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的压力有多大

时间:2022-04-15 05:49:40

通胀的压力有多大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之间似乎只有一墙之隔,以至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为中国经济走出通货紧缩而举杯相庆,就又要开始为通货膨胀担忧了。

通胀压力悄然而至

2003年国庆前后,由粮食和食用油带头,长期停滞不前的市场物价突然出现大幅蹿升,并且逐月走高。虽然许多人并没有感觉到物价的明显上涨,但事实上,物价确实上涨了,只不过由于上涨的物价大都是生产资料,还没有影响到生活资料,加上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增强,大多数人能泰然处之,因此并未产生恐慌心理。

物价上涨带来的是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一向谨慎的央行也必须承认的事实。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的《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坦然相告:“连续几个月的物价上涨都在2%到3%,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4年年会上公开提出,对目前的经济形势应当冷静观察,慎重分析,当前通货膨胀的趋势很明显,值得关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也表示,今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重点应是防止通货膨胀。

CPI,也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是用来衡量居民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指标。在经济学家的眼里,CPI通常是被用作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核心观察指标之一。

仔细观察中国物价的走势图便会发现,2003年以前,我国的CPI同比增幅一直为负增长。1999年4月为-2.2%,2002年4月为-1.3%。但从2003年开始,我国走出了这个跨越3年徘徊于底部的物价通缩状况,也结束了自1994年以来物价持续下跌的局面。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去年同月上涨1.8%,与上月相比上涨0.9%。到了11月份,上涨速度更快,CPI比去年同月上涨3%,与上月相比上涨1%。12月份的CPI更是上涨3.2%,比上月提高0.2%。1月~12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2%,比2002年提高2个百分点。

而尤其让我们感觉到通胀压力但又为更多老百姓忽视的,是生产资料价格的猛涨。如煤炭,2003年涨价幅度为5%到7%,平均每吨涨了30多元;钢材在2003年出现了三波钢市上涨行情,其中建筑钢材中的直径6.5毫米高线,10月30日市场价格为3180元/吨,而年初只有2530元/吨,涨幅之大可见一斑。普通硅酸盐水泥2003年年初的市场价每吨仅200元至250元,眼下却已涨到400元,个别地区甚至已接近500元,超过了1994年每吨380元的最高价位,涨幅高达60%至80%,而且不少地方还是有价无货!

进入2004年后,物价上涨趋势同样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年1月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6%,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扭转了自1997年以来低谷徘徊的态势,比去年同期上涨0.3%;全国工业品价格同比上涨3.5%;CPI增长3.2%。据估计,2004年全年的CPI增长将为3%。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如果CPI上涨达到3%,说明有很高的通胀风险;如果CPI上涨达到5%,一般认为通胀已经到来。另外,全面反映通货膨胀压力的GDP缩减指数变动率在2003年高达4.5%,远高于2000年0.8%、2001年0%和2002年-1.2%的水平。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马凯坦言:“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资源约束矛盾加剧,进而又引起生产资料价格的较快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没有温度的高烧”

物价整体上涨的原始动力是投资。2003年我国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18亿元,同比增长26.7%,远远高于2001年和2002年的15.1%和21.5%,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这些投资基本上集中投向少数几个行业,如钢铁投资增长96.6%,电解铝投资增长92.9%,水泥投资增长121.9%,汽车投资增长87.2%,房地产投资增长29.7%。投资快速增长,需求旺盛,导致相关商品乃至原材料、燃料等供应不足,是拉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历史上固定资产投资的异常增长都伴随着经济过热,这次也不例外。从2003年以来,中国内地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出现了背离,尤其是第二季度,内需消费增长迎来了3年的最低潮,而工业增长却达到9年来的最高亢奋点。

据分析,这种兴奋表现在,局部地区的“圈地运动”、全行业的“大炼钢铁”、遍地开花的“汽车城”项目。这些暴利行业的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显示出盲目、无序和重复。以汽车行业为例,国家信息中心的最新报告称,全国汽车产能已达550万辆以上,轿车产能已达250万辆以上,大大高于市场容量。从目前投资势头看,未来几年生产能力还将大幅上涨,到2005年整个中国的汽车产能可能达到1000万辆。一旦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减缓,相当多的产能将被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疯狂投资的背后,其实是银行在担着风险。据悉,钢铁行业每年千亿元的投资,“其中50%~60%是从银行里来的”。

这一轮通胀压力的悄然而至,其实也是投资膨胀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银行贷款的增长速度也异常惊人。据统计,2002年下半年以来,基础货币增长速度有所下降,银行贷款增长速度却迅速上升。而2003年以来贷款更是普遍上涨,上半年全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7810亿元,已接近2002年全年贷款的总额。到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万亿元,同比增长1.1万亿元。而这些都是诱导货币供应过量,通货膨胀率攀升的重要因素。

