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临床检验的探析

时间:2022-04-17 07:12:48

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临床检验的探析

【摘要】 目的 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临床检验中遇到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3年1――6月,在我院各科室进行血液采集的患者,选取其中进行血液生化、免疫和血细胞检查的血液标本500份,并作为统计分析对象,以便研究。依据规定,临床护士采集血液标本。检验标本的采集、送检均由护理人员完成。整体过程严格监管,准确判断其是否合格,不合格者要详细登记,注明原因。结果 总共收集500份血液样本,包括340份血清,121份血浆,39份全血。不合格血液标本59份,占总体的11.8%(59/500)。根据造成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将其分为6类:溶血、脂血、血液凝固、测量不准确、错用抗凝物质及其他,各自占据比例依次为:32.45%、16.56%、15.98%、13.34%、12.00%以及9.67%。结论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血液采集规范,在采集、检验、处理等环节中保持认真态度,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治依据,提高疗效。

【关键词】 不合格血液标本;临床检验;探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44-02

现代医学不断进步,身体内的血液检验数据可以作为很多疾病的诊断参照,临床中血液标本的采集中,会出现一些不合格标本,不合格标本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偏差,这样会影响血液检验的实际参考价值,间接影响疾病诊治,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所以,在血液采集中要严格依照标本采集原则,这既是使得检验结果可靠的前提,也会对疾病诊治起到重要作用[1]。笔者选择在我院各科室进行血液采集的患者,选取其中进行血液生化、免疫和血细胞检查的血液标本500份,并作为统计分析对象。对临床出现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6月,在我院各科室进行血液采集的患者,选取其中进行血液生化、免疫和血细胞检查的血液标本500份,并作为统计分析对象。其中男369例,女131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6±1.5)岁。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采集、送检血液标本,见表1。

1.2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法,针对已选择的血液标本,医院每天有专业人员负责科学、认真的比对与筛选,按照医师的申请检查项目,并且对样本中出现溶血、凝血、脂血、错误选择抗凝剂等情况及时发现,对血液标本合格与否进行判断,并详细登记不合格标本注明原因,通知其所采集科室进行重新采集。针对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1.3 统计分析 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2对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500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血液标本59份,占总体的11.8%(59/500)。根据造成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将其分为6类:溶血、脂血、血液凝固、测量不准确、错用抗凝物质及其他,各自占据比例依次为:32.45%、16.56%、15.98%、13.34%、12.00%以及9.67%。

3 讨 论

3.1 规范采集血液样本的意义 实际工作中,临床医生应该获得准确有效的检验数据,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分析前很重要的步骤。标本质量与检测结果密切相关,它不仅反应患者病情,也决定着诊断与治疗,若是标本采集失败,一定会影响检测结果,给临床诊治带来困难。为保证提高的临床数据真实可靠,如果遇到不合格标本,要重新采集[2]。所以,规范的采集与处理血液标本等分析前步骤对于标本质量控制,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3.2 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3.2.1 溶血 临床将溶血分为体内、体外溶血,发现血液样本出现溶血现象,立即联系主管医生,鉴定体内溶血或是体外溶血,排除体内溶血后,应重新采血。否则要对标本进行标注(溶血程度、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引起注意。常见的溶血原因有过长过紧的扎压脉带、抗凝过程中反复摇晃、离心速度快、较细的针头以及抽血速度快、皮下针头的反复摩擦造成组织损伤、运输时波动大等。面对以上原因,护理人员的采血程序要严格规范,强化训练。选择合适的静脉采血,扎压脉带的时间不要超过1min,尽量不要用力拍打。除此之外,检验科选择合适的离心速度进行标本分离,检验时乳酸脱氢酶(LDH)、钾(K)等值发生异常增高应该联系到是否非显性溶血现象发生[3]。

3.2.2 脂血 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人患有高脂血症、一些患者没有做好采血前准备或是一些患者在采血前进行脂肪乳治疗等等原因,这样会使得血液标本出现脂血。所以,在采血前,护理人员应通知采血者禁食12h、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如果患者输入脂肪乳,要8h后采血[4]。

3.2.3 血液凝固 采集标本后及时混匀,采血量与抗凝剂相适应,否则血浆中有凝块出现。面对此种情况应将标本180°轻轻混匀,避免用力过度。

3.2.4 测量不准确 真空管压力过大或过低,会使得血液标本或多或少;拔针后对针管内流入试管的量不了解,使得血液量过多或过少等情况。所以,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基本技能,定期培训测验,不断总结经验,还有使用质量好的采血器具进行采血,以降低误差[5]。

3.2.5 错用抗凝物质 错用抗凝管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大,主要发生在实习生和新分配人员身上,对此较容易纠正。

3.2.6 其他 另外,血液标本没有及时送检、患者信息模糊、血液标本被稀释等原因也会造成采集的血液标本不合格。所以加强临床规范,定期实施技能培训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获得合格的检验标本,良好的医患沟通,检验人员的技能提升是确保血液合格的可靠保证,只有这样才可以降低非疾病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牛玉琴.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J].医技与临床,2013,17(14):1842-1843.

[2] 黄位强.132份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7(7):88-91.

[3] 袁慧,曾小丽,将朝晖等.2008――2011年北京安贞医院检验科标本不合格的特点分析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6(6):692.

[4] 温锦才.6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下).

[5] 贾海菊.拒收不合格标本是分析前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22(6):1980-1981.

上一篇:钢琴的文化内涵和表演者相互间关系分析 下一篇:我们将永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