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的教学探索

时间:2022-04-13 02:43:34

物质的量的教学探索

摘要: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位置。在教学实际中,化学教师要随时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以对教材做相应的反思处理,由浅入深,设计有梯度的训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同时,教师应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找措施、寻方法,实现“教学相长”,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熟悉学生 教材处理 由浅入深 梯度训练 方法指导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贯穿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因此,教师教好物质的量的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介绍的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的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化学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物质的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这对于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并不好理解,至于灵活的运用更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摸索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简单、浅显地理解物理的量。

一、反思学生方面的问题

许多教师认为很容易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能是重点、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随地详细地观察、记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接受情况,包括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对重点难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课上的练习和课下的作业完成的情况等。教师只有不断积累,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才能找到真正解决学生学习困惑的方法。教师只有反思学生,记录点滴,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方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二、反思教材的处理

物质的量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它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世界的桥梁,是将微粒子个数集合化的概念。怎样使抽象的概念更通俗易懂,更具体形象化呢?对此,我对新教材重新编排,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丰富教材,例如,我们可从如何比较准确地测定一张纸的厚度和如何准确地测定一沓纸的张数的问题探讨,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这样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形象,学生从心理上不再“惧学”。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常识入手,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三、进行相关的简单练习,引领学生概念入门

比如,在物质的量定义“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体”时,教师就要说明两点:(1)NA个粒子的集体叫1mol,例如,NA个氧原子的集体为1mol,2NA个水分子的集体为2mol,以此类推,n=N/NA。(2)摩尔是个集合体,可以用这个集合体计量物质的多少,比如,一个H2O中含有2个H,那么1mol H2O 中含有2 mol H。然后,我们综合(1)(2)就可以得出:1mol H2O中含有2 NA个H的结论,进而就可以找出n与N、NA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进行完这种简单的运算推理后,学生既调动了运算思维,又锻炼了逻辑思维,在简单浅显的运算和推导中对“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体”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

四、根据学生掌握程度,有层次性地设计习题

针对学生课堂上的“问题回答”和他们自己对物质的量的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我及时给予鼓励并记录下来。在课下,我针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并根据上节课的教学体会和反馈信息设计了有层次性的习题训练。就学生实际,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含有3.01×1023个Na+的Na2SO4中约含有SO42-

mol,3mol1Na2CO3·10H2O含有

NA氢原子、含有

个钠离子和

个碳酸根离子。该问题涉及对“物质的量的概念”“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体定义”以及化学运算的准确性问题。该题目对程度不同的学生都适用:程度差的学生可以回顾一下物质的量的概念,程度好的学生就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一道题中,学生各有所获。

五、弥补不足,在反思中找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教学方法

再讲物质的量时,因为前一天晚上是化学辅导,我已经给了学生完成本节课课后作业的时间,因此,上课时就没有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然而我在课上提问学生时,突然发现个别学生没有完成练习,此时课时已经过半。这几位学生在前半节课就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学习讨论过程中,他们就不能融入到问题讨论中,学习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教师知道提前做练习的重要性,但是学生有时不被督促就做不到这一点,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教师对作业的检查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平时必须做到:(1)坚持做到对作业的检查(随机抽查、全面检查均可),对不认真完成或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要有一定的惩罚,杜绝学生偷懒和耍小聪明的想法。(2)在课堂上随机提问,以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督促其学习,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只需针对教学实际,灵活运用,落实到位,必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新教材的编排重新认识,不要将旧教材的思维定势带进来,在新课程改革下课堂结构变了,教学方法也应作相对应的调整。教师应在熟悉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反思处理,找对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习题训练,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同时又使学生身心愉悦,以达到“教学相长”。 (责编 高伟)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下一篇:手脑并用认识升和毫升