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让音乐课轻舞飞扬

时间:2022-04-17 08:45:17

“活动”让音乐课轻舞飞扬

摘 要:活动音乐课程的基本价值体现的渠道,“音乐活动是人类有意识地、自觉地创造审美价值的活动”。在音乐课中贯穿音乐活动,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内容,从身心、内外接受教师在课堂中教授的音乐教学内容,从内心感受、接受音乐并快乐的学会方法,这是教师在课堂中所要摸索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课堂; 音乐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51-001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文教育的需求,音乐课显现于人们的教育活动中来,它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怎样在音乐课中贯穿音乐活动,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内容,从身心、内外接受教师在课堂中教授的音乐教学内容,从内心感受、接受音乐并快乐的学会方法,这是教师在课堂中所要继续摸索的问题。

一、音乐传承,文化延续

随着世界的不断交流、沟通,现在的青少年学生逐渐对本民族化、古典性的音乐不感兴趣,表面原因是历史久远,作曲家与欣赏者之间的“代沟”,那实质原因是什么?让我们用七年级上第四单元《茉莉芬芳》中的同一节课的两种课堂实施片段瞧瞧吧!

教学片段一:

师: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江南民歌《茉莉花》,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民歌?民歌的体裁有哪些?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32页,我们一起把上面的文字读一遍。

生:(翻书,读文字)。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好!

教学片段二:

师: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江南民歌《茉莉花》,请同学们想一想:民歌的产生和传承过程?它有乐谱吗?刚成型的歌曲和我们现在唱的歌曲一模一样吗?

生:没有乐谱;刚成型的歌曲和我们现在唱的歌曲不一样;民歌是口头流传的。

师:民歌是人们反映生活、表达情感而集体创作的,口头流传,不断加工。主要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来一起尝试,劳动号子着重一领众和,现在我们是船夫,老师做领,你们做和,“同志们加把油啊!”(动作+节奏:xxx xx x x)

生:“加油,加油”!(动作+节奏:xx xx)

师:你们那么多人的声音还没有老师大呢,我们再来两遍。(连续)“同志们加把油啊!”(动作+节奏:xxx xx x x)

生:“加油,加油!”(动作+节奏:xx xx)

师:劳动号子的特点除了一领众和以外,还有什么?

生:节奏固定,声音有气势。 ……

同样的内容,不同形式的课,目的相同:民歌定义及民歌体裁,但过程迥然,相信结果和知识的延续性会有所差异。片段一的教师只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片段二的教师将学习感受的过程做了一个小小的活动,这不仅仅让学生提起了兴趣,还使得学生动了起来,在活动中感受、领悟、学习这个比较生硬的音乐概念,拉近了民歌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这样的音乐活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还方便教师通过课堂传播音乐文化,引领学生潜移默化的继承音乐,延续文化。

二、发展个体,张扬个性

1.激发兴趣,使之奋起

这里的激发,指的是激之使奋起的意义。在音乐课本中,有一些单元的内容学生提不起精神,四十五分钟的课,与其让音乐教师又唱又跳又表演,还不如在课前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由教师指导活动来得有用,故一节课的激发性导入就至关重要。

2.因材施教,体现尊重

“因材施教”是音乐教学乃至所有教学都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教师如果不懂得基本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那么他就不能够真正的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例如: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欢乐颂》,学生对歌曲包括作曲家贝多芬知晓程度不一,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歌曲不应该出现在音乐课上,因为他觉得毫无意义和价值。

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活动+活动的方式将不一样群体的学生互补起来,

活动一:了解作曲家的同学可以介绍音乐家贝多芬;

活动二:会唱歌曲的同学可以做“小先生”,教身边的同学;

活动三:将学生分组,尝试多种演唱形式演绎歌曲。

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做一次“小先生”,激发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自信心,同时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一直是音乐教师们提倡、尝试的教学活动之一。

3.学科综合,彰显魅力

音乐课标中提出了“学科综合”,并对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做出了如下规定:“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合。”随着社会发展,教学用具的添加,多媒体在音乐教学的地位逐渐显现,让音乐教学从听觉上升为视听感官,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4.引导、发掘、再创造

“音乐创造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创作者内心的体验改造成印象的形式。”音乐课标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使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潜在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课标把中小学生音乐创造界定为两类学习类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性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将“即兴创作活动”运用较多,而“创作音乐”要因材施教。

三、完善教育,全面和谐

音乐课在完善教育方面所体现出的价值在两个层面上得到充分的体现。首先,作为一门独立的课,他对于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价值;其次音乐课对于改善学校各科的生态环境,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方面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音乐课中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表达兴趣、愉快、希望、需要、情感方式的场所,音乐教师就是他们的朋友和导师(音乐指导教师),有的时候与学生沟通,换一种方式,换一种口气,换一种场合,学生会更愿意接受,这应伴随学生的成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往往学生不易在班会课、政治课上接受的教育内容,恰巧在音乐课上却容易些。教师通过讲解、视频、音乐的演绎,充分调动学生内心中的情感,唱出情感,抒感,表达情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回顾历史、了解伟人、赞颂英雄、感悟人生。

活动是音乐课程的基本价值体现的渠道,用杜天力说过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音乐活动是人类有意识地、自觉地创造审美价值的活动。”就让我们在教育一线的音乐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探索、实践、思考“音乐活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多样性,让我们的学生在音乐的课堂中插上“活动”的翅膀飞翔。

上一篇:试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初高中英语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