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写作热情 点燃创新火花

时间:2022-04-15 08:57:15

激发写作热情 点燃创新火花

创新,是现代教育的新使命。儿童的创造力是惊人的,也是极其纯真和美丽的。他们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的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他们的灵感被激发,内在潜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点燃他们瞬间爆发的创新火花。

一、巧用课件展示,激发写作热情

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伊始,演示一段展现海底世界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海底,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入趣味游戏,调动创造欲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中运用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让学生去主动学习,使学生善于创新。如教《服装》一课时,课前让学生穿上各种漂亮的服装,课堂上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服装表演,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们翩翩起舞,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我由此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服装文化,引导学生设计自己喜爱的服装,这一课学生们感到很新鲜、有趣,使他们个个觉得自己是设计师,从而在游戏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心,激发了写作的欲望。

三、精心创设情境,点燃创新火花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针对这个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情境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利用语言、录音、幻灯、投影等具体形式,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课堂情境。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能获得一种深切的体验,从而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激发学生善于去创造、去表现。

如在教学《我喜欢的水果》一课的教学,我让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创设了一个水果世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来到水果世界通过“吃吃、看看、想想、画画、写写”的方法进行。我拿出桔子问学生:“桔子是什么形状的?”“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学生抢着答:“太阳”、“卫星”、“皮球”、“毛线团”、等等。)“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画下来。”待到学生画差不多了,教师就剥开桔子,请学生吃,同时问:“桔子瓣像什么?”(学生会争先恐后的答道:“像月亮”、“小船”、“镰刀”、“香蕉”……)这时,学生的作业纸上就出现了许多联想出来的物体。像这样吃着、看着、想着、画着、写着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点燃了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四、动手参与实践,提升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实验,没有实践能力的人,绝不可能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实践出真知,脱离社会实践来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如《爱什么颜色》一课时,我是这样来操作的:讲授完色彩王国的老祖宗――三原色后,我是这样来引导学生发现三间色的:“同学们,无数种色彩都可以由三原色中的两种颜色两两混合调配出来,你们相不相信啊?”孩子们顿时眼睛中有了好奇的光芒,我抓住机会继续引导学生:下面老师先来做个实验。我把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调和在一起,这时我注意到孩子们的眼睛里又有一种惊奇的光:好神奇啊!居然成了橙色了。看到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光时,我就把主动权交给他们:“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来帮老师继续完成这个实验,看看你还有什么新发现。”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因而这堂课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很快他们就发现: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当我看到孩子们的实验结果,我兴奋地告诉孩子们:“同学们,你们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来的橙色、绿色、紫色这三种颜色,就是我们今天要教的新内容――三间色,不用老师讲你们就能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得出结论,你们真棒!”课后,学生纷纷动手实践,把不同的颜色调和在一起。由此可见,动手操作诱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作品欣赏评价,发挥再造能力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所写的每一篇习作都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一种情感的外在体现。我们应该认真地看待,悉心体验,不可小视。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融入情感教育,做到心诚意切,对学生高度负责。教师在评价中除了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还可以抓住时机,使学生在自我肯定,自我鼓励的肯定性评价中不断进步、创新。评价他们的作业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个性表现,以及审美趣味的不同,要给每个学生留有各自的发展空间,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作业,充分肯定进步。我相信,科学的、恰如其份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再创造的潜能,促进他们个性成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激发写作热情,点燃创新火花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切实加以引导,就一定能够使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得到绽放!

上一篇:在创建学校文化中演绎精彩 下一篇:班主任――学校心理健康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