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纪事》

时间:2022-04-15 05:27:03

2008年7月19日,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一档全新的以人文纪实为宗旨的自办栏目应运而生,这就是《青城纪事》。从起初的周播节目到现在的1周3期,在众多忠实观众的陪伴下,不经意间走过了5年多的时间……

我们是摄像机后面的那双眼睛,我们是记录人物命运的那本书,我们是绘出斑斓世界社会万象的那支笔,我们的工作就是纪录,纪录,再纪录……。但又有多少人理解我们背后的那些忙碌与难处呢?

从选题的策划,人物的选取,到文字稿的初步形成,我们都明白没有最好的报道角度,只有更好的纪录方式;从分镜头的拟拍,到现场拍摄的尽善尽美,我们力求本色和真实,更力求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细节,往往是纪录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岁月留在老人额头上的那些深深浅浅的褶子;平凡岗位上的人们脸上那份尽职豁达的微笑;爱心妈妈自然而然牵起孩子手的那个瞬间;哥哥背起弟弟上下楼梯时的那种力量……正是因为这些细节,我们的纪录才更有意义;而细节的捕捉,却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

当所有拍摄任务行将完毕,面对众多的拍摄素材,如何取舍、编排,则是考验我们的又一个难题。怎样将上百分钟的素材整合进15分钟的栏目里,选取怎样的编排结构使节目更紧凑更有看点,这些往往需要不断地尝试,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式……

“小”人物

或许有人不能理解做一期15分钟的节目会那么费事儿,但我们深刻地明白:正因为我们努力去履行纪录的职责,精益求精地去追求每一期节目,每一个人物的完美,才有了今天的《青城纪事》,才有了越来越多观众的支持,才有了一次次的精彩纷呈……

讲述青城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是《青城纪事》自开播以来便始终坚持的宗旨。从起早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到走家串户的投递员;从年近退休依然站岗的交警,到默默无闻却自得其乐的快乐协警员;从兢兢业业的5路公交司机,到76岁退休在家却依然学电脑画地图的古稀老人……,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小人物”,在这个社会里贡献着那份微弱却很有意义的力量。

“大”智慧

这里所说的大智慧,不一定就像草原之子乌兰夫那样有伟大的成就,他们也许只是陶醉在那朗朗的国学世界里,又或者只是唱了一辈子的大青衣舍不得离去。我们纪录下那些梨园传薪的老艺术家们曾经的辉煌,也纪录下如巴拉吉尼玛这样的文化使者一辈子的心愿,当然,还有如贾凤英这样的乡村教师他们的智慧和坚强……

“小”舞台

过去的时间里,《青城纪事》栏目组成员进社区下基层,往返于市区和乡镇,不论是街道办事处,还是村子里的办公室,都有我们记者编导的身影。通过对这些基层工作者的实地走访了解,我们才对“舞台虽小、心比天高”这句话有了深刻地体会: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尽心尽责,村民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享受生活。

“大”世界

多年来,我们纪录的不再是简单的人或事,更会将电视镜头聚焦于热点事件。比如2010年7月12日,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团体用他们热情的表演,将节日的欢乐传递到青城的街头巷尾―――为期一周的“中国・呼和浩特第七届国际民间艺术节”绚丽登场。在这期间,《青城纪事》栏目用全程跟拍的方式,将本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完整地纪录下来,并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编排制作了4期精彩节目,将这盛大的节日呈现给所有电视观众。

风土人情

《青城纪事》在追求选题丰富、角度多样的同时,也不忘挖掘呼和浩特的本地文化和特色。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不仅听得见悠悠胡笳古音,看得见红红火火的腊埔脑阁,了解到青城名吃烧麦的历史和文化,还能走进平常百姓家看看八月十五这一天村民是如何烙月饼的。

往昔回忆

走近百姓,走进生活,这是《青城纪事》的一直追求。我们走进呼和浩特民间博物馆,寻找老城的记忆;我们走进内蒙古博物院,追溯草原的文明;我们看着画面,听着声音探寻远古世界的秘密;我们循着铁骑声,记起大青山脚下的那些金戈岁月。

历史文化篇

过去的日子里,《青城纪事》不仅将记录监督的责任放在第一位,作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媒体和窗口名片,我们更是记录下这座城市的每一处美丽――召庙文化厚重而悠久,伊斯兰建筑庄严而肃穆,还有那草原上熊熊的篝火,映红了夜空,映红了笑脸;浓浓的蒙古风情,醉了夜色,醉了心情。

眼前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将来的发展,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5年多的时间,《青城纪事》锻炼出这样一支朝气蓬勃、敢于亮剑的团队:他们记录生活的勇气不曾改变 ,他们追求梦想的脚步不曾停下,作为一名电视人,他们愿意用镜头去讲述青城百姓自己的故事。青城纪事,百姓故事,因为有你而精彩!

上一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 下一篇: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