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从乡土情感入手

时间:2022-04-16 05:13:54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从乡土情感入手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提倡,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新的挑战。培养学生创造力,使其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已成为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语文教师的研究课题。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是语文教学在现实生活中最广泛的应用,也是人文表达最直接的方式,相对于阅读来讲,它本身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因此,要使语文教学实现自主,首先应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特别是作文教学更是如此。笔者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亦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需要在作文教学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让学生从乡土情感入手,去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如能根据地方特点,扬长避短,充分把握作文教学的契机,让学生从乡土情感入手,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关注家乡、描写家乡,这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大有益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写作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写作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根据地方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对于农村中学,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学生来说,语文能力的训练环境还十分落后,课外阅读量少,学生知识面窄,写作确实不易。写什么呢?有什么值得写呢?还不知道。以往的作文训练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故写来写去,作文能力非但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反而越写越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学生越写越怕。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握教学契机,从培养学生乡土情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了解家乡的人情风俗,引导学生以写作的形式介绍家乡、赞美家乡。这样写出的文章内容具体,言之有情。以往农村长期处于闭塞落后的局面,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山区面貌呈现出喜人的变化:昔日泥泞的小路如今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昔日杂草丛生的放牛坡如今成了披红挂绿的“花果山”,昔日低矮的小瓦屋如今变成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这一切都足以让学生感慨和自豪,也是学生写作最好的、最熟悉的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从乡土情感入手,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具体做法可分为以下几步:

一 确定作文写作范围

确定作文写作范围具有导向功能,教师在命题或指导作文题时要抓住这一契机,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无论是一般文体的训练还是文学体裁、新闻、通讯、调查报告等其他文体写作,教师都应有意识地通过确定作文写作范围去引导学生多写家乡,并注重确定作文写作范围的技巧,以点燃乡情之火为出发点来构拟作文题目。与发达地区相比,家乡虽然贫困,但是贫困落后不是耻辱,在让学生正视家乡落后的同时,也要使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看到家乡的未来和希望,激发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如我们可拟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的“花果山”、山村风景独好、我家的楼房等,这类题目能较好地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挖掘家乡的亮点,培养爱国爱家情感,提高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引导选材

选材的引导是布局谋篇的主要环节,也是提升主题、加强情感渗透的有利时机。有了明确的写作范围,学生就容易确定题目,但还应有老师好的指导。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的一事一物,从深入了解认识中增进乡土情感,指导他们从中恰如其分地选择写作材料。学生初写家乡往往内容单调,言之无物,是由于对自己的家乡缺少关注,就好像每天走过的台阶不一定能说得清楚的它级数一样。因此,作文指导要因时制宜,多开展一些实物观察、实地观察和实践观察活动,平时也可出一些小题目,如“每次上学,看家乡的交通”“家乡地名与传说”“一个有趣的老乡”等,让同学们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乡土气氛,增进乡土情感,从而产生介绍家乡、赞美家乡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冲动。

三 指导作文

课堂作文指导还应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一次指导《家乡,我为你骄傲》时,一位偏远贫困山区的同学很是为难:“家乡四处是高山大岭,只见树木不见人,哪有值得骄傲的东西呢?”我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但我猛然想起一件事:上次放假回校,这位同学不是提了一袋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橘子分给同学们吃吗?于是我便趁机诱导:“谁知道某某同学家乡最好吃的是什么?”“橘子!”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说。“那倒是很多,满山满岭都是,听说村委会还贷款买设备准备办个橘子加工厂呢!”这位同学似有所悟地回答,再一步引导他联想、思考、分析,他终于写出以“家乡的橘子”为话题的作文,这篇以小见大,充满自豪感,通过家乡的进步体现国家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好习作。这样的指导,也同样开启了别的同学的思路。

四 评讲

评讲是作文教学中承上启下的环节,又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时机。适时把握,也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实现写作能力再提升。作文评讲应着重肯定学生写作成果,鼓励学生扬长避短,让学生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一次写家乡风景的作文,一位同学写了篇《山村风景独好》,文中他以饱含热情的笔调对山村四野风光进行大量描绘。其中写到一群村童在榕树底下以一块大青石为凳进行晨读,别有情趣。我在评讲时充分肯定了该同学的成功之处:通过描绘山村早晨这一特定时间内的自然景色,文字流畅,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但同时又提醒全班同学:“这位同学写山村美景是成功的,但家乡可爱之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之美,作者如能把文章的重点放在‘村童晨读’这一图面上,写出山村虽然落后(以天地为教室,大青石为台凳),但山村的人不甘落后,有着奋发图强的新一代,这才是山村最美的一道风景。这样构思文章的主题会更深刻,现实意义会更强。”听了这段评讲,同学们豁然开朗,在这基础上我借机组织展开讨论,引导同学们说出家乡最美的风景:一家有难百家帮的动人场面;赶集路上衣着崭新的村民;披红挂绿的致富果园等,他们都能从家乡某一角度的美景去把握时代的脉搏,从中看到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总之,语文作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作文时能够写出具有真挚情感的文章。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会开启他们思维的大门,点燃学生的写作火花。

文章来源于生活,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因此,作文教学也不能只局限于课内,还要加强课外的指导,从乡土情感入手不但能够开放学生的想象空间、活动空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的作文教学法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点不成熟的经验,但我相信“教无定法”,我将紧随教学改革的发展足迹,在教学道路上继续探索。

上一篇:例说证明线段比例式或等积式的方法与技巧 下一篇:小学语文习作中“模仿”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