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得宝:勾勒东方的家居版图

时间:2022-04-16 12:35:59

家得宝:勾勒东方的家居版图

凭借先进的商业模式和引以为傲的橙色文化,家得宝在欧美市场纵横捭阖。然而,这位“橙色牛仔”却因一次“马失前蹄”错过进入中国的黄金机遇。成为名副其实的迟到者。世事难料。正当家得宝为经过漫长等待之后。终于通过收购家世界曲线入华而欣喜之时,却发现中外巨头早已在这里风云际会。在强敌环伺的竞争格局中,家得宝能否后来居上,续写新的“橙色神话”?

1978年4月的一个下午,马库斯和布可兰被公司莫名的解雇了。正是这次莫名的解雇,创造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自助式家居零售商家得宝(HomeDepot)。家得宝一诞生就打破了家居的传统销售方式――分散的摊位制和专卖店销售,取而代之的则是自助式家居零售模式。不仅如此,家得宝在营销管理上也颇具特色,其“血橙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公司的“血液”之中。依靠这两件“法宝”,家得宝走上了全球扩张之路。

今天,三十而立的家得宝已是仅次于沃尔玛、家乐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零售巨头和最大的家居零售商。它在全球拥有2100多家门店以及36万名员工。所销售的商品涵盖木材、基础建材、墙与地面覆盖材料、油漆涂料、五金工具、水暖器材、电工电料、园艺及汽车用品、灯具、家庭美化用品和厨卫设备等10多个品类。家得宝门店中陈列着3万种现货商品和6000多种特殊订单商品,可满足消费者“从毛坯房到成品家”的“一站式”购物需求。

在北美市场确立霸主地位后,家得宝开始将目光投向太平洋彼岸的中国。1998年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带动了家居建材行业的蓬勃发展。近年,中国家居建材市场保持着年均15%的增长率,市场规模达到6000亿元。家居建材市场的爆炸式增长不仅推动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家世界、东方家园、好美家和家福特等国内品牌纷纷涌现:也吸引着包括百安居、宜家、乐华梅兰、欧倍德等全球巨头前来“淘金”。在北美市场的纵横捭阖助长了家得宝的傲慢情绪,公司高层认为,只要复制在北美的商业模式,在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坐上头把交椅只是个时间问题。然而,令家得宝意想不到的是,一次苦涩的失败即将到来。

错失良机,曲线入华 兵败南美,殃及池鱼

正当家得宝准备在中国市场大展宏图之际,一场意外的变故打乱了家得宝的战略规划。家得宝在阿根廷和智利市场遭遇“水土不服”,最终偃旗息鼓,黯然退出。遭遇此“滑铁卢”后,家得宝放缓了海外市场的扩张步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按兵不动,错过了进入中国的黄金机遇。

与此同时,其主要竞争对手――百安居,加快了在华跑马圈地的步伐。2005年4月,通过母公司英国翠峰集团,百安居斥资13亿元人民币收购了竞争对手欧倍德在中国的全部零售业务,进一步确立了其在中国家居建材行业的领头羊地位。

并购家世界,曲线入华

面对落后的局面,心急如焚的家得宝渴望通过并购中国建材企业,迅速掌控销售渠道并缩小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然而,找不到合适的“猎物”却令家得宝伤透了脑筋。

恰在此时,经营状况不佳的家世界进入了家得宝的视线。家世界诞生于1996年1 2月,是中国第一家建材超市。在经营模式上,家世界基本上是家得宝的中国翻版。

得益于市场的膨胀和先进的业态,家世界在天津、北京、西安、青岛、沈阳和郑州等6座城市先后开设了12家门店,成为本土企业中的佼佼者。但是,过快的发展速度给家世界带来了各方面的压力。资金链、人才、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的短板成为横亘在家世界面前的道道天堑。2006年下半年,家世界终因资金链告急待价而沽。此后,家得宝、百安居、乐华梅兰等国外品牌纷纷与家世界接触,希望借这块“肥肉”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虽然在第一轮竞争中销声匿迹,但家得宝却一直在关注中国建材市场的发展,蓄势待发。2004年,家得宝在中国设立了业务发展办公室,成为在中国市场的“前哨站”。业务发展办公室用喜忧参半来描述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喜的是:在中国,约70%的家庭装饰费用被用于新房屋的内部装修,这为家得宝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家得宝在家装用品和装修服务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忧的是:当时百安居、好美家、欧倍德、东方家园、家世界和乐华梅兰等六大竞争对手总共在中国开设了85家连锁门店。根据六大零售商公布的开店计划,到2008年,他们在中国的总店铺数将达到285个。家得宝认为,依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中国市场显然已经无法容纳第七家建材零售商。因此,收购理所当然地成为家得宝进入中国的不二之选。

