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时间:2022-04-15 11:51:32

如何提升小学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范畴的课程,它具有导向和与人的功能。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当做教育的主宰,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给人的感觉是只有考试、升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从小学起,考试、分数和升学便成为学校、教师及家长追逐的目标,于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在在教学过程中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注重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单向的灌输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造成了许多学生的反感和厌学。我们知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的内化。因此,要实现思想品德课的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关系,改变单向、硬性“灌输”的“填鸭式”教育教学方法,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探究和发现知识,从而使学生享受真正的学习乐趣,并从中培养乐趣,从中培养能力,把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一种素质。

2树立优秀教师形象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谈不上提供学生的素质。因此,政治教师首先应该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素质,应该终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高度事业心和社会主义献身精神,这是教师坚定政治素质的集中表现。其次,政治教师还应该有豁达大度的思想素质,应该对人、对事、对己做到豁达、大度、沉着、耐心、冷静,严与律己、宽以待人,搞好合作共事关系和师生关系。再次,政治教师应该有开拓进取的精神,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而教师是班级的管理者,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特点,深入地认识学生的发展规律, 科学地安排他们的教育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教育手段。

教师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真正实施德育教育,教师本身也是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政治教师应该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身立德,在教学中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亦师亦友,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学有榜样,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把握教材特点

思想品德是一门着重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指导学生行为的课程,教材的每一课都与喊着一个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能力,教材内容大多以具体的人物和事物作为载体,当然也有一些是以被大家所认可的、富有哲理的语言童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来启迪教育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典型性和情境性,这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为了充分发挥教材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上的导向功能和教育作用,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特点,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运用好教材,把教材内容分析好, 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教育学生,让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和具体实例栩栩如生、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时对提高对教材信度的第一步。其次,为了让学生信服,教师还要例举相应的、学生所熟悉的人和事物作为补充材料,来印证、来说明教材中的道理,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所例举的补充事例,同样也一定要真实、具体。时间、任务、地点要介绍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叙述完整,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任何虚构、测臆的事例,不管教师编造的如何圆满,一旦被学生所察觉,不仅不会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消弱整节课乃至对思想品德学科的信度。因此,教学内容的真实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显得尤为重要。

3创造良好的心理情境

心理学认为,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重要影响。而且情感教育贯穿于智力教育的始终,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师温和的语言、慈祥的表情、信赖的目光、文明的行为,都是感情传递的媒体,对学生学习思想品科学的态度有着深刻的影响。实践证明,一个干净利落的手势、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一句情绪激昂的话语,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思品的积极性。情感诱导包括语言诱导、目光诱导、身教诱导等方面,而语言在实施情感诱导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起着情感诱导的重要作用,它不仅用于传播知识,而且还是交流思想情感,影响学生思想、品德、道德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力求简练、准确、生动、形象、通俗、直观、风趣、幽默,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在配合其当的手势,那就会创造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就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只能让课堂边的枯燥乏味,把课“教死”。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性的、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在25分钟左右,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为了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这一点暂短时间,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创造一种既紧张又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紧张活泼,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明显增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会记忆的特别牢,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为了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活跃有趣,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和情感准备,这样才能做到上课时精力充沛、热情饱满,讲课富有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真正提升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反之,一个没有充分准备,没有充沛精神,没有激情的老师是上不好思想品德课的。

政治课堂教学是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平台,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也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自己以身作则的影响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上一篇:广西桂林市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 下一篇:幼儿也可以有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