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2-04-15 01:44:01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摘 要:2015年3月5日,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标志着“互联网+”计划已经上升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地位。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生存的基础,整个国土资源部门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土资源部门注重信息化建设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乌鲁木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信息化

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越来越重视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信息化在国土资源部门的进一步深化和应用,把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应用到国土资源工作中,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但由于资金投入、人员等各种原因,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部门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国土资源部门快速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简述

20世纪80年代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部门信息化建设开始起步。2002年,开始探索和建立了部门的局域网,初步实现了与市政府各局的互联互通,内部网络办公初步形成。2004年,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厅公众信息网站逐步建成,政务信息公开得到了有效探索。2007和2008年,建设用地的审批、采矿权的审批等都基本实现了网上的运行,基本跟上了国土资源部门管理信息化的现代化步伐。

2012年9月12日,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相关专家对《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进行评审。评审专家一致通过确定了“十二五”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内容,建议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尽快组织实施。至今,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互联网+”的大背景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又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和挑战。

二、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根据自身业务需求以及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了《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机房管理制度》、《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网络管理制度》等制度管理,目前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下:

(一)机房。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有两个机房,主机房占地200平方米,主要放置运行在国土资源专网上的服务器及存储等设备。副机房位于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行政楼内,主要放置运行在电子政务外网上的服务器。各县(市)局也按照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要求,建设了县级标准化机房,并配置了机房专用空调及UPS等设备。

(二)网络。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系统目前有三条应用网络,其中国土资源专网带宽100兆,实现了市县全覆盖,部分延伸至乡镇国土所。电子政务内网及电子政务外网县级覆盖率达到80%。

(三)基础硬件。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拥有4路高性能服务器4台,2路服务器30台,30t容量的磁盘阵列4台,网络防火墙2台,网闸设备2台,核心交换机2台,加密机1台。各县(市)局硬件配置基本相同,即2路服务器4台,30t容量磁盘阵列1台,一体化网关1台,网闸1台,核心交换机1台。

(四)基础软件。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已经配置的正版基础软件有Oracle数据库、ArcGis、金山WPS办公、微点主动防御、内网安全终端管理、机房IT运维,其中微点主动防御及内网安全终端软件已经下发到各县(市)局。

尽管信息化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还是造成信息孤岛的局面,由于客户服务器功能还不够多,较为单一,给后期的升级维护和数据的保存等方面造成了困难,造成难以对整体情况准确把握。

三、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信息化已经深刻影响了国土资源部门的发展,但有些工作还是停留在表面。例如国土资源的数据库不完善,资源信息不能共享,基层国土资源所信息化发展迟缓等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意识。2016年1-2月份,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门户网站信息条数前三名分别是耕地保护处13条、地质勘察处12条、宣传教育处11条;其中建设用地管理处、人事处、工会工作委员会、自治区国土资源交易中心4个部门在两个月中1条;驻厅纪检组(监察室)、政策法规处、自治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等31个厅机关和直属单位消息0条。由此看出,除了信息化的基本应用,在信息化建设精细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信息化建设任务没有认真落实和贯彻。

(二)形式主义。相比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土地信息化管理方式来说,我国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基础较弱,经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全局的规划和统一,不同地区因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信息化发展也不同,因此,信息化发展走上了形式主义发展道路。购买的计算机设备和电子设备只停留在基本的业务操作,忽视了数据库的研发和维护,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增加。另外,很多的工作环节仍然以纸质媒介为重点,没有真正的发挥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

现阶段,各类应用APP及政府的门户网站设计层出不穷,但提供给公民真正能应用的板块却较少,这跟专业的,从事信息化研发的工作人员少、技术精的信息化人才缺乏也有一定关系。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部门虽然成立了信息化部门,但高端的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也是制约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之一。

(三)差异明显,各自为政。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信息化建设意识的差异,作为首府的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在各类业务以及信息化建设上都相对较好,其它各地州以及基层国土资源所由于基础建设水平不同,使信息化建设差异明显,投入的信息化基础设备没有深入的应用到各类业务中,业务办理还是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模式。其次,因系统开发的标准不同,各地州都自行摸索和建设信息化,以自身业务需求为主,导致了信息化侧重点不一样,缺乏统一的标准模式。

(四)缺乏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人才是保证日常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目前来看,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成立的专门信息化办公室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收集信息,信息以及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维护,缺乏业务和信息化管理都精通的复合型人才。

四、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全市信息化工作统筹

按照信息化工作部署,统一领导规划,定期检查信息情况以及政务公开情况,信息化发展程度,这样不仅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资金,还能一盘棋的发展,使信息化建设程度和效果大大提升。

(二)深化业务应用

要加强和深化现有的数据库,定期维护和更新数据库,加强遥感监测“一张图”等业务的深化应用,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政务系统的开发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全、更方便的国土资源信息。

(三)提高意识,明确目标

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意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只是要求把纸质版的信息转成电子版,要以高效准确的工作思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完善网络安全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四)补充复合型技术人才

信息化建设需要人才,依靠团队。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目前,要着力提高信息化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信息化管理技术队伍的规模。

五、结语

新疆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研究“互联网+”背景下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对国土资源部门来说无疑是一件现实而有意义的事情。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土资源部门的行政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转变职能,有利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针对当前的问题,应当采取高效有力的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反省,总结经验,推进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部门又快有好地发展。(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宗华,彭明军.数字规划国土管理综合地理信息平台建设[J].测绘通报,2005(4):18-21.

[2] 陶志红,范树印.关于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些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00,27(1):49-54.

[3] 刘彦,徐雨明.基于业务流程的多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6(6):199-201.

[4] 高慧,娄策群.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情报科学,2004

上一篇:关于人才评价机制问题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三区”社工人才项目在西北地区发展的实践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