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片里的那些玩意

时间:2022-04-13 05:44:31

卡通片里的那些玩意

我们能像小叮当那样戴上竹蜻蜓在天空飞翔吗?我们能涂上隐形液让别人看不见吗?儿时看的卡通片里那些奇幻的场景,也许在今天和不远的将来就能实现。

飞翔之梦

飞翔是人类一个永恒的梦想,几乎所有的科幻类卡通片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飞行工具。《魔女宅急便》中神奇的飞天扫帚,《机器猫》里轻巧的竹蜻蜓,《超人》中紧握双拳腾空而起的超人,而最具科幻色彩的莫过于《喷气之子》中的飞行汽车了,这种在摩天大楼之间穿梭不息的汽车形状飞行物,几乎成为未来世界的标志。在现实世界里,被堵车弄得心烦意燥的我们,是多么盼望自己的车能够拔地而起,把身后的汽车长龙统统甩在身后。2001年的“9.11”事件中成千上万的人无助地被困在即将崩塌的世贸大厦里,如果有垂直起降的飞行器,也许就能避免悲剧……

如今,飞行汽车成为现实。不久前,美国Terrafugia公司推出了Transition,这个有着可伸缩侧翼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看似一辆普通的汽车,但打开两边的侧翼之后就能在城市上空自由翱翔。妮梦•马科斯集团公司(Neiman Marcus Group Inc)也开始预售全球第一辆4座飞行汽车,这辆外形酷似星际战斗机的节能型汽车,在空中飞行的最高时速可达560公里,而使用的燃料是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的酒精。最近,一家名叫PAL-V欧洲BV的荷兰公司更是设计出只有3个车轮的PAL-V(即私人空陆两用车),PAL-V在拐弯倾斜时很像摩托车,因此操控性非常好。不过,这些飞行汽车价格不菲――都在300万美元以上,要想坐上“经济型”的飞行汽车,平时能随便开着上下班、出门购物,估计还得等上一段日子。

相对行汽车,日本漫画家藤子不二雄觉得把自己塞在一个盒子里才能飞行太麻烦了,就让他笔下的卡通人物机器猫从未来带来一样宝贝 ――“竹蜻蜓”,这也成为卡通片《机器猫》里出现频率最高的道具。一遇到上课快迟到,机器猫小叮当和大雄俩儿就头戴这个长相似螺旋桨的玩意,像直升飞机般飞向目的地。虽然在现实中让真人飞起来的难度太大,但机器猫却真的飞起来了。日本的一家玩具厂推出一种遥控飞行机器猫玩具。这个机器猫头顶的竹蜻蜓,采用“二重反转式旋翼” ――一种运用在前苏联军用直升机的精密结构。充上几分钟的电之后,机器猫就能飞到几层楼那么高。关键是,这只会飞的机器猫售价才49美元,比飞行汽车可便宜多了。

小叮当的宝贝

除了竹蜻蜓,《机器猫》里还有好多让人过目不忘的好玩意。当大雄受到大胖和强夫欺负时,小叮当总是会给他一把空气枪,只要把枪管套在手指上,对准目标说声“砰”,那些坏孩子就被打得人仰马翻。这个令人艳羡得手痒痒的武器,如今你随随便便都能买到。这款名字为“AirZooka”的空气枪,看起来像个小小的电吹风,只要轻轻拖动它上面的一个小按钮,就能产生强大的气流,攻击6米之内的任何人,但可以保证的是,它的空气弹是绝对没有任何危险的。只要掏出13美元,你就能在eBay上买到这个能让你在朋友面前显摆的玩意。

“房屋机械人”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在迪拜,有10%的新建筑中都装备有“智能房屋”系统。只要装上一个计算机中心控制系统,与埋设在房屋墙壁内的电器线缆连接,手握遥控器,就能轻轻松松让房屋里的电器自觉工作。而在回家的路上,给家里的热水器发一条信息,让它开始烧水,迎接主人洗澡,已是成天在我们的电视里播放的广告了。

在《机器猫》里,“隐形液” 是一种类似于喷雾剂的东西,喷上之后目标物体就会变成视觉看不到的状态。现在倒是有一种汽车车牌隐形喷剂,能在被喷车牌表面形成一层具有反光作用的透明保护膜,当警用测速相机(雷达)或电子眼的高倍闪光灯投射到车牌时,车牌会呈现白茫茫的一片,测不到任何数字。这虽是雕虫小技,却是一个让技术误入歧途的典型。然而,不知是出于对“透明”还是“隐藏”的追求,人类对隐形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歇。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透露他们已掌握了一种制造隐形衣的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避开光线和物体周围其他形式的电磁辐射。在旁观者眼里,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在视觉上实现了隐身。

机器猫、机器恐龙,还有什么

不仅机器猫的道具正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实,机器猫自己也出现在现实世界里了。不过,它有了另外一个名字――NeCoRo(尼克罗)。这是日本欧姆龙公司(OMRON Corporation)近期推出的完全仿真的机器人宠物猫,它身上的人工皮毛猫摸起来就像真猫一样,并在全身装置了多种听觉、视觉、触觉传感器。人一摸它的头,尼克罗就会立刻撒娇;打它也会生气并叫出声音;它还会告诉主人它想睡觉了或要求主人抱抱它;与主人相处久了,它能记住主人的声音和自己的名字。虽然欧姆龙公司认为尼克罗已经够完美了,但是想想《机器猫》中那个爱吃铜锣烧、甚至会被蚊子叮的小叮当,这只机器猫还差得很远。

