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探究

时间:2022-04-14 11:04:03

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探究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重庆 綦江40142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64-01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评价的要求,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验,从激励性评价的含义、作用、方法来认识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作用;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赞赏。”想得到肯定和表扬是人的普遍的心理,学生更是如此。表扬能唤起学生的自尊,使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加自信、自爱、自立、自强。因此,表扬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和创新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新课程要求改善对学生的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作用。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呢?课堂教学中就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吗?不是,新课程标准主张发展性评价观,是在评价上由重区别、重选择转向重激励、促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激励与激励性评价

激励就是激发与鼓励的意思,就是利用某种外部因素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是在外界刺激变量(各种手段与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内在变量(需要、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人积极的行为反应。

激励性评价是一种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的价值判断活动。教育评价具有激励、导向、调整、反思、选拔、诊断等多种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二、激励性评价的作用

1.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某种活动、技能、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习得的心理倾向。它会推动我们追求某种目标,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学中他会利用激励性评价来帮助学生培养提高学习成绩的情感倾向,教会他们学会如何利用这些情感倾向来促进自己的成功。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点滴的闪光之处,在课堂上要赏识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让他们在表现自己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用激励性评价方式,促进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生成

教与学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双边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的激励评价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进入学习状态,进而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没关系,至少你思考了,你参与了,很棒”, “只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什么事都难不倒你!”等这样的激励声、赞誉声在学生耳畔响起,从而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一个赞许的手势,一个鼓励的微笑,使他领悟到老师对他的鼓舞和信任,感受到老师与他心灵的交流,这种激励性评价更能够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这样能够建立一个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

3.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在发展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激励性评价它不是简单的表扬、表扬再表扬,而是善意而恰倒好处的激励,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的火花,激发他们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不断使学生品味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自信的力量。要注意用情、适量、适度、适时。

4.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把握好自身发展方向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但因学生的个性差异,显示出来的智慧方面不一样而已。教学中,教师要成为一个发现者,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适时对学生有益的内在潜能和外在表现进行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特点、特长产生特定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积极的情感倾向。用激励性评价鼓励,促进其个性张扬和全面发展,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5.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技能与方法的形成

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思维、行为表现及时地给予激励性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习技能与方法的形成。当学生们合作探究时,同学们思维灵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各不相同,学生们的合作表现也各有不同,我们就要及时点评,对学生给予肯定和激励,促使学生的合作更得法,交流更有效。这种评价为学生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主动探究问题,不断提高学习技能和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课堂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的发挥,将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持续发展,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宽,参与实践机会不断增多。通过有声和无声的激励评价,可以实现由促进学生的学习到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以实现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发展到最终走向社会的成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发挥发展性评价激励功能的重要方式。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怎样才能让评价润物无声呢?

三、激励性评价的方法

1.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

积极的期望必定要转化为对学生的积极要求,而积极的要求又依赖于对学生实际的了解,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是消极的,而只有通过学生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才是积极的。

2.创造成功机会,诱导学生参与。

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能对学生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而要达到这一点,则必须变为学生自身的要求,并化为具体的行动。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和发展自己,把期望和要求变成有形的事实。这要求实施鼓励性评价,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可取之处;总结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3.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要适度、恰当。

物极必反,凡是过了头就未必是好的了。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切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4.因人而异,选取侧重点不同的评价方式。

巧妙启迪优等生。优等生的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他们需要选择独特视角,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欣赏指导中等生。中等生学习积极性不持久,学习的潜力还没有最大限度发挥。课堂评价就应侧重对他们学习态度的鼓励与欣赏,对知识正误及学习方法的点评。热情激励学困生。这部分学生通常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及主动学习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要从他们身上去发现让他们自己认同的优点,进行准确的评价;发现闪光点,使他们打消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

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激励性评价的魅力,用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适量、适度、适时地评价学生,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大价值的个性发展和生命的超越。

参考文献:

[1]马海达黄百安 英语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探索《教学月刊》 2002[01]

[2]陈长泉激励性评价策略管见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19]

上一篇:谈小学生如何写出“新意”的作文 下一篇:培养优等生跳起来摘桃子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