经济学家许小年认为当前是一场“没有温度的高烧”,看起来是国内价格的回升诱发了企业扩大资本支出,但实际上,国内银行信贷的放松才是推动投资热的最主要因素,而价格回升不过是因为能源价格大涨所致。从技术面看,过去10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可持续实际增长速度大约在10%到20%之间,而现在的投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除了来自国内贷款剧增的压力之外,在国际汇率市场,人民币也面临巨大升值压力,更多的外国货币进入中国市场。2003年5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3450亿美元。为冲销这种影响,中国政府必须发行更多的货币。这样,通胀的压力又增加了。

经济过热,除了由于社会总需求大幅增加而供给不足导致物价水平持续的、全面的、大幅的上升之外,也是由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从而导致社会经济资源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升所造成的。

当然,宏观经济的持续走强,表明中国已经告别了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下行周期,转而步入经济快速上升轨道,这是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最大变局。但恰恰在这个时刻,我们尤其要警惕通胀的压力,警惕经济过热的现象。对此,国务院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给予了突出的强调。他说:“在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一些新的矛盾,特别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能源、交通和部分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认真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

不会重现严重的通胀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过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发生于1987年~1988年及1993年~1994年。对目前面临的通胀压力,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随着我国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不断提高,手段的不断完善,加上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增强,这一次的通货膨胀压力不会引发类似前两次那样的严重通货膨胀。

首先,我们应当看到,目前的经济运行与两次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期的经济运行有所不同。当时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共同特点,是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增长双膨胀,且伴随着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以及粮食供应短缺、粮价大幅度上涨的现象。而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仅仅是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消费增长仍然低迷甚至不足,工业品出厂价格也仅仅上涨2.3%。粮食价格虽然出现较大的恢复性上涨,但粮食供应并未出现严重短缺。

比较可知,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是目前经济运行与两次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期经济运行的最大区别。此外,我国目前总体上仍处于供求平衡或供略大于求的总体格局,这与1987年~1988年以及1993年~1994年短缺经济的供求环境存在根本性的区别。从发展来看,由于1997年以来居民收入增长连续7年低于GDP的增长幅度,且在社会上存在大规模的下岗人员、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人们的收入预期下降、支出预期上升的情况下,如果不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消费不会出现膨胀的局面,因此也难以拉动居民消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更重要的是,国家对价格上涨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及时得当,将有助于抑制价格的过快上涨,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吴晓求认为,现在我国发生的经济过热苗头,主要还是结构性的,而不是总量意义上的过热。他指出,中国的宏观经济目前出现了“过热”,但不会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90年代中期所出现过的“通胀现象”,因为今天中国经济体系中的市场机制已基本建立起来了,供给机制中的市场力量已经很强大了,宏观经济调控也更趋于成熟和规范。

现在,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我国经济总体正常,只是在钢铁、房地产、汽车等个别部门存在过热。只要我们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适度的调控,就完全可以避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另外,我们判断最近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还有一个重要的依据是,现在的物价上涨还只是局部上涨,主要是粮食、能源价格上升过快,而很多商品的价格并没有涨,有的还在下降,因此很多人并没有感到手中的货币在贬值。

政府着手防通胀

其实,早在去年年中人们还在媒体上大肆争论中国的经济有没有过热,中国有没有通胀压力的时候,中国的决策层就未雨绸缪,对通胀产生了警觉。2003年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曾召集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的经济学家座谈,对中国经济整体走势进行判断,并听取下半年经济政策意见。这之后,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的讲话被认为是一个官方基调:目前的高增长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对个别地区、行业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仍要高度重视。

随后的时间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御通货膨胀的干预政策,包括央行出台“121号文件”抑制土地开发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抑制银行贷款速度的过高增长;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汽车五大行业贷款展开大检查等。

在采取调控手段的同时,2004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将许多省(部)级领导干部召到北京来进行培训,用媒体的话说,实际上有“洗脑”的意思。也就是统一认识,树立新的发展观,摈弃一味追求GDP高增长的观念,同时通过与各省高层的直接交流,变相降温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的投资过热现象,抑制已经出现的通货膨胀苗头。

2月4日,国务院专门召集国家有关部委,与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召开了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电视电话会议。这意味着国务院不仅正式认可了部分行业存在投资过度,而且做出了严格控制和整顿措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亲自到会讲话,他强调:“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过度投资,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悉,这次会议后,国务院派出联合检查组赴重点地区,主要对各地钢铁、电解铝、水泥投资建设项目的清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清理的项目范围将主要针对“已建、在建、拟建钢铁、电解铝、水泥项目”。清理措施包括,对于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未经审批、违规或越权审批的项目,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用地(含各类开发区已征用土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审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海关对引进设备不予免税,工商管理部门不予登记,质检部门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证监会不得批准项目上市、扩股、配股,电力部门不得供电。对于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得贷款,已发生贷款的要采取停贷、收贷等方式予以纠正。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将立即对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紧急刹车。因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在很大程度上还并没有完全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通胀的压力还主要集中在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的盲目建设上,如果我们一刀切地全面叫停,极有可能让刚刚缓过气来的中国经济又步入通货紧缩的泥淖。事实上,我们既要防止通货膨胀,也要防止通货紧缩;或者说是短期内防止通货膨胀,长期则要防止通货紧缩。对此,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一定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对于如何进行宏观调控,他说:“搞好宏观调控,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适时,就是把握好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适度,就是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央行拟定应急方案,利率是否上调尚无定论