面对家世界待价而沽这样一个天赐良机,家得宝当仁不让,最终用1亿美元的代价取得了其100%控股权,一举拥有了分布于北京、天津、西安、沈阳、青岛和郑州等6座城市的12家门店和3000名员工。在百安居进入中国7年之后,家得宝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市场。

橙色文化的中国演绎

并购家世界之后,家得宝用8个月的时间,不仅完成了对原家世界人员、店面和产品结构的整合,而且对店员和供应商展开培训,使他们逐渐融入家得宝的橙色文化之中,接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此外,家得宝还针对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些本地化的营销策略。

入乡随俗,从“DIY”到“DIFM”

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发展令消费者个人收入和闲暇时间不断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自主装修的意愿不断增强。家得宝因势而变,在家居市场开创了“自助装修”(DIY)经营模式,后被众多企业仿效,成为行业标准。

家得宝进入中国后,发现中美在消费环境、品牌语境、消费心理上都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果完全照搬“DIY”模式,很可能橘生淮北,水土不服。为此,家得宝将目标顾客重新定义为:居住在大城市、年龄在30岁左右的初次购房者。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在省事、省时和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房间的装修、装饰。他们不仅需要性价比高的产品,还需要精美的设计方案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于是,家得宝舍弃了其在北美的“DIY”模式,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DIFM”(Do it forme,即替我做)模式,并建立家得宝装修设计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共同成长,构建和谐供零关系

2007年,建材行业的“雅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供应商和百安居的矛盾趋于激化。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建材市场分销渠道特殊,厂家区域性强,无法满足百安居建立全国统一供应链的战略需求,这导致百安居敏捷供应链的优势难以发挥。为了维持基本利润,百安居也只能从供应商身上

获得补偿。

“雅百事件”折射出供应链管理和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意义。为避免重蹈百安居的覆辙,家得宝一方面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和供应商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将供应商纳入其全球采购系统之中,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目前,家得宝已经与中国500多家供应商建立了伙伴关系,每年从中国市场采购价值1000亿元人民币的产品,其中包括照明设备、电风扇、瓷砖和地板材料、卫浴设备以及装潢工具等数万种商品,甚至家得宝部分自有品牌如Ryobi、Hampton Bay和Glacier Bay等都是由中国供应商生产的。目前家得宝中国市场采购额已经占其全球总采购额的10%,中国已经成为其在全球最大的单一采购市场。

互相关怀,是家得宝橙色文化的第一个表现。这种关怀包括全体员工的同舟共济,与经销商之间的战略共赢,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家得宝视员工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提倡员工之间的精诚合作。家得宝重视消费者,从员工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就要接受“持久地想方设法照顾顾客才是唯一出路”这一理念“洗脑”。家得宝致力与供应商建立类似伙伴关系的共赢价值链,通过培训等方式为供应商创造价值。总之,家得宝的橙色文化尊重所有人,努力营造和谐的经营环境,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可谓中西同轨。

注重环保,打造绿色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日渐枯竭,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如同梦魇,困扰着人类。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企业正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它们必须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兼顾效率和环保。华人IT产业教父施振荣曾说:“虽然你必须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但同时也必须不停地考虑下一步如何建立新的竞争力。”对于富有雄心和责任感的企业而言,新的竞争力,就是绿色。绿色竞争力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例如,2007年,绿色创想计划为GE带来了价值700亿美元的订单。

家居产品与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息息相关,绿色环保是消费者购买决策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之一。因此,家得宝在倡导和推动绿色消费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为了鼓励供应商制造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近年,家得宝公司实施了“绿色保护・我的选择(EcoOptions)”计划。按照该计划,在家得宝的零售店中,各项指标符合某个环保标准的产品,将被贴上“EcoOptions”标志,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一标志来选购产品。家得宝计划,到2009年把“EcoOptions”产品扩大到6000种。家得宝希望与供应商、建筑商和消费者一起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007年5月,家得宝把这一计划引入中国,在推广“绿色保护・我的选择”系列产品的过程中,向中国消费者传递家得宝独特的家居服务理念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营哲学。

家得宝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定位可以解释为:在商品、品牌、质量保证、家居设计和施工等各个方面实现最优,使得消费者能够获得绿色环保的家居,可循环利用的木材和高效节能的设备。围绕这一战略,家得宝实施了一组相关的运营和传播活动,不断强化在消费者心中的绿色形象。

