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探索

时间:2022-04-14 09:28:28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探索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前准备;教学设计;学法指

导;拓展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9―0053―01

众所周知,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而高效课堂则是课堂教学最理想的境界。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下面就自己粗浅的认识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1. 紧盯教学内容。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环节。因此,教师对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另外,在备课时,教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时不再面面俱到,而是有的放矢,体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之处,重点加以突破。

2. 紧盯教学对象。教师的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到实处,使教学设计符合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为这是涉及到教师所讲的内容能否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借助多媒体教学,把课堂学习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改变过去呆板僵化、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同样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诱惑力,使学生充满兴趣。

二、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为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的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精心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三、有效的学法指导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亮点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应是教学的主导,通过点拨启发,选择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并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其中,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和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强化课堂的互动,并得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四、针对性的拓展练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高效课堂的重点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表现在达标检测上。每节新授课,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给出一些测评题目,适时地进行课堂效果的测评,测评题目要“精当”,测评时间要“适时”,只有通过这些检测,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都能达标,才能凸显课堂的高效。此外,课后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针对性的练习也非常有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能增加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合理设计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和挖掘新知的效果。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明确地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能使学生心甘情愿地学习,且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下一篇:微笑教育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