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支撑

时间:2022-04-17 03:28:36

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支撑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本原。的确,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特征、主题活动的开展,在一日活动中要注意捕捉“生活现象”,将活动内容生活化,让幼儿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一、源于主题又高于主题的区域材料

数学区是幼儿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每日的区域活动时间里,不难发现数学区相对其他区域显得较为冷清,很少有孩子光顾。为了让数学区再具魅力,吸引更多的孩子,我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在投放材料时关注幼儿的“口味”。

(1)准备材料,师幼共同参与。幼儿是活动中的主体,材料的选择是否适宜,关系到幼儿在活动中参与的兴趣程度。小班主题活动“我的故事”中,为了能让幼儿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感知自己成长的过程,就让幼儿从家中收集成长相册,经过讨论选择5张能明显展示自己成长的照片:出生时坐或爬学走路自己吃饭入园。照片选好后,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相袋。因幼儿在材料准备中有了参与,自然对活动产生兴趣。他们不仅给自己进行了成长排序,还主动地为好朋友排序,在操作时不忘开心地说:“××会走路了!”原本冷清的区域变得热闹非凡,他们在活动中与材料互动,与同伴交往,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

(2)拓展材料,体现多元价值。材料的一物多用,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还对幼儿的创造力提出了挑战。幼儿会因此创造出不同的玩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兴趣大增。如:为了让小班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我们在数学区提供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夹子,供幼儿按颜色分类。进入中班后,根据教学活动目标的要求,我们将纸盘刷成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并在中间贴上数字1~10供幼儿认识数字,按数字的大小排序。一段时间后惊奇地发现,有些幼儿在同种颜色纸盘的下端夹上两个夹子并按数字大小依次排序,最后再一一推倒。就这样,自制的“多米诺骨牌”完成啦。活动区内经常能听到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声音,这是孩子们满足创新需要后内心所发出的声音。

(3)组合材料,生成新的游戏。幼儿的数学依赖于自己的经验,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在解决问题时采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你快乐,我快乐”是中班下学期的第一个主题。新学期我们在数学区前为幼儿调整了座位,将座位分成五排四行。座位的设置与幼儿的数学知识相吻合,如何让其“动”起来呢?于是,我们从正面、左右两个侧面拍摄了集体照,用魔方衬底,在蘑菇纸上贴上幼儿的照片,一个魔方代表着一位幼儿。操作游戏过程中,幼儿得先在照片上找到好朋友,再送回位。就这样,幼儿不仅能感知空间方位,还在自主探索中学会了序数。

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数学教学内容

(1)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与幼儿生活密切相连。在与幼儿谈话中得知,部分幼儿因父母工作繁忙,由奶奶乘公交车专门接送。为了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世界”中学数学,于是设计了大班教学活动“乘公交逛泰兴”。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学会看路线图,活动中先引导幼儿知道一个站牌就是一个站,并尝试学数自己从出发点到目的地总共需经过几站(上车的站不数),再请幼儿掌握“换乘”的概念。因活动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在整节活动中幼儿能亲身体验到数学是那么自然、轻松与有趣,帮助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2)大胆实践生活化情景教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景,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得幼儿学习起来更感轻松、自然和真实。经常能听到幼儿间交流“我请你到我家玩,我家住×零×。”另一位幼儿也能迅速告知对方自己家的家庭住址及门牌号码。如果继续追问“你家住几楼?”幼儿会摇头离开。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中班序数活动“小动物住新楼”。首先通过“小动物乘坐火车”的情节,引导幼儿按从前往后或从后往前的顺序,根据车票的指示帮助动物坐上自己的车厢。接着“帮小动物分房间”,学会按从下往上横着数出楼房的层数,知道每个房间的门牌号。由于活动的内容来自生活,活动情节丰富有趣味,激发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满足了幼儿自我探索的欲望,实现了幼儿快乐学习的愿望。

(3)迁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来自生活,最终必回归生活。”教育教学的最终归宿,是用幼儿能理解的数学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幼儿在认识数字后,每次户外活动整理队伍时幼儿总会为“谁是排头”而争论不休。于是,我们准备了1~20的数卡,让幼儿根据自己佩戴的数卡按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又如:午餐时根据幼儿佩戴的数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发碗筷、分发点心,将数学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之中……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用相关的经验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幼儿的数学学习,是设法在生活的各个环节激起幼儿的好奇、勇敢及探索精神,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更轻松地领悟数学的抽象关系,进而感悟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江苏省泰兴市育红幼儿园)

上一篇:立足成才加强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下一篇:超大班额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测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