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学,让数学不再单调

时间:2022-04-16 02:31:12

综合教学,让数学不再单调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强烈呼吁学科之间的整合,所以数学不再仅仅是数学,它有德育作导向,语基础,与科学紧密联系,和生活密不可分,以美育做翅膀在游戏的欢乐中振翅飞翔在知识的海洋。

关键词:综合语文德育科学美育游戏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而为了改变传统的学科之间相互封闭、独立的局面,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综合,设立了相应的综合课,并呼吁学科之间的整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外,还要广泛涉猎学科之外的知识,以便能够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样能收到奇妙的教育效果,也使数学课由单一走向了综合。

1、数学中的语文

大家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一定的语文功底的人,是学不好比较抽象的数学的。虽然小学数学的内容不算太难,但在小学生的眼里并不是“小菜一碟”,有时理解起来也有些困惑。这时,运用一点“语文”的做法,除了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外,更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比如低段的课堂情境设置可以有趣的童话故事入手。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极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长此以往,学生学得快乐,老师也教得轻松。

2、数学中的德育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各门课程都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因素,如,有对我国数学史料和著名数学家故事的介绍;有环保方面为题材的题目;有以我国各行各业发展为题材的题目等等,这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素材。如一年级教材中“快乐的大森林”一课, 上课伊始,就以“森林里的早晨”那各种各样动物的叫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再配以“美丽的森林”画面,使得孩子仿佛身临其境。此外,教师还可结合孩子的回答,适时引导,使他们感受到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教育,真正使我们的教育“润物细无声”。

3、数学和科学紧密联系

科学、自然、社会等学科中相关资料与数学联系紧密,可以很容易从这些学科中挖掘素材。如在生活常识性知识“年、月、日”的教学中,由于“年、月、日”是学生感兴趣的科普知识,不少学生对此已有了解。因此,在课的引入部分,结合学生的科常学科知识,让学生通过观看电脑显示的太阳、地球、月球的运行图及其分解图,并配有背景音乐,然后让学生猜课题。此设计很好的渲染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在课的最后部分,又设计了畅游时间隧道,教师带领大家进入隧道,回到过去,飞向未来。每一站都有综合题目等待解答。把这些和本课有关的综合性知识串在一起,学生只有回答正确了,才能准确登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起到复习巩固知识,促进融会贯通,形成认知结构的作用。

4、数学中的美育

记得一位日本教育专家讲:当学生不会说的时候,就让他写;当他不会写的时候,就让他画吧。细细想来,我们数学教学也有很多地方用到了画。还记得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了很多漂亮的图案(当然是轴对称图形),同时让他们搜集了很多图片,象天安门、天坛、艾菲尔铁塔等。在欣赏的啧啧赞叹声里,你很难分清是美术课还是数学课。此外,我们还要引领学生感受数学化繁为简的概括美与简洁美;化方为圆、化曲为直的转化美;层层演绎的严谨美与逻辑美;富于变化的神奇美;数形结合的和谐美等等,让学生徜徉在美的氛围中,享受幸福的数学生活。

5、游戏中的数学

其实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他们是乐于接受的,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英语课、体育课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有一些小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上这样的课。其实,数学课堂也不是非得扳着面孔,只要我们用心发现,也是乐趣无穷,并且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的。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这一部分内容时,概念很多,一时学生不易分清。我就在复习课上设计了一个游戏,将同学们的学号贴在胸前,先请学号是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同学分别起立(熟悉基本概念),接着让学生们自己找朋友,并说出找朋友的依据。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十分感兴趣,这下可好了,教室里立刻“乱成一团”,稍稍平静下来之后,我要他们说出是朋友的理由,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起了手。他们除了将基本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当成“朋友”外,还找出了某数的因数、某数的倍数、两个数甚至三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还找出了某个数的质因数等等。这节课我们玩得开心、学得开心。

6、数学与生活

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 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哪一门学科是绝对独立的,科学知识之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工具性的数学学科更是如此。数学不仅仅是数学,只要我们数学教师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必能开创出数学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2]《教学月刊》(小学版)

[3]《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上一篇:兴趣,数学教学的金钥匙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深学生在音乐课上对传统文化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