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叶薯蓣皂苷元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时间:2022-04-14 05:55:55

摘 要: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在皂苷元生产上采用自然发酵、酸水解、酶解、微生物法等方法对薯蓣干品原料处理提取皂苷元。本文对薯蓣鲜品原料提取皂苷元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皂苷元提取效率。

关键词:盾叶薯蓣;提取方法;含量测定

薯蓣皂苷元是从薯蓣属植物的根茎中所含甾体皂苷经酸水解、萃取获得,因其具有溶血、降血脂、抗菌等作用而备受重视,是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俗称“黄姜”,是我国主要的种植品种,也是薯蓣皂苷含量较高、栽培种植面积较广的一种品种。

一、试验材料

鲜品盾叶薯蓣为湖北十堰周边区域栽培2~3年的原料,由十堰方坤工贸有限公司提供。仪器:722S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JJ-2高速组织捣碎机(金坛市恒丰仪器厂),索氏提取器。试剂:无水乙醇、乙酸酐、H2SO4、CHCL3、120#溶剂汽油、分析纯盐酸、L.B试剂。

二、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1.试验方法

将鲜品原料用捣碎机粉碎至1~5毫米颗粒,植物体内自身的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酶解部分淀粉、糖等物质,同时可以把皂苷分子从植物组织中游离出来。在水解过程中,排除一些水解干扰因素,降低酸的浓度、缩短水解时间,其回收率高于干品原料。

2.试验工艺路线

鲜品清洗泥沙匀浆机粉碎至1~5毫米发酵酶解37℃3至5天酸水解4~6h水解物洗至中性干燥干燥产物用120#溶剂汽油回流10h粗皂苷元用乙醇结晶得到薯蓣皂甙元。盾叶薯蓣鲜品按3.(2)方法,做三次提取,每次500g,平均数为3.93g,占鲜品含量为0.78%,溶点在195℃以上,符合标准要求。

3.分光光度法做含量测定

(1)显色试剂(Liebermann-Barcharacl)反应。

(2)标准溶液吸光度测定。配成100g/L的标准溶液,从标准液中取1ml,滴入25ml容量瓶中,用CHCl3滴加到刻度,塞上软木塞放入50℃恒温水浴40分钟,取出冷至室温,用L.B试剂做空白对照,在460nm处进做比色测定,读取吸光度。以纵坐标为吸光度,横坐标为含量做标准曲线。

(3)待测溶液取10g鲜品粉碎,加入50ml 15%H2SO4,回流4h,过滤水解物洗至中性烘干。溶于200mlCHCL3回流30分钟,提取液在1升容量瓶中定容后,取1ml,按3.(2)方法操作,读取吸光度。

(4)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对照溶液10~100×10-6g/ml一组,按3.(2)方法测得的吸光度数据进行处理,以吸光度(y)对薯蓣皂苷元浓度x回归,得回归方程:y=0.01988x-0.1953,γ=0.9998。再以(y)为纵坐标,x为横坐标作标准曲线绘制。线性范围15~100×10-6g/ml,标准误差估计为0.00103。

(5)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分析。按3.(3)方法将样品制备得的样液用3.(2)方法在460nm处测定吸收度,依标准曲线绘图算其浓度数值后,以下面公式计算薯蓣中皂苷元的含量。

鲜品盾叶薯蓣皂苷元含量%=■×100%

实验数据如下表:

三、小结

盾叶薯蓣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随着该植物生长龄级的增加和淀粉等多糖物质质量的增加,其糖苷含量越来越高。薯蓣鲜品生产工艺,一是可以破坏维管束、木栓细胞和粘液细胞并容易截短纤维,有利于激活酶作用,粉碎粒度可为1~5mm,匀浆机功率选800r/min;二是有利于滤弃纤维渣及大分子团的淀粉沉降,使水溶性糖苷处于悬浮游离态,利用薯蓣植物内源酶和外源酶自然发酵。发酵后的上清液回流循环使用,悬浮液浓缩,发酵温度控制在38℃±2℃值和发酵时间不易超过3~5天为最好;最后是减轻凉晒加工的劳动强度或霉变损耗,减少生产皂素厂家的堆酵场地,而且更有利于缩短水解时间。

参考文献:

[1]郭剑伟.薯蓣皂素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药学专论,2011,20(18):13-15.

[2]彭司勋.药物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400-447.

[3]汤兴利.盾叶薯蓣皂素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4,27(11):877-880.

上一篇:浅谈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思维 下一篇:对支教模式的分析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