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时事渗透

时间:2022-04-15 11:42:49

浅析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时事渗透

摘 要:时事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时事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深入理解党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国情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线的思想品德教师,须更好更快更准确的在思想品德课上利用时事,渗透时事,从而显示时事的魅力,提升时事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时事教育;渗透;运用

一、思想品德课堂进行时事渗透的必要性

在思想品德课堂渗透时事教育,既是新课标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将时事政治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政治中考采用开卷的形式,它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减少了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命题往往通过把社会时事热点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且考查学生对时事热点、重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认识水平,对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重视时事政治教育的备课

备好时事政治教育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而时事政治课一般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必须在“社会生活”这本大教材中精心选择,对众多时政“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去粗取精,组织好时政教学内容。

1.确定教学内容

确定时政教学内容,必须准确反映和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对中学生具有突出鲜明的思想教育意义。必须是近期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内容。学生接触的时事基本上来自新闻、网络、报纸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如果不抓住其实时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虽然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已经注意到了材料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但落实到具体教学设计上,还必须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目的,不同年级的学生知识背景、人生经验、理解层次都有很大差异,所以进行时事渗透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时事背景事件,从而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分析,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共鸣。

3.设计教学方法

时政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也是灵活的和多样的。时政教学可以采用听广播、看电视、教师讲授、模拟新闻会、讨论课、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必须在备课中做出教法设计。

4.精心设计,写好教案

教师要对时政教学的内容深入研究,精心挑选材料,并将条目式内容扩展为专题式内容,为课堂提供准确丰富的教学资料。只有将这些内容想好写好,教师上课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从而避免简单应付、流于形式的现象发生。

三、巧用时事热点 ,讲究时事政治教育的方式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时代,也不能滞后于时代。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把时事问题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到时事知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1.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做新闻人,最新时事新闻

课前明确主讲人,并准备资料,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去探知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不少同学参加演讲锻炼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新闻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演讲要适时点评,不能偏离方向;二是要克服漫无目的的应付如读报纸、罗列小新闻,读读了事,不加以整理和评析。

2.加大对学生时事问题的练习力度

做练习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练习内容的质量,对学生的练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将相应的时事设计到题目当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知积来分析得出答案;或设计出问题,要求学生举出相应的时事进行佐证,使练习更具开放性、新颖性、操作性与效益性,一改练习题枯燥乏味的特点,让学生喜欢做,起到充分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作用。

3.进行时事辩论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时事为背景,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中存在争议的热点事件举行辩论会。比如,在初三教材《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涉及到“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我引入了当前备受争议的社会热点问题“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学生分为两组,各持一方观点。在辩论过程中,我联系本课知识及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的内容,对学生的想法进行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懂得,面对具体事件,如何正确、理智的面对,明确我们的责任,明确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青年一代肩负的光荣使命。

总之,时事教育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补充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事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思想政治课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在渗透时事政治教育时,我们绝不能不加选择地将各种各样的时事政治都搬进思想品德课堂,更不能喧宾夺主,在时事政治上耗时过多,而把真正的课堂教学粗略带过。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反思,把握好时事渗透的尺度。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刘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育学导论》(第二版)李剑萍.魏薇主编.人民出版社.

[3]《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维普中文期刊.

作者简介:

井华(1985.10~),女,汉族,山东省东平县,200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供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哈密市第八中学,中学二级教师,法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品德教育,邮编:839000。

上一篇:简析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 下一篇:促进观念建构的高中化学专题复习教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