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写作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探究

时间:2022-04-15 11:12:50

浅析写作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探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的高度关注。虽然经过了多次的改革和发展,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水平以及写作效率仍然不容乐观,“教师难以施教,学生难以掌握”成为语文写作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策略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 自主 学习 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生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探究充分挖掘,提升小学学生的写作技能,就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自主学习探究策略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新型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将对小学语文写作中实行自主学习探究策略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写作主要是通过运用一些书面语言来进行表达和叙述的一种交流方式,同时也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感知过程,在经过自我创造表达后直观反映出自身情感或者事物客观规律的一种能力。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字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因为写作教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所以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属于重点难点。因此,教师需要对写作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制定一系列适当的措施进行针对性教学,努力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水平。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现状思考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基本功综合训练的综合体现。而我国内地传统的作文教学最终导致了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失语状态。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只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模式进行指导,忽视了写作教学的客观规律,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系统的写作知识训练,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造成了学生的作文中出现大话、空话,情感苍白、胡编乱造现象日益严重。教师为写作设置条条框框。教师在学生写作前关照的中心、主题、选材、开头、结尾等等一大套写作理论,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教师错误估计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写作的思想内容达到一定的高度,忽略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另外,教师批改时,会根据习作要求,认为学生的习作有些偏题,重点不够突出,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互动关系,并且没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所以只有解决了根源问题,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针对传统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害怕作文,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命题学生做,学生习作教师评改等弊端提出来的,具体阐明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

三、小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对写作的影响

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之间就可以练成的,而是通过持续的训练才能得到提升,写作教学的内容比较复杂,其中包括了对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述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同时也包括一些细节方面的训练,例如立意能力、修改能力以及审题能力等。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要做到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独特的思想观念和写作规律进行培训,而提高以上写作能力的基础就是要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将自己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进行统筹规划;对自己完成的学习内容进行严格的评价和审核;对正在进行的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自主学习探究也称为个性化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规律,及时进行控制和调整,同时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实际写作效率。

四、实现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探究的途径

1.教师愁作文,学生怕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实一直困扰着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我觉得,作文技巧不可缺少,兴趣更为重要,不能激活学生的兴趣,就难以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将受到制约,作文教学的效果也就谈不上了。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性,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观察,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写作更加热情起来。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实施差异教学。力求在语文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之间的矛盾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自主、创造的个性。

尊重小学生的思想差异,小学生身心已经发育成熟,都有着独特的思想个性,所以在写作过程中都蕴含着自身鲜明的个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思想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例如,培养学生养成随时写作的良好习惯,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以随笔的形式进行上交,这些记事随笔不受任何写作限制,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自由轻松地进行发挥,展示出自身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水平。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写作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写作环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写作,从而有效地提升语文写作教学质量水平。

3. 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学生的写作成果,写作教学所面对的是广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写作发展,对学生的写作成果做好评价工作,对学生的反应情况重视起来,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对写作成果进行评价,这不仅可以加深师生关系,还可以使学生之间更加友好。在评价过程中,不应该单方面采取分数制,这样会加大学生的写作压力,因此,应该采用达标制等方式进行评价,既能创造出良好的写作环境,又可以减轻学生的写作负担。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激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乐观地去改进和完善,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总之,教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同时建立适当的评价制度,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只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推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快速发展。

(责编 金 东)

上一篇:南宫市城乡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调查分析 下一篇:正确运用评价手段,提高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