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4-17 04:55:52

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重要性

摘要:在风险导向审计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就是在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研究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职业判断

随着经济活动内容不断变化,需要对企业进行审计的内容更加复杂。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风险导向审计以战略观念和系统的观点指导重要错报风险并贯穿于整个审计流程而受到重视,成为目前最为主流的审计方法。在风险导向审计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就是在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研究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重要作用。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及优点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对审计风险的评价作为一切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现代审计模式,其根本目标是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原因

1.现实中的审计工作的结果与社会公众的预期之间存在差距并且差距逐渐扩大。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相关利益者的需要,其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原因,社会公众对审计结果更为依赖。但是,注册会计师并没有像公众期望的那样真实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而是由于自身原因经常存在故意舞弊和欺诈的情况,导致审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为此,审计界希望找到一种缩小公众期望与审计工作结果的方法,这为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需求。

2.会计师事务所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会计师事务所与一般的企业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其主要目的是盈利。盈利的方法要么是降低成本,要么是提高收入。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激烈,事务所想要提高收入很难,只有通过降低审计成本才能提高盈利水平。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都比较繁琐,成本较高,为此就要开发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帮助注册会计师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审计效率。

3.法律环境的变革和审计成本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很多会计师事务所被查出存在审计违规的问题,其中不乏国际化的公司。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的审计司法环境逐渐完善,审计违规成本不断提高。由于现代社会的风险压力加大,需要科学高效的审计模式提高审计水平和审计质量,这为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需求。

4.传统审计模式的失败。随着审计环境的复杂变换,使得详细审计难以执行;再加上审计目标的发展,也没有必要进行这种详细审计。抽样审计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难以将公司的错误和舞弊事项一一查出。这些传统审计模式的失败,标志着需要一种新的审计方法来满足现实中的需求。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优点

1.风险导向审计能够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这是由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决定的。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受托责任关系以及管理控制也相应的发生了很多变化。与风险结合起来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成为确保企业有效履行职责的监控机制,能够监督企业成员向实现组织目标的方向努力。

2.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注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审计效率。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在对企业外部行业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进行理解与研究的基础上评估其经营风险,从而在宏观上掌握了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这种高效率高质量的审计技术,能够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审计效率。

二、审计职业判断及其与风险导向审计的关系

审计职业判断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可谓是审计质量与效率的生命线。

(一)审计职业判断

审计中的职业判断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通过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经验,依据相关标准对审计对象的某种认定、评价、选择和决断。审计职业判断的基本方法是识别和比较,审计职业判断的内容既包括事项判断,也包括审计人员的自身判断,审计职业判断的结果是一种估计、断定或选择。

(二)审计职业判断与风险导向审计的关系

1.审计判断质量直接影响审计的质量。从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分析可以看出,职业判断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无论是审计计划的制定和样本的选取,还是审计风险的评估、重要性水平的认定,都需要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而审计人员判断能力的高低,能够决定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准确,影响审计意见的公允性。

2.职业判断能够对审计工作起原则性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给审计人员的工作起到规范性作用。但是,至于具体的审计程序是否合规、合法,还需要注册会计师具备专业的审计素质。其中,职业判断能力作为极为重要的专业素质,能够使注册会计师灵活的判断、分析、解决问题,对自身的审计工作起到指导约束作用。

三、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重要作用

(一)业务承接与保持

业务承接与业务保持阶段的工作重心是对是否承接与保持业务关系进行评估,评估时需要全面了解客户所处的行业状况、客户的经营风险、客户财务状况及客户的诚信度。业务承接与保持阶段需要注册会计师利用专业判断对客户进行分析与筛选,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能力直接影响承接客户的质量与将来的审计风险的大小。目前在执行风险导向审计的事务所,此项工作是由资深的合伙人来执行,并进行必要的复核。在风险导向审计中在进行初步业务活动时利用专业的职业判断能有效防范审计风险中的检查风险,从而提高审计结果的准备性。

(二)编制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审计计划通常可分为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两部分。在制定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应运用专业职业判断能力,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恰当的分配,有限的资源包括审计的时间、费用、审计项目组成人员等。审计计划制定好后,应由更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进行复核。复核的内容包括:审计程序是否达到审计目标;审计程序是否适合各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重点审计领域中各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是否恰当;重点审计程序的制度是否恰当。恰当利用专业判断能力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对资源进行恰当的分配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更能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同时注册会计师利于专业职业判断能力进行适当的人员安排和适当的审计程序,可以有效减少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益。例如,在进行上市公司审计时,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经过初步业务活动对企业的经营风险有一定的了解后,可以将认为高风险的重要的审计项目分派给项目组内经验较为丰富的项目组成员,不但可以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同时可以提交审计效率。因此,在编制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该运用职业判断,确定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程序以及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能有效保障审计项目按时按质有效完成,并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三)确定重要性水平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重要性是整个审计过程中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要水平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而发生改变,但是却会因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由于重要性水平的认定是注册会计师进行风险评估和实施审计程序的基础,一旦出现偏颇,将影响整个审计结果。注册会计师在对审计工作进行计划时,会对财务报表发生的重大错报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考虑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在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之上,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作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用以发现被审计单位在金额上重大错报。除此之外,注册会计师还应该从另一个方面确定重要性水平,作为被审计单位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存在错报的评估依据,然后确定需要作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从而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在确定审计意见类型时,注册会计师也需要考虑重要性水平。无论在哪个阶段,注册会计师都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来确定重要性水平,如果重要性水平确定出现偏颇,将直接影响整个审计结果。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环境和经营风险,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以确定财务报表的整体重要性水平。在确定整体重要性水平时,也同样运用到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这是因为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需要确定一个恰当的基准和一个适当的经验百分比,这两个数值往往不是固定,而是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来确定这两个指标的取值。

(四)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风险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实质就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过程。风险评估程序,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进行了解与识别的基础上,对其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的程序。在这一环节中,注册会计师应该对被审计单位的外部环境、行业状况、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及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等进行充分的了解、这些内容都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确定的重点。另外,注册会计师还应该对被审计单位中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情况进行关注,并识别出属于特别风险的情况。合理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影响着审计质量的高低和审计意见的公允性,应该保证职业判断的准确性。

(五)选择审计程序和方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风险导向审计思路贯穿于整个审计流程中,根据审计对象、审计目标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并明确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这需要依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在收集、分析、取舍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为审计证据的收集指明了方向,也为证据的取舍提供了参考,并能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发表合理的审计意见。

正如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会计审计的本质是职业判断,而会计审计准则,则是会计审计职业作为一个集体做出的判断。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在现代审计中越来越重要。随着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不断完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也将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在风险导向审计中有重要性将会更加突显。

参考文献:

[1]徐伟.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审计研究,2004(04).

[2]李明辉.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01).

[3]张继勋,杨明增.审计判断及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09).

[4]张锋.改善审计判断效果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综合),2007(11).

(作者单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东分所)

上一篇:尿素价格近期有望继续上涨 下一篇:小王子追爱美人鱼:太平洋算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