几乎每个二三十岁的中国人都是在“变形金刚,随时变形状……”的歌声中长大的,那时他们一放学就冲到电视机前收看卡通片《变形金刚》,一上街就吵嚷着要父母买一个变形金刚玩具。然而大多数人拥有的变形金刚只是一个手动的模型,但著名机器人设计师Dr. Mark W. Tilden去年设计的Roboraptor机器恐龙玩具则是一只真正的机器恐龙。跟尼克罗一样,RoboRaptor身上也有多个先进感应器,它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并对外界的接触与互动做出不同的反应,还会发出像真恐龙般的吼叫声,你还可以用双杆遥控器控制它的行为。RoboRaptor在国内已上市,售价不低――3680元人民币,你自己考虑考虑吧。

除了希望有机器猫、变形金刚之类的机器人的帮助,人类也常常幻想自己拥有超凡的能力。在《星球大战之帝国反击战》中,天行者卢克在云城与Darth Vader用幻化光刀交战时失去了右手,但最后在杰迪归来的高潮时刻,天行者完成了机械手,并用它切开了Darth Vader的防护。在现实中,长期以来伤残人士只能戴上一个没有知觉的假肢,并不能指望用它来干多少事情。但波士顿数字手臂系统公司将可以令伤残人士拥有天行者那样活动自如的机械手,该公司生产的LTI智能假肢可以利用板上微处理器来控制机器假肢。英国的研究人员则更进一步,希望生产出直接受思想控制的机器肢体,他们从鹿角中得到一些灵感,将活肢体与金属植入物直接连在一起,一些残疾人已经开始试用这类产品。

控制假肢也只是人类幻想中的小儿科了,人类最渴望的莫过于用自己的意念主宰一切,所谓“心想事成”。在《圣斗士》中,白羊座穆先生的意念就无所不能,而日立制作所研发的一项技术也能让你当一回穆先生:比如,你想看电视时,念头一闪,电视就开了。原理就是将一个帽子状的血流测定器连接在头部,用电脑测定出人在思考时大脑内部血流量的微妙变化,然后将脑部活动信号传输到电子器械上。这项技术主要针对身体瘫痪者等残障人士,可以应用到电动床、轮椅等残障人士使用的器械上,但对一些懒人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日立的下一步研发计划是,不仅做到“想看就看”, 还要实现“想看什么台就看什么台”。

柯南的道具

虽是一个侦探卡通片,《名侦探柯南》里也有好多让人为之向往的小玩意。工藤新一本来是一名高中生侦探,由于被坏人灌下毒药而身体缩小,便一直以小学生“江户川柯南”的身份,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的疑难案件。在片中出现次数达135次的蝴蝶结形变声器,是柯南在讲述案件推理时隐瞒自己真实身份最关键的道具。柯南只需在调节旋钮后对着蝴蝶结讲话,便可以模仿他贪吃贪喝但又可爱的“叔叔”毛利小五郎的声音。这个看似神秘的东西,其实在中关村的科技市场里就能买到。麻将牌大小,几十块钱一个,可以装在手机或固定电话上。原理很简单,就是改变声音的频率,虽然不能像柯南的变声蝴蝶结那样可以模仿任何人的声音,但还是可以将通话者的声音在男女老少间随意变换。这对于独自在家的老人和孩子倒比较安全,可以用一壮年男子的声音吓唬吓唬坏人,但大多数时候我们不知道这种变声器会被用在什么地方,这只会让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变得更加不确定。

总体而言,柯南里面的道具都有点小儿科。比如犯人追踪眼镜,按下右边的按钮,右镜片就会变成显示屏,显示出发信器的位置。这无非是一个接收信号的装置,而且范围还要限制在两公里之内,而现在的科技已经更胜一筹。以色列“卢姆斯”光学公司开发了一种视频眼镜,镜片里有一个微型放映机和一个微型液晶屏,液晶屏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收诸如iPod、掌上电脑和视频手机等视频发射装置发出的信号,然后把信号还原成影像投射到镜片上,感觉就像在两三米开外,看宽度至少为70英寸的电影屏幕。柯南的其他道具,像手表型麻醉枪、太阳能引擎滑板、笔记本型电子地图、便当型携带传真机,这些都是当时看起来觉得好玩,但在今天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了。也许这就是科技的迷人之处,一个在我们的想象中存在许久的东西,说不定哪一天就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儿时看到的卡通片的确给现在的科技带来很多灵感,而科技追赶人类幻想的脚步也越来越快了,即使在刚推出不久卡通片里的奇思妙想也能很快找到现实版。在迪士尼Pixar公司2001年推出的卡通片《怪兽电力公司》中,一家电力公司有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发电方式――靠孩子们的尖叫声来发电,尖叫声越大,电力也就越足。科学家将声波的机械能转化为鼓膜式声波接受器的机械能,而后将鼓膜式声波接受器吸收来的能量转化为宜于储存和传输的电能。目前,英国科技人员已经成功将声能转化为电能。已经有人在幻想:我们随身携带的手机、相机和MP3将不需要任何烦人的电池或充电器了,大街上的噪音产生的声波足以让他们运行一整天。

上一篇:管理软件觊觎电子商务 下一篇:SP已到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