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动静互化解动态问题

时间:2022-04-14 12:54:47

巧用动静互化解动态问题

【关键词】动静互化 变静为动 化动为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

0086-02

动态问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题型之一,如何解决动态问题是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要想让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时不害怕、不畏缩,并能较为娴熟地解答,笔者认为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复习中强化这方面的训练;二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动静互化”思想,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获得解决动态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长此以往,必能收到好的效果。下面结合例子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变静为动,拓展思维

“变静为动”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增强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例1】 如图1,两同心圆间的圆环(即圆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6π,过小圆上任意一点P作大圆的弦AB,则PA・PB的值是( )

A.16 B.16π C.4 D.4π

本例是扬州市的一道中考题,命题者独具匠心,让人拍案叫绝。学生若能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思考,“变静为动”,则易发现:当弦AB绕点P旋转到A1B1(图2中的A1B1为大圆的直径)时,有PA・PB=PA1・PB1=(R-r)(R+r)=R2-r2=16,故选择A。

本题也可以使弦AB绕点P旋转到与小圆相切于点P的弦A2B2(如图3)的位置上,连接OP,OA2,则有PA・PB=PA2・PB2=PA22=R2-r2=16。

这里通过一个“动”的过程,把一般性问题转化成特殊问题,既揭示了事物之间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2】如图4,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直径。求证:AB・AC=AE・AD.

教学时,笔者在引导学生解答此例后,设计了以下两个变式引伸的问题:

1.当弧BEC分别是劣弧、半圆、优弧时,∠BAC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在每种情况下,AB・AC=AE・AD都成立吗?

2.若上述三种情况都成立,你能否用一个命题把它们表述出来?

在要求学生分别画出三种情况下(静态)的图形并思考解答问题1后,教者演示动态过程(B,C两点分别沿弧BA,弧CA方向运动),依次出现图4,图5,图6三种情形,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图4,图5,图6都是同一条件下几种不同位置的图形罢了,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得到命题:

三角形两邻边的积等于第三边上的高与外接圆直径的乘积。

这里“变静为动”,不仅充分发挥了例题的功能,而且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感悟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时所带来的思维空间上“豁然开朗”的境界。这种动态过程揭示了知识本身“形变质不变”的内在本质特征,同时涵盖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课本中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态原型,如圆周角定理、弦切角定理、两圆的位置关系、抛物线的平移等,这也是近年来许多省市中考考察“动态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化动为静,激活思维

在解决“动态问题”中,若能“化动为静”,往往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3】如图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是A(5,0),B(0,3),C(5,3),O为坐标原点。

①点E在直线BC上,若AEO为等腰三角形,求E点的坐标(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②过A,C两点的O′交线段BC于另一点D,且O′与y轴没有公共点,OD交O′于点G。设D的横坐标为t,AGO的面积为S,试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S,并求出t的取值范围。

此题是扬州市的一道中考压轴题,问题①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问题②中S与t的函数关系式,大部分学生由OBD∽AGO,可得■=■=■,利用勾股定理,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OD,再求出OG,AG,又由AGO是直角三角形,可求出S=■OG・AG=■.

但对于t的取值范围,则极少有学生能正确解答。由于O′是一个动圆,且O′与y轴没有公共点,学生缺乏解这类动态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一时难以理解,无从下手。

此处若能采用“化动为静”的解题策略,便不难解答。在引导学生分析此题时,可以让学生观察O′的动态演示过程,思考动圆O′在运动中有无特殊(指位置)情况?

学生不难发现,动圆O′有两种特殊位置:一是O′与y轴相切(图8),二是O′与BC的交点D与C重合(图9)(这两种情况虽不合题意,但我们可以假设这两种情况成立),显然t的范围应介于BD(图8中BD)与BC(图9中BC)之间。由图8,设O′与y轴相切于M,则BM2=BD・BC,易知BM=■,故BD=■=■,由图9知,此时BD=BC=t=5,所以,t的范围为■

这里的“化动为静”,即于“动态”中,使之相对“静止”,使学生在“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在“动静互化”中既解决了问题,又激活了思维。通过对两种特殊情况的思考,解决了一般情况下的问题。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若能把握渗透“动静互化”思想的契机,使学生经历感知―领悟―理解―运用的过程,则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责编 易惠娟)

上一篇:克服思维定势对数学学习的负面影响的方法 下一篇: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