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时间:2022-04-15 04:29:55

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由于受普通教育学科体系课程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中职学校在教学中仍沿袭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虽有实训环节的教学,但仍偏重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传授,理论和实践有所脱节。而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适应中职学生实际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下面就如何构建和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见解:

一、何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真实或模拟的实习、生产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同时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操作的训练,有效地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训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将技能实训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全程构建素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环节。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教学过程实现了“四位一体”,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为一体;教室和实训车间为一体,教室既是理论课堂,又是技能实训车间;教师和师傅为一体,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又是实习指导师傅;学生和学徒为一体,学生既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者,又是岗位技能的训练者。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进行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这种教学方法,经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不好教学环节,或教师根本只做形式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那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会耽误学生的学习。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及“学科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的框架,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实用、适度”,技能训练则强调科学、规范及创新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的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不是将理论和实训简单地堆砌,而是将教师有理论讲解、有专业技能操作示范、有巡回指导技术纠正等,学生有技能操作实际训练、互帮互学等,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与传统的纯粹的站讲台理论课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教学过程应有以下七个环节:

1.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述哪些基本知识?掌握哪些基本技能?

2.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3.教学设备、工量具的准备,教学场地如何选择?

4.学生如何分组,设备、工具如何配置?

5.教学过程如何排编:先操作后讲解,还是先讲解后操作?教学难度大的一般是先讲解、先示范,后实训,最后测试。

6.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7.教学时段如何安排?一般以4节或6节为一个单元,所以节间时间要尽可能安排详细,提高时间利用率。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师明确了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逐步把专业教师“逼”上“双师型”轨道,迫使教师向实训教学倾斜,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做法,摆脱了纯理论教学。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意识,而且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也显著增强。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是很好,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大都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接受能力也不平衡,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形象思维比较好,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强。

针对这一特点,我校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一方面尊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另一方面加大了实训教学的力度,采用“实物示范”的教学方法,进行形象化教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形象化教学,不仅使学生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这样,理实一体化教学立足于学生的本性,能从总体素质上使学生得到发展和完善,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因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才能,为顺利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记叙文中的写作技巧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