作为金融调控的主要部门,央行早在去年就开始不声不响地行动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央行便开始控制自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为保证经济快速增长和抗击通货紧缩而增加的货币供应。同时直接针对过热的房地产出台了“121号文件"进行整顿,以严格控制向快速增长的房地产业新增贷款。与此同时,央行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政府今年将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波动,“中央银行将使用各种工具以调控信贷增长”。

控制货币供应的措施看来已经有效果,货币供应在到2004年1月为止的过去五个月里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央行似乎还不满足。3月2日,央行再次通过公开市场发行500亿央行票据以回笼银行资金,创下央行票据运用以来单周净回笼资金最高纪录。据悉,央行已决定今年全年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全年新增贷款为2.6万亿元,较去年实际新增贷款逾2.99万亿元减少近4000亿元。目标制定后,央行正以空前的举动回笼资金。央行票据已连续三周发行量高达500亿。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的力度之大在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史上还是第一遭。

除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手段提速资金回笼速度及延长锁定资金外,据权威人士透露,目前央行已拟定应急方案,以应对通胀到来。一旦CPI等各项数据反映通胀呈加速之势,央行将上报国务院批准有关应急方案,并予以实施,确保经济健康运行,以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泡沫。可以预计,如果货币信贷增速依然较快,CPI加速增长,央行将会毫不客气地再度出手,出台刚性货币政策。

利率是调控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许多人特别关注,面对日益上涨的物价,央行是否会调高利率?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赞成提高利率。他认为,人们在感到出现通货膨胀的趋势时,就会抢购商品,而商品价格就会越抢越高,老百姓又越高越抢,由此演变为通货膨胀。目前,我们已经看到生产资料在涨价,粮食在涨价,我们就要及时应对。但是,更多的专家则认为,截至2004年1月末,居民储蓄达11.63万亿元,同比增长达18.6%。在国有商业银行因改革而对贷款更加审慎,且居民储蓄愿望依然很高的前提下,居民实际储蓄存款利率已经转为负值,目前更多地需要考虑拓宽投资渠道;单纯依据居民储蓄利率实际为负值就得出人民币储蓄利率面临上调压力的结论,目前为时尚早。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李扬认为,当前价格既有成本推动又有需求推动,以前者为主,正因为此,物价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在目前国内并未出现通胀、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有所缓解的情况下,今年的利率政策最好不动。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陈东琪也曾撰文指出,利率将保持在目前水平,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利率正处于45年来的最低点,人民币利率已经远远高于美元利率。如果中国升息,无疑将再次增大美元与人民币的利差,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也有学者认为,目前的物价上涨,还没有到非让我们向通货膨胀宣战不可的地步。因此,2004年的货币政策,将会在保持去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调控。估计2004年上半年,将维持一个低利率与适度通胀的运行环境。下半年,则需视国内物价走势状况和国际上特别是美国的利率动向而定。看来,中国近期到底会不会加息,还需视形势的发展而定。

如何应对“负利率”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通货膨胀的压力,感觉得到的是物价上涨,感觉不到的是放在银行里的存款贬值。

我们简单地算一笔账,按国家权威部门和经济专家的普遍预测,2004年的CPI将在3%以上运行。目前,银行存款1年期的利率为1.98%,扣除利息税,实际存款利率只有1.58%。如果以CPI为3%来计,老百姓的1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为1.58%-3%=-1.42%。它意味着将10000元存进银行,1年后它的实际价值变成了9858元,142元就白白地“蒸发”了。

显然,通货膨胀是导致负利率的“罪魁祸首”。但是,也有专家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其实对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对个人而言也是有人吃亏有人得利。大致情况如下:

固定收入者吃亏,浮动收入者得利。由于通货膨胀的作用,固定收入者如公务员、白领等的实际收入将减少,尤其是退休人员的实际购买力将受到影响。而对于在企业里工作的人来说,如果产品价格比工资、原材料价格等上涨得更快,他们反而是得利者。

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这里所说的货币财富指的是现金、银行储蓄、债券等,他们的实际价值将会降低。这里所说的实际财富是指不动产、贵金属(黄金、白银等)、珠宝、古董、艺术品、股票等,拥有这些反而可能因为通货膨胀的因素而获得价格的快速上涨。

负利率时代的到来,对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热衷于储蓄的人来说,它是不情愿却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我们可以积极地调整理财思路,通过行之有效的投资手段来抵御负利率。

抵御负利率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减少储蓄进行消费,投资股票、房产等,也可以自己或合伙找项目办实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投资项目在获利大的同时风险也大。如果你缺乏投资理财的能力,最好还是不要贸然行事。对于那些缺乏风险承受能力的人来说,与其投资亏大本,不如选择储蓄稳当得多。面对通胀的压力,我们有必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与平和的心态,既不要惶惶不可终日,也不要草率行事。

上一篇:职务消费之痛 下一篇:不兑现售楼广告该不该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