶听众的需求,不作仅可供少数人欣赏的音乐,虽然在学院派的严肃作曲家的眼中,科普兰喜欢采用通俗流行的素材、简单轻松的曲风显得有失身份,但是科普兰并不以为意,他最在意的还是听众的感受。德国的辛德密特也强调实用音乐的重要性,但其稍嫌艰涩的音乐语气,令人望之却步。也正因为如此,相较于当代其他艰涩、难以理解的单簧管作品,科普兰这首技巧高超但是听觉上简单的协奏曲,才能够脱颖而出。

二十世纪单簧管的协奏曲数量不多,科普兰的《单簧管协奏曲》至今仍频繁地被演奏,令人喜爱,正在于其独特性,这是不容置疑的。

上一篇:试论德彪西钢琴曲《塔》 下一篇:二胡演奏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