例如,2008年4月20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和中国绿色家居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的“全国百家品牌家居卖场环保消费大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家得宝积极参与本次活动,成为“绿色安居联动卖场”的成员企业,以倡导绿色消费,宣传“中国环境标志”,参与推动家居行业环保水平的提升。

懂得如何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积极参与和公司业务有联系的公益事业,是家得宝橙色文化的第二个表现。家得宝总是极尽所能地去影响顾客,为公司树立形象,提高客户忠诚度和品牌认可度。

得益于此,尽管家得宝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但通过打“环保牌”,构建绿色供应链系统,在中国消费者心智中成功建立了差异化的品牌形象。

提速中国,后来者能否居上

作为全球家居建材市场的“最后一块大蛋糕”,中国市场的诱惑力无须赘言。但面对众多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作为后来者的家得宝要想迎头赶上,其难度可想而知。

群雄逐鹿,竞争空前激烈

目前,中国家居建材市场的经营业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小型的“街边店”,主要针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第二类为建材市场或商业地产商,它们通过招商的方式吸引建材经销商进驻,管理方式较为粗放,但目前仍处于主导地位,所占市场份额超过70%;第三类为建材超市,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

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建材超市尽管份额还比较低,但它符合未来的消费趋势,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家居建材超市具备以下优点:在采购环节,超市的专业采购人员可以设置产品入场门槛,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在销售环节,建材超市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场所,还能将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作为品牌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手段,这种知识型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在发达国家,家居建材超市是主流业态,所占市场份额超过95%。相比之下,即使在国内最发达的城市上海,这一比例也只有20%。因此,预计未来3~5年,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家居建材超市所占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0%~80%,上升空间非常大。

虽然在盈利模式上符合未来趋势,但家得宝要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张,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市场布局上,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截至2007年,百安居已经在中国27个城市建立了60家门店,年营业额超过60亿元。自2004年11月在北京建立第一家门店之后,乐华梅兰又在2008年3月迈出了新的一步:与北化集团签订了“乐华梅兰北京大郊亭店”项目合作协议,计划在北京建立其第二家门店,并进入全面提速阶段。总之,以百安居为代表的跨国巨头实力相当强大,这令家得宝的中国旅途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迎接它的将是一场更为持久的品牌攻坚战。

雄心勃勃,勾勒未来蓝图

“对于家得宝来说,中国市场机遇非常重要。”家得宝董事会主席兼执行总裁Frank Blake说,“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成为行业第一,就像在北美洲一样。”如果你认为家得宝在华扩张时过于谨小慎微,那么你就错了。

事实上,永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正是家得宝橙色文化的第三个表现。它的唯一目标就是扩张和持续增长。它从未满足于每年高于20%的销售增长率,仍不断突破着家居产品零售业的界限。

家得宝有着非常成功的扩张记录,善于通过并购和有机增长结合的方式进行布局。2001年~2006年,家得宝在全球新开了909家门店,速度为每年180家。

虽然并购家世界之后,家得宝强调,提升现有的12家门店的盈利能力才是当前要务,目前暂无进一步扩张计划。但是,谁都明白,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领导地位,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相当必要。因此,家得宝在中国的大举扩张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在区域市场选择上,目前家得宝的门店多分布在北方二线城市。而在中国南部的发达地区,家得宝现在还没有一家门店。相对于百安居在沿海地区以及内陆一线城市的市场布局,家得宝还有很大的差距。对此,家得宝亚洲及加拿大区总裁温施芮女士表示,根据家得宝中国区的发展规划,家得宝将在10年内成为中国建材零售市场排名首位的企业。为此,公司将通过收购、租赁或者自建门店等各种方式实现快速扩张。针对原家世界的门店主要集中于北方二线城市的现状,温施芮女士表示,家得宝将很快“跨过”长江,在华东、华南地区开店,以完成在中国发达地区的网点布局。

温施芮坦诚,家得宝在中国至少要有100家店,才能实现一定的规模效应。至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扩张,温施芮强调,虽然家得宝更青睐自建门店,在加拿大与墨西哥便是如此。但由于中国市场比较特殊,家得宝在这里会考虑所有的发展途径,包括并购。2007年,家得宝以1 0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旗下的批发业务(HD Supply),以专注零售业务。此举将为家得宝的中国扩张提供更为强大的资金支持。

人们普遍认为,家得宝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家居建材零售业的格局。作为中国市场的后来者,家得宝能否因地制宜地整合供应商资源,展开营销活动,最终勾勒出其在东方的家居版图,成为中国建材零售市场的“领头羊”,还有待时间检验。

上一篇:绩效考核:过去与未来的现实对话 下一篇:设计战略,中国动向的制胜之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