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视域下“兵教兵”的法制班级建设之思考

时间:2022-04-14 12:30:25

成才视域下“兵教兵”的法制班级建设之思考

摘 要: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学生也是班级管理的主力,而班主任是学生的顾问,也是导师和朋友,但绝不是“保姆”,什么事都由班主任去做。近年来,我也在一直积极尝试、探索如何能把班级管理还给学生,做到“兵教兵,兵督兵,兵管兵,兵查兵”,促进学生成才。

关键词:“兵教兵”;法制班级;管理制度;成才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时时刻刻都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认为学生也是班级的主人,学生也是班级管理的主力。而班主任是学生的顾问,也是导师和朋友,但绝不是“保姆”,什么事都由班主任去做,不利于学生成长。基于此,近年来,我也在一直积极尝试、探索如何能把班级管理还给学生,做到“兵教兵,兵督兵,兵管兵,兵查兵”,促进学生成才。

一、集思广议,完善班级制度

为了能使班级制度最大限度地做到完整、公正,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让每个同学写下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哪些行为是违反校规班纪的,哪些行为应得到表彰,不断弘扬的。这样一来,一方面班级制度得到了全面的扩充和完善,而且每一条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另一方面学生在自己制订制度的同时就对制度进行了学习,反思了自己的日常行为。把同学们的意见收集上来之后,由班长逐条统计,利用班会课进行解读,并在三分之二以上同学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修正。最终确认下来后,将制度印发给学生,以“保证书”的形式让所有同学签字上交保存,再把一份张贴在班级,供课后阅读理解、警示。即使是全体同学共同参与,也会有不少的规定漏掉。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有同学违反了制度之外的规定,不予扣分和处罚。然后经三分之二的同学同意后,将此条例补充进来,班级条例就会越来越完整。

二、因地制宜,公平公正分组

因为竞赛是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捆绑,所以对分组一定要公平、公正、合理。不能等成绩出来后给学生留下口舌,说这不合理,那不公平,不能心服口服的接受处罚。根据经验各小组扣分主要集中在晨读、英语的背诵、听写和每节课的课堂展示上,而这个又主要和文化成绩有关。为了公平,我以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为基础,依据我们学校分班的模式分成八个小组,这样每个小组的成绩就均衡了。为了防止调皮捣蛋的学生扎堆到一起,根据实际情况用成绩相当的同学把那些调皮的同学分开。总之,要尽一切的努力尽量使分组公平化。

三、组长选拔,成功的关键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实施教学改革已经好几年了,学生一直都是分组的,都有自己的组长。而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他的行为品质、学习态度、荣辱观,都直接影响整个小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组长的选拔和他个人的问题是最为头痛,最为伤神的。事实证明,一个有竞争意识、责任心强的组长,在自己得到积极发展的同时,更可以引领同组成员共同发展,在大幅度提高他们文化成绩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上进心、荣辱观;而一个自私自利、价值观淡薄的组长,对小组的其他成员不闻不问,起不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最多也只能自己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组长的负担,每个小组选出两个组长。一个“学”,他主要负责课堂引领同学们讨论、分工、展示,课后辅导本组同学学习,检查语文、英语背默,收发、催促各科作业等等;另一个组长为“纪律组长”,他主要负责带领全班同学宣誓,督查眼保健操、课堂纪律、班级日志的记录等工作。这两个组长都由本组同学选举产生,我一般要求“学”最好在班级前20名,因为这个名次的同学,学习态度端正,上进心强,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学习较为轻松,课业任务完成较快,能有足够的时间帮助和督促其他组员学习。“纪律组长”一般不做要求,只要有威信、责任心强、敢作敢为就可以了。组长产生以后,本组成员必须严格听从组长的管理和要求。组长可以执行除了打骂或有侮辱以外的所有班主任权利。

四、严格记录,及时公布

依据班级管理条例进行对每个小组考评,每个同学的扣、加分行为都要有及时、完整、准确的记录和核算。这项艰巨的任务由全班同学共同选举出的班长来负责。班长把每天的扣、加分情况及时完整地记录在《班级日常管理跟踪记录表》上,等到夕会时进行公布总分和名次。如有疑问本组成员当场提出,进行修改,夕会过后就不再算数。每五天为一个轮次,班长算好总分,排好本轮的名次以及升降名次,进行公布,并作为对小组奖惩的依据,如有疑问班长可交出记录表进行核实。对记录的公正性有十六字的要求“法有所据,法有所依,法有所准,法有所公”,只要你按这十六个字严格要求自己,就不会有同学找你后账。

五、奖罚分明,制度的保障

为了使制度能持续、公平、公正地进行下去,必须对犯错误的个别同学和小组进行处罚作为保障。对处罚的制定宗旨是“尽量不体罚学生,绝不辱骂学生,绝不说伤学生自尊心的话”。处罚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犯错误同学本身的处罚,二是对小组整体的处罚。在没有物资保障时,奖罚就要从学生最为关心、需求最为迫切的地方进行。比如获得第一名的组可免于卫生扫除,可以早吃饭等。总之,这些奖罚条例,是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和班级的同学不断讨论修改得出的,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当然,遇到具体情况或“特顽劣分子”有时还得具体对待。

奖罚制度的制订,一定要体现公平、公正、合理、易于接受,另外对被处罚的学生,特别是组长,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心服口服地接受。还是一句话,所有的奖罚要做到“法有所据,法有所依,发有所准,法有所公”这16个字。

随着制度的不断进行和深入,我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班组长的责任心,全体同学的荣辱观也都有所增强。总之,管理是一门大学问,社会效率的提高其实是管理的进步,班级的管理也不是如此行文这样简单。这里的话只做记录,不做真理。开拓,才是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周鸿辉.中小学班级管理策略集粹[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谭晓芳.新时期班级管理的探索[J].教育艺术,2006⑵.

上一篇: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育才质量 下一篇:做好德育及班级管理工作激励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