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正确理解这一预期

时间:2022-04-14 09:26:10

花旗、中行、兴业、渣打等银行均认为,央行极有可能在下半年进行加息。

“不是是否加息的问题,而是何时加息的问题。”随着国内经济逐步走向复苏,宏观经济政策也正在调整和变化。自2009年年末以来,央行对于各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推出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措施,进入2010年央行连续两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这可以视为中国启动退出政策的标志。”花旗银行中国区财富管理总监梁展霖近期在出席花旗财富论坛时表示。

梁展霖预测,央行有可能在第三季度启动加息进程,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将提高至5.81%。同时,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开始,花旗预计在今年年末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将达到6.12%的水平。

多数朋友将这近一段的股市走势与投资者对宏观经济数据的担忧以及可能出现的加息联系起来,这当然是有道理的。表现在盘面上就是给人以“坐卧不安”的感觉,股票拿不住,很难说服自己持股,但换股又找不到方向。

利率调整是涉及宏观经济全局的事情,非同小可,一次上调就足以形成进入持续加息的预期,这种预期与通胀预期相互激荡,会对尚未稳定的经济产生何种影响实在难以预料。此外,CPI变化与利率调整的配比一方面要考虑解决负利率的问题,一方面还要考虑居民收入变化的因素。

因此,目前情形下,决策层“避免误判形势”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历了这几年经济发展的大风大浪后,货币当局有足够的智慧比铰从容地应对当前的形势,从而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3%左右的CPI水平意味着2010年总体通胀水平将处于一个“临界点”的状态,在“公开市场操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信贷窗口指导”等工具尚有比较宽松的运用余地时,至少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经济界人士对今年宏观经济的复杂性已达成共识。“如果说去年是最困难的一年,那么今年就是最复杂的一年。”因此,今年宏观调控的精准度备受考验,如果不到位,则很可能引发过热或过紧局面,对尚未真正复苏的中国经济造成危害。

另外,在上一个加息周期以及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的降患过程中,主要出于防止国际热钱对国内金融形势的冲击,央行比较强调政策的“突然性”,但这一次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可能出现的加息,央行更倾向于提前打招呼,对市场放风,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市场逐步消化“货币政策趋紧”的信息,日后即使真的政策出现时,对市场的影响也会变得相对有限了。

几年前,很多朋友在股市投资时还不太多关心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现在,就是不太懂得经济学术语的朋友们也在谈论CPI、PPI了,一到宏观数据公布前就会流露出某些紧张情绪,并且会比较明显的反映在盘面上。这肯定是件好事,值得高兴,但朋友们也要避免听风就是雨,特别是货币政策相关的一些概念,全局性很强,理论性很强,不是市盈率、市净率这样的概念可以相比的,误读了政策会导致投资思路的全局性错误。

CPI上涨不等于通胀形势恶化,目前为止,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投放的大量流动性在滞后几个月之后,当然会给通胀的出现提供货币基础,除此之外,新增加的通胀因素并不多,也不明显。而在通胀环境下,资产价格普遍上涨,那么股票当然也有上涨的冲动,这也是顺理成章的,基于此,我觉得目前以中线持仓为好。

利率调升带来的估值下降与价格普涨推动的股价上涨两种因素何方占优值得认真思考。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利率因素对于理财计划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加息的预期之下投资者也应当及时地对理财计划、理财方案做出及时的调整,以起到防范利率风险的作用。

上一篇:息动与不动 不如行动 下一篇:能牵动哪些市场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